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攻营营长亲述南疆反击战:血战高巴岭⑦(终章)

 京都闻道阁 2022-08-08 发布于北京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师利国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赵萍 

丨王佳

前接:引言、1.进入临战状态、2.主攻营、3.战斗打响4.雷区开辟通道、5.进攻受阻、6.军令状7.发起第二次攻击、8.血染五号阵地、9.“够本了”10.营指挥所遭袭、11.为牺牲的战友报仇、12.战争中成长、13.复仇的烈焰14.恶战还在后面、15.少装了一片弹药、16.牛也是生命、17.人在阵地在18.丢失阵地你取我脑袋、19.弹药吃紧、20.翻译官、21.转入夜间作战

22.“鱼儿撞网了”

我在掩蔽部坐了许久,移步堑壕内,静静地伫立着,久久凝望天空,心里感觉到四周危机四伏。

长期的军旅生涯,我历练了高度的责任感,每完成一项工作,都自我要求十分的把握,三年的国防施工,我坚持天天跟班作业,唯有这样心里才踏实。今晚的夜战布防,各连的方案,虽然反复审视,反复检查,但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担心那个环节会出现纰漏。阵地防御,白天通视好,敌人不易偷袭,夜间防守就难了,阵地前沿前没有敷设任何防御设施,只用增加岗哨来加固阵地防御,任何一个岗哨出现问题,就会招致重大损失。

夜渐渐深了,雨越下越大,官兵们匍匐在泥水里,天寒地冻,身上衣着单薄,苦不堪言!

我双腿盘坐在地上,时间长了双腿有点麻痹,我站起身来,活动一下双腿,看看手表,时针正指二十三时零五分。

我挪步到掩蔽部外,望了望天空,阴森得令人惊骇,遇上这种恶劣天气,难道敌人不来了?

正在这时,七连的阵地突然传来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七连长来电说:“鱼儿撞网了。”

五号高地西南侧有一条大深谷,坡陡林密,极为掩蔽,敌人二月二十八日偷袭七连就是从这条深谷爬上来的。七连分析敌人夜间偷袭有可能利用这条隐蔽性好的深谷,重走一回。七连长便令一排在山谷顶端两侧布下大网。

这种恶劣的天气下,夜间作战,我官兵苦,敌人更苦。天黑、路滑、坡陡,每走一步都要在泥泞中爬行,这条大深谷有一公多里长,敌人爬出深谷已累得疲惫不堪,当敌人气喘吁吁爬上谷顶时,七连一排收紧网绳,伴随着排长一声令下:“打!”

埋伏在山谷顶两侧的六名勇士,把手中的手榴弹齐刷刷投掷向敌人,顷刻间,谷顶燃气一团团烈火,手榴弹的爆炸声、敌人的鬼哭狼嚎声响彻山谷,震荡群山。

六名勇士扔完手中配备的三颗手榴弹后,又迅速操起冲锋枪向敌人扫射,敌人突遭伏击,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了阎王爷。

因天黑,伸手不见五指,观察不到敌人的情况,只好静观敌人的反应,一排停止了射击,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敌人没有丝毫动静,因情况不明,一排勇士一丝不苟潜伏在冰冷的泥水中,不敢动弹。

这场伏击仗打得漂亮,干净、利落地歼灭了十七名敌人。

当晚还有一股敌人向七连三排的阵地偷袭,因天气恶劣,敌人害怕遭我伏击,行动迟缓,接近我前沿六、七十米时就停了下来,敌人的行动被我埋伏在阵地前沿前三、四十米处的两名潜伏哨发现,并向邓副连长发回信号。所以,敌人在我阵地前沿的行动已牢牢被我七连三排监控,就等待敌人再向我阵地前沿靠近。

敌人见我阵地异常平静,也有一丝警觉,不敢贸然采取行动。又观察了一会,我阵地前沿的平静令敌人不安而害怕起来,再也不敢向前靠近一步,胡乱向我阵地前沿射击和扔手榴弹,一探虚实。

我七连三排立即向敌人回击,邓副连长说:“礼来而不往非礼也,三排的枪弹足以惊跑敌人。”偷袭之敌折腾了一夜,跑了。

三月二日夜,八连、九连和炮连都进行了严密的布防,官兵们彻夜未眠,八连在四号高地北端高地东南派出了一个潜伏小组。

凌晨二时许,有一小股敌人正从东南方向朝八连靠近,当七连防御的五号阵地枪声大作时,正向八连阵地偷袭的敌人疑心八连已有准备,不敢继续前行,胡乱向四号高地北端高地方向打了一排枪弹,也算完成了上级交代的“偷袭”任务,灰溜溜离开了。

