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6|给文稿“瘦身”,千万别等发了福, 高明的人防患于未然

 花间一酒壶 2022-08-08 发布于浙江

最好的“瘦身”方法是预防

——文稿瘦身“系统论”

文/薛贵辉

说到文稿的“瘦身”方法,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见解。

绝大多数人谈到的方法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在“字词”上做文章,也就是做“减法”,想方设法把多余字词删掉。另一个是在文章写好了再说。实际上,这些方法都显得局限了,不全面、不系统,缺乏超前性,因为任何一篇文稿都是一个文字的“生态系统”。

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文稿由字、词、句、段等文字单元组成,每个单元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文字系统。

第二,文稿由主题、结构、材料、语言、修辞等要素组成,并按特定逻辑关系组成一个表意系统。

第三,写作不光是“写”这么简单,而是由领会-构思-写作-修改-校对等一套动作的组合,可以说,写作是套组合拳,是一项系统工程。

基于以上理解,我们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理解写作,因而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理解文稿的“瘦身”问题,得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

我的建议是:

解决好“瘦身”问题,须有系统思维不可,不仅要立足于全要素,还要贯穿于全过程,唯有如此才能从源头上、全方位保证文稿不“发福”,始终保持一副苗条的“身材”。

下面,我就具体谈谈。

1.立意构思时主旨像小孩一样单纯

所谓“意在笔先”,意味着苗条身材得从立意开始管起,因为立意是文稿的主帅,直接决定了谋篇布局、材料选择和遣词造句的方式。当然,也直接影响到文稿篇幅。因此,只有把意给搞定了,身材也才管控得住。

怎样立意构思?建议有三点:

(1)一篇文稿一个中心

简单说,就是一事一文、一篇一旨。有的同志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纠结,总觉得多包含几层意思是好事情。殊不知,这是写文稿最忌讳的,因为这样很容易把篇幅撑大了。

一篇简洁的文稿,就应该紧扣最想解决的问题、最想说明的事情、最想突出的观点来选题。比如,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闭幕会上的讲话,他说:“今天,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你看,这个讲话的意图很简单,就是“如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有些文稿写得太长,究其原因就是观点不鲜明、不直接。

比如,有些人写通知,开头非得写写意图、背景、依据、过程,引用一大串文件名,这样精神、那样指示,绕半天到不了正文上,光开头就能写三五百字。也有的人在写作中,表达一个观点旗帜一点都不鲜明,表达得不直爽,很难直接看出他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通篇含糊其辞,王顾左右而言他,模棱两可,字倒是堆了一大堆,实际上多是废话。

这里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文书工作有严格要求,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严禁繁文就是其中之一。洪武九年十二月,刑部主事茹太素给朱元璋呈递一份陈时务书,长达一万七千字,共谈五件事。朱元璋命中书郎中王敏读给他听,读到六千三百七十字还没有接触到正题,朱元璋大怒,叫人把茹太素打了一顿,第二天半夜里,又叫人再读,直到一万六千五百字,才接触到所谈的五件事,其中四件事可行。为此,朱元璋命令订立上书陈言格式,繁文违式者罪之,并亲自写了序言。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完成了一座雕像后,就请学生来欣赏,学生们观看了老师的作品后,对作品赞叹不已,尤其是对像胸前那双漂亮的手印象深刻。罗丹听了以后,很失望,拿起斧头就砍掉了雕像的双手,学生不解,问他为什么,他说:正是这双手过于引人注目,扰乱了我要表达的主题,只有把它砍掉,才能凸显主题。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公文写作中,表达要单纯,剔除多余的东西。懂得“显旨”,也是控制篇幅的有效手段。

(3)尝试以小切口作大文章

有些文稿篇幅控制不住,不是语言不够精炼,也不是材料选用的太多,而是切口太大了,因为切口大,概念的外延就大,写的东西就多。

举个例子来说:

假如要一个分析报告,主题是工业发展的报告,如果切口不加以限制,着眼于整个工业来写,题目定为《关于某地工业发展的分析报告》,开口就很大,文稿体量一定小不了。如果缩小成“制造业”,定为《关于某地制造业发展的分析报告》,面就没那么大了,不用去考虑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方面的问题,内容自然就少了许多。

如果再缩小一点,定为《关于某地制造业发展的问题分析报告》,那切口就更小了,只专注于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即可,报告可能就会是个短小精悍的报告。

