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人实修漫谈 第二讲 ⑦(完结)

 骷髅馆 2022-08-07 发布于河南
图片

现代人实修漫谈 第二讲 ⑥

具体内容收听录音👆

以下 蔚蓝和小石头 精华整理(供参考):

23 真实无所不包

问:如果看到一个兄弟在妄想中(并还有配套的行为)怎么办?还能不能信任发生?信任发生等不等于放任不管?

飞虫:举例,看电影,虽然电影里的发生都是故事,但有真的——电影院、胶带、播放电影的这个事实是真的。

这就是《奇课》另一个理念:

真实无所不包。

所以哪怕你在妄想也是一个正在发生

当我们正在妄想时,这个正在发生是什么?

虽然想的东西是妄想,但“正在妄想”这件事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说妄想也没有跳出自然。

的确会有人根据妄想去做些事,让这个事在世界中真实发生了(可能是你定义的不好的事情)。但我们还是要信任发生。 

发生其实是有掌控的,由一体掌控。如果能变成一个发生,它本身就在真实的计划中,不然它只是妄想,不会发生。

就是说任何一个事情,它只要以物质参与,在时空中发生了,就已经属于大自然了。

这也在我们信任的范围内,不然你的信任就是打折扣的。所以先不要自我判断好坏,要全然信任。

全然信任发生 能帮你一下子断了很多识,但这个全然信任发生 里也包括你自己。

比如,你觉得这个事情不对,最自然的想法是想干预制止,然后你又冒出一个想法:虫哥说要信任发生,我不能管这个事儿,要视而不见——第二个想法是大脑在想。

所以信任发生其实是无为的,也就是说: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那你修与不修有什么区别呢?

只有一个区别——就是觉知

24 觉幻知幻,知幻离幻

你觉了,它就过心,因为觉知在当下,觉知就等于当下,永远在当下。没有觉知就没有当下,所以要觉知。

你不是听完今天的录音后,一下子就修正了颠倒妄想:

你依然会颠倒妄想,但要觉知你在颠倒妄想;

你依然会浮想联翩,但要觉知你的浮想联翩;

你依然会抱怨,去觉知你的抱怨;

你依然在想象中 想象你会是怎样,

觉知你正在这么做。

这其中的奥秘是:幻相也在真实里。

你只要觉知到幻时,你就不在幻里,就在当下——这就是以幻修真的核心。

以幻修真不需要你立刻把幻修正,但你要觉到这是幻。

你要能看到你的小我,看到这是幻、不是真的、是想象,看到这不是当下、不是现实,是想——要去看到!

这个看也要注意,这个看不干预任何。

哪怕你此刻正在浮想联翩、颠倒妄想,这个“正在发生的浮想联翩、颠倒妄想”本身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能够发生就是被大自然许可的,也符合上主(生命)的旨意的,不然一切不会发生!

所以说——凡存在即合理。

但这次不同,虽然你在妄想,但你知道了(觉知到)你正在妄想,那就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了。

问:当我觉到后,要不要改变什么呢?

当你觉到了,一切已经不是问题了;

当你觉到了,你改和不改都是对的。

你觉不到,就没有认出真实的你在哪里——这就是知幻离幻的核心。你知幻了就能离幻,你离不了幻就是你没有真正知幻。

25 互动问答

▶ 1 无为法怎么理解,就是觉吗?

无为法建立在一个核心的理念上:一切发生就已是最好的安排。因为它刚刚好,所以你其实不需要有为。

大自然的旨意就是你的真心,所以当你真正活成自然人时,你不会有自己有为的特殊想法。因为你的想法刚好和大自然一致,两个合一。

当你真的看到了“一切正在满足你,正在为你而来”!(不是将要,是当下正在为你而来)。你就不需要再有什么特殊的欲望了。

所以觉者无我后反而没有欲望了,那是因为他无时不刻都在本自具足中。

▶ 2 人是不是不可能做错事说错话?