八连潜伏小组距离敌人较远,因天黑,战士们只听到枪声,未见敌人,怕暴露目标,未给予还击。

擅长夜战,穿密林,爬山坡的敌军,想不到首次夜间偷袭就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知道碰到强硬的对手了。从三月三日夜晚起,再也不敢前来偷袭我阵地。但又不甘失败,敌人凭借对地形熟悉优势,对我阵地不间断袭扰,派出散兵游勇这里打几枪,那里扔几颗手榴弹,高巴岭四周从七连阵地到八连阵地和炮兵阵地彻夜不间断响起枪炮声。

对敌人这种游击战术,开始我很烦躁,但静下心来,就感觉得敌人在变着法子扰乱我们防御的信心和意志,营指挥所及时提出“静观其变,以静制动”的夜间阵地防御作战的指导思想。各连按拟定的方案严密组织防守,严密监视敌人的行动。

23.后勤保障队

战时后勤保障工作极其重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一条作战千年不变的重要原则,谁忽视后勤保障工作,谁就会吃苦头,甚至招致兵败。高巴岭首战,我营后勤保障准备不足,对山岳丛林地作战后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吃尽苦果。

参战前,我营领导力量薄弱,只有营长、教导员和一名副营长,因此,没有分工一名营领导抓作战的后勤保障工作,只是临时指派机枪连的一名副指导员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二月二十七日,我营向高巴岭发起攻击时,后勤保障队作为后续梯队在后跟进,当敌人向我拦阻炮击时,因缺乏作战经验,后勤保障队应快速冲出敌炮火拦阻地域,但。他们却疏散掩蔽,当敌人停止炮击后,他们就掉了队,在加快行进中又迷失了方向,在莽莽大山密林之中绕圈子,直到天黑,仍未能走出密林,摸爬了一天一夜后,于次日中午十二时左右才找到了作战的部队。部队由于没有后勤保障,陷入了被动局面。

后勤保障梯队的营医务所所长钟海生,心挂战场伤员的救治,他不敢停留片刻,带着李少东医生、何医生、卫生员参战。付清华执意要连夜上路寻找部队,他们冒着天黑视线不清摔下山崖的危险爬到山顶天已大亮,山顶上传来阵阵激烈的枪声,枪声就是战场,他们激动万分,连滚带爬加快步伐,终于找到了营指挥所,顾不上彻夜赶路的疲惫,立即投入救治工作。

前一天,因营医务所的掉队无法开设战地救护所,部队出现了大量的伤员,各连卫生员冒着生命危险从枪林弹雨中抢救出伤员,进行及时包扎救治,减轻伤员的痛苦和感染的风险,他们为部队做出了贡献,立下了战功,但毕竟他们只是卫生员,没有配置足够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没有手术的医治水平,一些重伤员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和处理,只能在战友们的眼皮下牺牲了。我无比悲痛,对后勤保障梯队的掉队行为无比愤怒,咋一见到钟海生医生,我忍不住要把一腔怒火泼撒在他们身上,但见到他们满身泥土,蓬头垢面,疲惫不堪的样子,我强压了怒气,冷静下来,他们只是战斗员,后勤保障梯队的掉队责任应该由我这个指挥官负责。

“你们来了伤员们就有救了。”我对钟医生不冷不热地说:“营指挥所背后有几块大石头,地势比较掩蔽,你们就在那开设救护站,现在立即去做好救治伤员的准备工作”。后来营指挥所迁移到四号高地南端高地,营救护所也随着迁移到指挥所西南侧开设,救护所开挖了堑壕,伤员在壕内救治养伤,担架队的支前民工也可在壕内休息,营医务所在高巴岭战斗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立下了战功。

后勤保障梯队找到部队后,营指挥所对其进行了整顿,令作战当天才分配到我营的黄为喜副教导员分管后勤保障工作,经他一手调整,立即改正混乱的现象,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有序展开。

这次中越边境反击作战,得到了地方政府和边境民众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从反击战一开始,就有一支素质良好的志愿者组成的坚强队伍和我们并肩作战。他们多数来自边境的民兵,支前热情高涨,不怕苦,不怕牺牲,每天冒着枪林弹雨从激烈的战场把伤员和牺牲的官兵抬下山。因山高坡陡、路滑,每副担架配三人,二人抬,一人在旁扶持,防滑倒摔坏伤员,他们小心翼翼护理伤员,怀着对伤员崇高的敬意抬着官兵们的遗体更是格外慎重,绝不能出现任何对英雄不敬的差错,碰到雨天,他们把雨衣裹覆在英雄的遗体上,宁可自己淋着雨。

