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从姜子牙开国到齐庄公奠定盛世开局,这300多年发生了啥?

 逍遥_书斋 2022-08-07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齐太公姜子牙)

周康王六年,即公元前1011年,齐国的开国国君,姜子牙死了。

对,没错,就是我们熟知的七十岁才出山,总爱在河边野钓,还顺手帮助周朝灭亡了商朝的通天战斗法师,姜子牙。

之所以说姜子牙是通天战斗法师,是因为这个人在治国方面,很有一套。

周朝建立之后,采用的管理制度,叫做分封制。

分封,顾名思义,分是分地,封是封王。

周天子当了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不能独享胜利的成果,总是要奖励一下跟着自己打江山的这帮兄弟们。

当然了,兄弟们要赏赐,那顺便赏一赏亲戚和朋友也是十分合情合理的。

于是,天下被分为了一块一块大小不一的诸侯国,而齐国,则是周天子赏赐给姜子牙的封地。

灭商建周,姜子牙是首功,但他分到的国土,却并不能算是块好地方。

不仅不能算是好地方,甚至条件还有点落后。

《盐铁论》:昔太公封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

姜子牙被分封到的地方,叫做营丘,简称齐,位置在今天的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区。

文章图片2

(营丘城墙遗址)

今天的山东是经济强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但在那时节,齐地的状况却可以概括为“三没”。

没人,没地,没钱。

这三点,是相辅相成的。

广袤的土地都是荒地,成片的荒地上人口稀疏,人均GDP可以说是低的不能再低了。

这样的先天条件,一般人估么着也就放弃了,但姜子牙还是老的辣,这对他来说根本不成问题。

当上齐国国君之后,姜子牙开垦荒地,发展盐业,农业商业两手抓,很快就让齐国走上了强国之路。

《晏子春秋·霸业因时而兴》:“齐自太公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足可以与楚匹敌。”

事实证明,摆烂是不靠谱的,躺平更是不靠谱的,想要致富,必须身体力行,用双手来创造美好的明天。

不过,姜子牙虽然优秀,但他毕竟不是《封神榜》里那个手眼通天的老神仙,七十岁出山的他老当益壮,活到了一百二十岁,也终于撒手而去,临走之前,把国君的位置留给了自己的长子,吕伋。

吕伋,也就是齐丁公。

文章图片3

(齐丁公吕伋)

丁公的长子,次子,三子早亡,所以临死之前,丁公吕伋只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四子吕季,但我们的吕季同志是个逍遥物外,自由自在的人,无心王位,居然把到手的国君之位转送了给了弟弟吕得,自己带着一大家子人离开了营丘,搬到了崔邑,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章丘西北一带。

搬家也就算了,吕季为了彻底跟皇位无缘,连名字也改姓崔了。

吕得,即齐国的第三位国君,我们一般管他叫做齐乙公。

乙公吕得传国君之位于儿子齐癸公吕慈母,齐癸公则把齐国留给了他的儿子齐哀公吕不辰。

齐哀公即位的是时候,西周的天子是周夷王姬燮。

当年姜子牙和武王姬发一起打的江山,所以姬发是西周的第一代国君,到周夷王这里,已经是第九代。

西周的皇帝,整体素质可以说是“南孚没了聚能环,一代更比一代弱”,前几位帝王文治武功,再不济也算是个守成之主,唯独这个周夷王姬燮,可以说是稀松平常,治国水平更是白给。

这个时期的西周,其实已经处于比较衰败的状态了。

以前,周天子有权威,有牌面的时候,诸侯国都是唯周天子马首是瞻,今天送礼,明天送钱,后天派使者来说点吉祥话,表忠心是常有的事儿,来朝贡更是必须的。

文章图片4

(周夷王姬燮)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

但发展到周夷王时期,风气变了,别说很多诸侯国已经不来朝贡,甚至有些诸侯国都开始摩拳擦掌,打算挑战一下周天子的权威。

比如当时楚国的第六任国君熊渠,不仅一天到晚见不到人,也不按时向周天子送钱,还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封到了各地为王。

朋友们,你不过是个诸侯国的国君,封王那是周天子的特权,你这么整,你不明摆着是要和周天子叫板么?

