分享

《宅茲中國·與天無極》——夏

 Dyson丁丁 2022-08-07 发布于上海

前言:

最近看了五場展覽,其中四場與古代中國有關,分別是:《宅茲中國》(夏商周三朝)、《與天無極》(周秦漢唐四朝)、《大漢海疆》(南越)、《盛世芳華》(曆朝歷代)。整理思路和處理海量照片時,突發奇想何不將四場展覽的文物按朝代來排序?本系列文章由此誕生。

本文名《宅茲中國 · 與天無極》,取自其中兩場展覽名。原屬周朝文物何尊與秦朝瓦當,意為天下的中心,與天一樣無邊無際。

《宅茲中國·與天無極》——夏,自《宅茲中國》展

《宅茲中國·與天無極》——商,自《宅茲中國》《盛世芳華》展

《宅茲中國·與天無極》——周,自《宅茲中國》《與天無極》《盛世芳華》展

《宅茲中國·與天無極》——秦,自《與天無極》《盛世芳華》展

《宅茲中國·與天無極》——南越,自《大漢海疆》展

《宅茲中國·與天無極》——漢,自《與天無極》《盛世芳華》展

《宅茲中國·與天無極》——唐,自《與天無極》《盛世芳華》展

《宅茲中國·與天無極》——宋元明清,自《盛世芳華》展

▲宅茲中國 · 與天無極——夏

據史書記載,夏(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是中國第一個朝代。由於首都一直未能確定,比甲骨文更古老的陶文尚未破譯,導致近現代有學者質疑夏朝的存在。就目前而言,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地理位置和出土文物年代較符合夏都的條件。

▲文獻記載的夏人活動區域 | 維基百科

1981、1984、1987年,二里頭遺址先後出土三件盾牌模樣的綠松石青銅牌飾。其中1984年出土的那件如今來到上海,細細看來越發感到精美。近四千年之後的今天,綠松石依然緊密排列在一起,說明當時做工已趨於完美。有學者曾在國外見過五件類似的綠松石青銅牌飾,推算該是二里頭發掘之前流失境外。

▲鑲嵌綠松石獸面紋牌飾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紀-前16世紀)

高16.5釐米,寬11.0釐米

1984年二里頭遺址VIM11出土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藏

▲1981年、1984年出土鑲嵌綠松石獸面紋牌飾 | 維基百科

▲哈佛大学赛克勒美术馆藏鑲嵌綠松石獸面紋牌飾 | https://

曾去過很多家博物館見過成百上千的青銅鼎,但最古老的青銅鼎卻是首次見到。但見其貌不揚,宛如陶器很是質樸,一不留神容易錯過。

▲網格紋鼎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紀—前16世紀)

1987年二里頭遺址VM1出土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藏

有塊近四千年前的陶片殘片,上面圖案和綠松石獸面紋牌飾如出一轍,不知原物究竟如何?欣賞的時候就在琢磨著回家嘗試把缺失的一半復原出來,結果倒也不錯。

▲獸面紋陶片

夏代早期(公元前21世紀—前18世紀)

2000年新密新砦遺址出土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獸面紋陶片復原圖

最後欣賞一件豬頭模樣的陶器蓋。雖然稍有殘破,但給人一種惟妙惟肖之感,原型莫非是野豬不成?

▲豬首形陶器蓋

夏代早期(公元前21世紀—前18世紀)

2000年新密新砦遺址出土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夏朝所攝文物不多,但各具特色,接著繼續參觀商朝文物不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