同时,他们又是战时后勤保障运输队员,每天一件一件背或者抬着阵地所需的弹药、给养送上山,他们每天需走十二至十五个小时的山路,爬陡坡、攀山崖、负荷重,如同战场一样艰险,每天天蒙蒙亮就出发,披着星月才回到营地,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始终如一,支前民工的爱国精神极大鼓舞了我营广大官兵们的士气。

24.肃歼高巴岭残敌

战时后勤保障是一道十分复杂的难题,战前我千计万算,还是没有把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巴岭运输保障工作带来的阻力、艰难性估算不到足,造成给养供应不足,部队吃了苦头。

自战斗打响后,官兵每天只能吃上一餐饭,爬高巴岭往返需要十二至十五小时,炊事班只能送一趟给养,天亮出发,天黑才能回到营地,因路途行走艰难,攀悬崖,爬陡坡,穿密林,战士肩上负荷不能太重,所以每天送上山的食物极其有限,官兵每天能否饱吃一餐还不能保障,营指挥所来往人多,食物不足,大家只能分摊着吃,每天战斗紧张激烈,我忙于指挥,常常顾不上吃饭,以干粮充饥。

清洁的饮用水也十分短缺,这些都是战前准备不足造成的。高巴岭山顶没有水源,仅有几个山谷有水源遭到敌人破坏,并在周围布设了地雷,官兵吃压缩饼干充饥,没有水源很难吞咽,刚开始,还能勉强吞咽一两块,到了后来,就是咽下一小小块都十分艰难,战斗到了第六天,官兵严重缺水,嘴唇干裂,有的战士宁可饿死,也不愿吞咽压缩饼干充饥,个别战士忍耐不住干渴,偷着下深谷寻觅水源,发生多起触雷事故,造成一死一伤。这意想不到的事故,对我震动很大,教训深刻,我对战场诸多方面考虑不够严谨,疏忽了后勤保障物质运输工作的重要性。

天气寒冷无情折磨着官兵,当年春天比往年更加寒冷,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巴岭更显寒意垄人,官兵们在几天几夜的浴血拼杀中,忘记了饥渴,忘记了寒冷,但当战场平静下来后,饥寒交迫每天加倍摧残着官兵们的身心,但最终,官兵们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牢牢地坚守住了阵地。

三月三日,高巴岭战斗进入了第五个昼夜,连日来,敌人调兵遣将,使尽浑身招数,但屡战屡败,气急败坏的敌人在我三营固若金汤的阵地面前,已是黔驴技穷。

敌人连日来夜间偷袭,使完了三板斧,该是给我军还击了。

我决心乘胜扩大战果,肃歼高巴岭残敌,我拟定了两个作战方案,分两步进行。先攻占四高高地,后攻打六、七号高地,营党委同意了作战方案,经韦、席两位团首长审阅后,报团指挥所。

三月三日夜,团指挥所下达了第一道攻占四号高地的作战命令,次日凌晨三时营指挥所发出攻占四号高地的作战命令,令八连为主攻,由北向南攻击,九连以一个排兵力助攻,从南往北打,营炮兵连以火力支援步兵作战,参战部队于四日七时前做好进攻战斗准备。

四日九时整,战斗打响,炮连向四号高地之敌实施了二十分钟的炮击,八连、九连二排利用炮火的掩护向四号高地的敌人逼近。

九时二十分,炮连停止炮击,勇士们同时向四号高地出击。四号高地的敌人经我军围困四天后,早已成了惊弓之鸟,突围逃生不能,孤守待援无望,士气低落,八连、九连官兵们多次向指挥所请求攻击四号高地的要求,拔掉四号高地这颗钉子,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连日来四号高地防御工事遭我军炮击,大部分被摧毁,敌人已无守意,经不起我们的南北夹击,八连率先从北面突破敌人防御阵地,紧接着九连二排从南突破敌人的防线阵地,官兵们犹如猛虎下山,扑向敌人,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四号高地的敌人腹背受敌,无力招架,很快就溃败。短短一个小时,四号高地就被我军攻占,歼敌十八人,终于拔掉了这颗钉子。

三月五日零时三十分,团下达了攻打六、七号高地的作战命令,团指挥所把这项作战任务交给了本师一团三营,我营九连配合行动,为该营的预备队。

三月五日八时,一团三营进驻五号高地,一团何佑明团长率该团三营营、连长到我营指挥所,我把当前敌我态势详细做了分析介绍,并把我营攻打六、七号高地的战斗部署也做了介绍,一团请教高巴岭作战的经验,我介绍说:“山岳丛林作战,各级指挥员的指挥位置必须靠前,各级指挥所提前一级配置。”