那时节大多数诸侯国和周天子的关系都比较紧张,都想看看能不能联合起来搞点大动作,唯有齐国,因为跟周王室的关系最近,所以一直对周天子忠心耿耿。

不过很可惜,齐哀公的这份忠心耿耿,很大概率上是白费了。

周夷王三年,公元前883年,纪国国君纪炀侯实在看不惯齐国这么跟周王室搞暧昧,跟大家伙唱反调,于是跑到镐京去告了齐哀公的黑状,举报齐哀公有不臣之心,图谋不轨,应该严肃处理。

举报的杀伤力,其实本质上来讲并不能算太大。

因为举报谁都会,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拿得出来的真凭实据。

文章图片5

(纪炀侯)

不臣之心,图谋不轨,这都是你的猜测,而猜测很显然是不能当做证据的。

不过,能力低下的周夷王很显然没有智商去考虑纪炀侯这份举报的真伪,他前脚接到举报,后脚就派人去齐国把齐哀公给逮捕了。

逮捕之后,一般来讲,是批评教育,实在不行,关两天禁闭也就算了,毕竟人家也是一国之君,怎么着也是咱们周王室的心腹。

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佛面,您也得给齐国的开国君主姜子牙几分面子吧?

周夷王表示:谁在我这里,都没有面子。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

周夷王姬燮抓来齐哀公,直接把齐哀公放在锅里给煮了。

可怜的齐哀公含冤而死,齐国痛失国君,没办法,齐国上下只能拥立齐哀公的弟弟吕静为国君,是为齐胡公。

齐胡公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胆子有点小。

自己的哥哥被纪国国君纪炀侯陷害至死的事儿历历在目,所以发自内心来讲,齐胡公对这个阴险狡诈的纪国是有点畏惧的。

我们知道,齐国的都城,是在营丘,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潍坊,而纪国的势力范围,恰好也满根错节地生长在山东半岛中北部。

文章图片6

(齐胡公)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齐胡公一寻思,这天天睡在纪国这种奸诈小人的身边,这也不安全呐,于是齐胡公干脆把国都从营丘搬到了薄姑。

当然了,薄姑这个地方,离营丘也并不是很远,直线距离只有五十里路。

说是搬家,其实约等于白折腾。

不过,在齐胡公的眼里,多出五十里就比没有强,现在换了国都,搬了新家,他总能睡个好觉了。

是的,齐胡公不仅能踏踏实实地睡觉,还能睡很长时间。

因为就在齐胡公以为高枕无忧时,哀公的另外一位弟弟公子山悍然发动兵变,诛灭了齐胡公,又把国都从薄姑搬回了营丘。

诚然,齐胡公的搬家行动,是有点冒失的。

齐国的王室,大臣,百姓,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你要搬家,你也得有个流程,而不能说搬就搬,一点准备时间也不给人家。

齐国上下对胡公搬家这事儿很有意见,而公子山抓住了这个机会,把胡公拉下了马,成为了新一任的国君,即齐献公。

齐献公传皇位于儿子齐武公,而到了齐武公十年,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上开始有了准确的纪年,那一年,是“庚申西周共和元年”。

文章图片7

(史记)

而在此之前,诸侯国之间各记各的,导致年代错乱,就连后来的写《史记》的太史公司马迁也被当时混乱的纪年方式给搞糊涂了,在书中也难免有错漏之处。

齐武公呢,传位于儿子齐厉公。

“厉”这个封号,一般都是留给昏君的,齐厉公也不例外,当国君的时候可以说是昏愦暴虐,人人愤恨,花样作死。

不过,还没等老百姓起义,推翻齐厉公的统治,齐国王室就发生了动乱,齐厉公被杀害,儿子齐文公又接了老子的班。

有了父亲昏庸误国的教训,齐文公在位的时候表现还算可以,临终前,把国君之位又交给了儿子齐成公。

史书呢,对齐成公的记载不多,我们只能知道,齐国存在过这样一位国君,然后在临死之前把位子又给了儿子齐庄公吕购。

庄公做国君的时候,西周已经进入到了晚期。

文章图片8

(齐庄公)

西周虽然要领便当了,但齐国却在这个时间节点,开始慢慢崛起。

庄公同志在位六十四年,可以说是文治武功,兢兢业业,使得齐国在一众萎靡不振的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时的小霸主,小强国。

从姜子牙开齐国的前1046年,到齐庄公病逝的前731年,时光流转,掐指一算,已经过了整整三百一十五年。

三百年白驹过隙,一切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诸侯国之间开始纷争不断,周王室也逐渐式微,凋零和衰落,然而齐国的命运宏图,才刚刚开始打开。

未来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