所以,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要根据需要,适当确定主题大小,不能一味求大。只要是把意图表达清楚了就行了,不要求全责备。例如,毛泽东同志在八届七中全会上的讲话:“别的事我不讲,只讲工作方法,现在的中心问题是工作方法,要会做工作。”这就是一个小切口大文章的典范。

2.谋篇布局时结构像板凳一样简洁

写文章和盖房子一样,结构设计决定了建筑体量大小,所以,想管理好“身材”,还要从谋篇布局上下功夫。

一篇文稿篇幅的长短,其实从谋篇布局就定下了,如果不防患于未然,大概率上会把文稿写的很臃肿。因此,在设计“骨架”时,一定要简洁明了不复杂,就像以前农村常见的长条板凳,结构简单,受力均匀、稳当。

所以设计结构时建议避免三个误区:

(1)切忌面面俱到,生怕漏了什么

很多人写文稿很累,写出来的东西也很长,就是有照顾心理,什么问题都想兼顾,生怕漏掉什么似的。精简的文稿,设计时一定要敢于抓大放小,不搞面面俱到。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管理学上的“二八定律”,这个定律在写作上也是成立的。在影响事物发展的要素中,关键因素往往是少数,大约占20%左右,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回过头来思考写作,意味着,只要抓住了关键少数,分清表达的主次,一定能够用最少的文字把问题解决掉,完全不用担心有些东西不写进去,事情办不了。

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抓关键,他在1961年3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上就讲到这一点,他说:“今后不能搞那么多文件,要适当压缩,不要想在一个文件里什么问题都讲。为了全面,什么都讲,结果就是不解决问题。”这告诉我们,写文稿不要面面俱到,如果什么都讲,其实就如同什么都没讲,因为读者或听众不知道你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白白写了很多文字、流了很多汗水,一点也划不来。

(2)切忌多多益善,认为多写是水平

写的多,是水平的体现。这是有些人的错误认知。要知道,好文稿并非以字数来衡量的,真正的好文稿应惜墨如金,遵循“经济学原理”,讲求表达的效益。恰恰以最少笔墨表达最多信息的文稿才是最好的,至少,也是最有效益的。

如何走出这个误区?

我有个观点,写作应符合经济学规律。学过经济学的同志都知道,什么是经济效益?就是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投入越少,效益越高嘛!在这个效益的函数里,投入和效益是成反比的,控制投入量是提升效益的关键。把这个理论应用到写作中,你不妨想想,如果把文字量当成“投入”,把所要表达的目标作为“产出”的话,那么,最有效率的表达方式无疑就是以最少文字表达最大信息。

怎么做到这一点?

我想至少应该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观点需讲则讲,不需讲则最好不讲。二是素材当用则用,不必用的,最好不用。三是能用一句话、一个段落表达清楚的,最好不要用两个。

(3)切忌层层嵌套,认为那样才系统

有些同志写文稿提纲写得太复杂,层层嵌套、叠床架屋。我觉得这也是导致文稿“发福”的重要原因。事实上,精简的文稿纵向分层不宜过多。

如何做到这一点?

这就需要写作者在前期谋篇布局时做好“规划控制”,从最开始就保持骨架不臃肿。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尽量用文稿的内在逻辑来统领写作,能用一个层级说清楚的,尽量不用多个,因为层级多了,脉络容易乱,也容易横生枝节出来,进而弱化主干。

我见有些人写的提纲,“一”“(一)”“1”还不过瘾,还要加上“(1)”甚至是在正文里还有“一是”“二是”等等,四五个层级,如此叠床架屋,篇幅不大才怪呢。这对大型学术研究而言还可以,但公文来说是不行的。毕竟,行政资源是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把问题搞得那么复杂,既没必要,也不可能。

毛泽东反对这种做法,称之为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 是党八股的一大“罪状”。今天,我们思考“瘦身”问题,这算是一个很好的思考维度了。

3.选材用材时标准像挑刺一样严苛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文章的身材是“清瘦”还是“臃肿”,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血肉”多少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身材”的管理问题,本质上是材料管理问题。