五日十二时,一团三营对六、七号高地之敌发起进攻,在我营的协助下,于当日十七时四十分攻占了六、七号高地,肃歼了高巴岭残敌,自此,高巴岭战场平静下来了,敌人是否还调兵遣将,我们严守阵地。

三月六日,高巴岭战斗进入第八天,战场上出现了难得的平静,开阔的山野天空仍笼罩在灰蒙蒙的云雾之中,寒风嗖嗖,战士们身着雨衣御寒,怀抱着枪坐在冰冷的堑壕里,有的在小声交谈、有的在吞咽着压缩饼干,有的在闭目养神,难得的平静啊!阵地上观察哨、警戒哨、巡逻哨顶着刺骨寒风,百倍警惕监视着敌人。

25.奉命撤军

三月七日深夜,一团三营奉命撤离六、七号高地,据敌情通报,一团三营撤离后,敌人没有重新派出重兵集结于六、七号高地,只有被我营击败的敌二八八团的残兵汇集于六号高地,约二、三十人。我营按原部署继续坚守阵地。

三月八日午时,师于文安副政委赶赴高巴岭三营指挥所,随行人员个个满身泥水,气喘吁吁,边爬边喊:“高巴岭太高、太陡!”于副政委上山,一是看望三营指战员,二是下达师指撤军命令。

于副政委说:“今天零晨,接到中央军委撤军的命令,师指挥部连夜开会研究贯彻,师指挥所命令你营于今夜十二时前撤出战斗,于三月九日凌晨六点前回到祖国。师部要求你营撤退时一定高度保密,隐蔽撤离战场,不能暴露我军行动;要彻底清理战场,不能留下我军任何一件军用物资,甚至不能留下我军官兵使用过的一片纸张;要严密组织,行动中不能丢下一人一物。”

于副政委下达完撤军命令后,就到各连看望指战员们,团副政委席保敬珍、营副教导员黄为喜陪同。

要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撤军要求秘密撤离高巴岭战场,极其不容易,部队散布在十几个山头上设防,要收拢部队,按规定时间、规定的路线撤出战场就难上加难,尤其在夜晚带敌情背景下行军,严防敌人前堵、后追、中间拦截,这给指挥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夜晚山岳丛林行军,看不清脚下的道路,漆黑黑一片,一不小心就滚下陡坡,摔下悬崖;进入山谷密林,四周阴深恐怖,极易迷失方向。这些都给撤军增加极大的困难。因此,撤军行动必须周密谋划,认真部署、严密组织。由于时间紧迫,营指挥所立即开会研究,我提出方案,经大家讨论补充,决定当晚二十一时撤离阵地。

十四时,我和陆副营长率营部书记林喜才、通讯班长莫国荣勘察地形,确定各连撤出阵地的行军路线和营调整点,计算出各连撤出阵地和通过营调整点的时间,绘制了行军路线图和编写行军命令,十五时三十分,营指挥所召开军事会议,韦副团长宣读了军区撤军命令和师、团指挥所对撤军行动的要求和纪律。

最后,我宣布:“撤军命令来得突然,但这是战争的大局,必须无条件服从。从敌人眼皮底下撤出战场,也是一场硝烟的战斗,是一场惊险的战斗!要完美取胜,不丢失一人一枪一件军用物资,因此,营指挥所提出以下措施,各连必须严格执行:1、撤出阵地的工作必须隐蔽进行,不得暴露撤军意图,战备值班照常进行;2、严格执行行军命令,准确执行撤出战场的时间,准时到达和通过营设置的调整点,行军中保持速度和序列;3、严密组织。夜间山岳丛林行军,困难重重,风险极大,各级指挥必须高度负责,依靠官兵群策群力,克服遇到的一切困难,绝对做到不丢失一人一枪一件军用物品;4、保持高度警戒,防止敌人围追堵截,各连指定应急小分队;5、严格灯火管制;6、行军序列:七连为前卫连,八连在七连后跟进,配属火炮和重机枪不归建,仍属步兵序列内,九连为后卫连,汤教导员和陆副营长分别下到七连和九连,加强指挥。”

汤教导员说:“同志们,这是我们与敌人最后一次较量,我们必须取胜,也一定能取胜!”