简单回答是对的,人不可能说错话做错事。

但这个答案不能断章取义,否则会引出很多麻烦和误导。

在我们今天讲的这个高度和认知下,是没有错的话和对的话之分,但是不代表你不回应。

举个例子,自然中的兔子和狼,它们的自然反应不会有好坏对错这样的思维。(具体听录音)

说了很多是想告诉大家:有另一种活法,依心而活很妙(因它是完美生命的驱动)。

▶ 3 痛苦是不是一种提醒,提醒自己迷了?有觉知后就不会有痛苦了吗?


痛苦的确是一种提醒,提醒你没有按真心而活。

痛苦其实是一种内在分裂,就是你真心的愿望没有被创造出来,而你把当下给了妄造。妄造和真心不一致,就会痛苦。

具体举例(听录音)。总之所有的苦都是内在矛盾产生的,就是没有全心全意。因为没有外力,所有的痛苦都是内耗产生的。

但先不着急去问:我的心到底想干嘛?因为这么问很容易陷入头脑的思维。

别忘记修行还是——回到当下。

当你去问“心造这件事情想干嘛时”,你已经偏离当下了,心已不是真心了,已经是客体了。

说下真心的感觉:

真心没有语言,很像一种冲动,但这冲动没有头脑的期待,没有要占据什么或者要什么结果,因为祂不在时间中,祂很像一种兴奋。

我建议是——不要去找真心,把你的重点放在 知幻,而后真心会自显。

凡是想去定义真心、问真心、找真心,通常都会掉入想象中的心。而只要你不迷,真心自显!

▶ 4 认识自己就是分清世界的真和幻——可以这样理解吗?

可以。你不需要认识世界,只需要认识真和幻,这是心法最不可思议的地方。

你想去搞懂——世界是什么?就是在瞎折腾。因为你想搞懂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你判断的集合。

你想搞懂世界,你一定得先判断世界,然后再去搞懂你的判断,而你的判断本身就是幻,你去搞懂你的幻,有什么意思?

更有价值的事情不是去研究世界,是分清你是真还是幻,分清你的觉知——是在觉你的妄想还是觉真。

依心而活和及时行乐主义的区别?

当你这么问的时候,把依心而活和及时行乐都当成了两个概念。是在你的想屏中、故事中、在你的批判、定义中去比较这两个概念,毫无意义!

依心而活跟别人没有半毛关系,依心而活不判断别人是什么。对别人一判断就是你的迷,那不是他的真相,是你的判断。

你什么时候对一个人判断正确过?

从来没有过。

你对任何人所有的判断都是妄断,同样别人对你的判断也不是你。

所以你既不需要判断别人,也不需要担心别人怎么判断你。因为那个是假的,不存在。

觉到 和 头脑时刻提醒自己注意 有什么区别?


在修行初期是偏头脑的,因为你不熟悉感受。所以一开始是靠头脑提醒。

因为人类天生就知道痛苦,你的心一操作起来,就是有一种感受挥之不去,就是不安。

当你不平安的时候,不管这个不平安是嫉妒、烦恼、恐惧、比较,你都知道你颠倒了。

所以一开始是两者的结合,当不安感受来了调出正知说:我一定选错了、颠倒了,我一定试图创造自己和别人,而且是在我想象中创造,我一定没活在当下,活在了幻中。 

随着你慢慢的熟练,这种识的提醒就减少。

我们的觉知长期被训练往头脑这个地方偏,所以我们的觉知更容易觉头脑,觉心觉得很少,这是需要慢慢去过渡的。

当我们的觉知能够完全跟心结合时,你就合一体之道了。那时你不需要判断任何东西,你只是知道,而且你知道的一定就是真实的。(证到了共享天心)

你心的觉知越深刻,别人就越不是别人(一体关系),就越容易拈花一笑,越容易看到每个人其实都是你的一体心灵的兄弟,用脑就越来越少。

所以启程先用脑,而后心脑合一;你即使参与也保持觉知。


遇到一些极端性灾难和痛苦,怎么理解这些现象?