会后,各连抓紧撤离的准备工作,战场如往常一样平静。

三月八日二十一时我营开始撤离浴血奋战十个昼夜的高巴岭战场。

七连因部队分散在多个山头上坚守阵地,夜间集中比较困难,无法按营指挥所指定的时间撤退。当他们在收拢部队的过程中,八连按命令准时到达指定地点,营指挥所临时时调整行军序列、按八连、营部、机枪连、炮连、九连依次准时通过营调整点,加入营的行军序列。七连集结部队后,紧随九连后跟进,并担任后卫警戒,百倍警惕地监视敌人的追尾行动。

26.胜利凯旋

我营神不知鬼不觉离开了战场,踏上凯旋归国的路途。

撤军的那晚,天气转好,雨停下了,黑云散去,深远的天空出现零散的星星,闪着微光,好像是在送别勇士们凯旋,照亮行军的道路。

夜间行军最忌行进速度掌握不好,前队列以正常步伐行进,后队列就得快步或小跑跟上,只要一步跟不上,队伍就会被拉长、拉乱、最后被拉散。

我特意嘱咐走在前面的八连梁连长一定要掌握好前卫队列的行军速度,经过危险地段,爬行陡峭山坡,必须把行军速度减慢,甚至要停下来,保留充分的时间给后续梯队安全顺利通过。

行军中,最艰难的是火炮和重机枪分队,营指挥所在编排行军序列时没有把配属火炮和重机枪分队归建,目的就是要把重武器分队行军中遇到的困难,让步兵分队协助解决。“步炮协同”是这次高巴岭战斗取胜的法宝,今晚,在三营撤军行进中再次发挥“步炮协同”的作用。

当晚的撤军行动,各级指挥员严密组织,尽职尽责,行军有序,直至凌晨三点,敌人仍未察觉我营的秘密行动,部队已安全通过最危险的三个地段,如果不出意外,天亮之前全营能安全跨过界河。

三月九日凌晨四时五十分,八连长梁进东向我电告:“前卫排已抵达界河!”

我异常兴奋,整整一夜在盼望着这句话,悬挂的心终算落地。

我电令八连:“加快行军速度”,后续梯队官兵听到前卫排已安全抵达界河的信息,部队欢呼起来,一夜行军的疲惫消失得干干净净,顿时人人脚下生风,健步如飞,雄赳赳气昂昂,急着一步跨过界河。

天蒙蒙发亮,七连全连到达界河边上,此时,敌人好像一觉睡醒,发觉异常,胡乱向边境炮击,稀稀疏疏的炮弹散落在边境一线,挡不住官兵们飞奔的步伐,战士们见到界河,三步并成二步,跪倒到河里,一头插进水中拼命的喝水,好像要把这十昼夜身体所缺的水一次性全喝进肚子里,有的战士把整张脸泡在水中,要让干裂的嘴唇吸个够,水性好的战士整个人躺在水里,痛痛快快洗个澡!

我看到部队在河里混乱的情景,非常焦躁,但此情此景,我不忍催促官兵们离开。眼前浮现的情景同时让我惊呆了:这那里是英勇杀敌的勇士,活脱脱的一群叫花子!官兵们衣衫褴褛,不是缺衣袖,就是缺裤腿,他们坚守高巴岭战斗中,扯烂身上的衣服擦拭手中的武器。经河水一泡,褴褛的衣服上的泥水往下滴,满身的泥巴,个个都是一张“大花脸”。我两眼眶泪水泉涌而出,泪流满脸。但敌人的炮火无情,我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大声高喊:“同志们,赶快离开界河,快步跟上,大步向前进!”

团政委李瑞思率指挥所一班人员到界河边等候,韦、席两位团首长看到河边等候的李政委,异常激动,三人紧紧抱在一起。

我一跨过界河,就跑步向前,以标准的军礼向李政委敬礼、报告:“政委同志!三营不辱使命,浴血高巴岭十个昼夜,狠狠教训了敌人,夺取了高巴岭战斗的全面胜利。三月八日奉命撤出战斗,于今晨六时前凯旋回到祖国,全营没有丢失一人一枪,齐装满员归队!”

李思瑞政委紧紧握住我的手,激动的说:“三营全体官兵,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国家的尊严,保卫了祖国边疆的安全,你们完圆满地完成了战斗任务,打出了军威!同志们辛苦了!我代表团党委向你们致敬!”

李政委庄严地向三营官兵们敬了个军礼

战后,上级给我营记了集体一等功,给七连授予“能攻善手守英雄连”称号,给八连授予打得“壮烈英雄连”锦旗,给九连授予“指挥灵活”称号,七连三排被授予“高巴岭英雄排”称号;一个排荣立集体二等功,一个排荣立集体三等功;一个班荣立集体一等功,二个班荣立集体二等功,三个班荣立三等功;二个人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十三个人荣立一等功,五十个人荣立二等功,二百一拾六人荣立三等功;本人也荣立二等功。

全文完,2022年6月于湛江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