最好就是不去理解,承认你不知道。

因为当你已经定性它是灾难或者极端事件,你再去理解这个灾难怎么发生,你怎么想都想不出来了。最好是承认你不知道

就是以前说的:人产生的第一个真知就是真的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真的知道“我用妄想出来的这些知道跟真实没关系”。

▶ 8 觉到后要用完美目光覆盖吗?要留意发生中妙的礼物吗?


不用刻意,但是你要知道方向。

其实这些东西是同时发生的,你要是能知幻,你一定会离幻。

因为幻是什么?

很多同学说我知幻但不能离幻,那你没有知幻。

幻的定义就是不存在

你以为存在其实不存在。

如果知道了你的一个烦恼,你以为存在但其实不存在,请问你还需要离开这个烦恼吗?它不存在,你离开它干嘛?不存在,要解决它干嘛?

所以知幻,幻就真的没了。和真宽恕一样。

所以知幻就能自动地离幻;而离幻、没有幻的干扰后,剩下的你自动就会感觉到恩。看到恩,我们的爱就出来了。

很多同学经常问,“都说给爱得爱,为什么我给不出爱?因为你没有感到恩,哪来的爱呢?

感恩才能推恩,

就是当你感恩的时候你的爱就来了。

▶ 9 爱到底是什么?

爱就是大自然的旨意。

如果这个宇宙的存在是一个演奏家在演奏,那么祂演奏的曲子就叫做爱,这个宇宙就是一支叫爱的曲子。

这个宇宙的真相就是:爱,爱着爱,爱着爱,然后如此生生不息。

包括一个种子的发芽、星辰日月的运转都是爱,背后就是这个爱的无限延伸,就是宇宙唯一的动力。(可以去听 爱爱爱 的专题分享。)

但注意透过识我们认不出。透过识我们只会认为对我好的是爱,对我不好的不是爱,就会有立场。

▶ 10 生命有意义吗?

有,就是爱!

如果没有爱,只是生生不息,没有意义可言!

爱和觉有关。人天生有觉知,这个觉就是觉爱的。宇宙最本质的存在就是——爱和觉。

11 宇宙之心的属性就是爱吗? 

是的,就是爱,也叫生命的旨意。

大道是善的、无私的,就是给的,只给不取。宇宙就是这么存在的。

祂的存在就是无私的给,

这个无私的给就是生生不息本身。

▶ 12 为什么不从克除我执角度讲信任发生呢?

今天分享已经说了,所谓我执就是执了幻中的我、电影中的我、那个假我,执了自己创造的我,自己定义的我。

▶ 13 爱就是喜悦、平安和永恒吗?

最好不要这样思维,

因为喜悦、平安、永恒是三个词。

“爱是什么”——永远不要用问答的方式去理解。爱是生命的旨意,你用问答去解释就把祂降级了。

所以爱只能在一体的关系中去体会祂,只能在当下的生活中去体会爱和恩,而不是去定义和描绘祂,去给祂个什么美好的词,去套一种美好的感受。——这样都是把爱给局限了。

我说爱是一切,你怎么体会?

我说恐惧也是爱,你怎么体验?

恐惧就是爱,没有爱你怎么会害怕失去什么呢?恨也是爱,没有爱你怎么会恨呢?嫉妒、比较也是爱,本质上都是爱,但是被识扭曲了。

所以你要问爱是什么?

首先要清除识的干扰。不然识挡在面前,你会把爱叫成100种不一样的东西,但本质都是爱。

所以你得先明白爱是一切。然后再看,你的认知和“爱是一切”的认知差距有多远。

- 主题完结 -

感谢

分享的所有录音和文字旨在给大家带来心的启发,重点不是文字和录音,而是我们的心之感应,忆起平安须臾不离。祝福大家!

如初之光

录音 | 周芊珏 / 小石头

   协调 | 雨轩 / 小石头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