管理材料涉及方方面面,既有材料的搜集、存储,还有加工和使用。以我的体会,想管好材料,关键是演好三种角色,在“精”字上下功夫。

(1)像税吏一样精挑细选、百般挑剔

茅盾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见解,他说:“选用的时候,可就要像关卡的税吏似的百般挑剔了,整整一卡车的'货’,全要翻过身来,硬的要敲一敲,软的捏一把,薄而成片的,还要对着阳光照了又照,一句话,用尽心力,总想找个把柄,便扣下来,不让过卡。”

高明的作者,在选材时应有百般挑剔的精神,把好入口这道关口,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选择的材料典型、生动、可靠、权威。否则,搜罗了一大堆粗糙的材料,充其量只是为撑大篇幅制造可能性。

(2)像裁缝一样对布料进行精心裁剪

一个有经验的写作者,不是说材料选好就万事大吉了,而要像裁缝一样,花功夫把布料裁剪好,才能顺利缝出合身的衣服来。

裁剪目的有四个:一是使材料由宽而窄。二是使材料由繁而简。三是使材料由粗而精。四是使材料由厚而薄。总之,就是变得精练好用。

剪裁的方法也有四种:一是归纳合并,把同一类别的材料归纳整合。二是去粗取精,删除细枝末节和冗词赘句。三是概括提炼,形成材料的核心观点。四是深度开发,挖掘材料背后的隐藏价值。这四种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分别使用,也可以多种方法配合使用。

(3)像月老一样在配对上精打细算

在使用材料时,得克制,这是确保文章篇幅不“发福”的心理机制。这和吃饭是一个道理,当一个人面对一桌山珍海味时,如果这个人是个不懂得克制的人,就会图口舌之快,大快朵颐,吃个十五分饱。而如果是懂得克制的人,能挣脱欲望的控制,看菜吃饭、按需取材、适可而止,吃个七八分饱就行了,而不是把所有美食一举“消灭”掉。结果是可以预测的,懂得克制的人自然就能保持苗条的身材,反之则必然发胖。

如何克制,把握用材的度呢?需注意两点:

一看材料和观点是否统一,这解决的是“必不必要”的问题。我觉得,用材料就像月老牵线说媒,关键看双方是否对得上眼,两厢都情愿,否则无论单方看起来有多好,在一起也是不合适的。

二看问题表达清楚与否,这解决的是“度”的问题。不管任何问题,只要现有的材料已经足以说清楚就行了,能用一个材料说清的,最好不要用两个。这叫 “纵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4.叙事说理时笔法像打针一样直白 

用什么样的笔法,对文章“身材”的管理也是很关键的。一般说来,笔法有“直”“曲”之分,直笔能一针见血,直截了当;曲笔“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莫名其妙。

在具体写作时,怎样才算“直白”?建议是三点:

(1)开门见山,不绕“弯子”

所谓不绕“弯子”,就是交代背景、陈述依据、描述过程要简略,最好直截了当,开篇破题。

中共中央在1951年就专门发出指示明确要求:“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这个要求与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金字塔原理”一样,就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让人一目了然。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践行了这种要求,文章开篇就摆出观点:“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让读者第一眼就领会了文章主旨。

(2)主线贯底,不分“叉子”

所谓不分“叉子”,就是笔墨不要游离于文章主线之外。

这个问题可从三方面来理解:一是紧紧围绕主线来表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在逻辑要连贯。二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有条不紊地展开;三是全篇的起承转合,衔接要自然、过渡要顺滑,环环相扣。

仍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为例,整篇文章始终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条线展开,开篇提出问题,接着分析社会各阶层的情况,最后得出结论。这篇文章脉络清晰,没有横生枝蔓。

(3)意尽则止,不留“辫子”

所谓不留“辫子”,就是叙述情况、说明问题、论述观点时要收得住,意尽则止、辞达则已,不拖泥带水。

毛泽东、邓小平的文章就具备这个特点,比如《组织起来》《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文章,把问题讲清楚了就结束,干净利落,从不纠缠。 

5.遣词造句时语言像钢铁一样精炼

语言是文章的“细胞”。

文章的“身材胖瘦”,归根结底就是文字的多少。一般说来,不管什么事物,若想让数量变少,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做减法”,让数量少下来。同样的道理,让文章身材变得苗条清瘦,“减法”是最直接的方法,能迅速“燃烧”掉多余“卡路里”,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正所谓“削尽冗繁留清瘦”。

为便于大家做好“减法”,我归纳了四条经验:

(1)尽量删除可有可无的词句

文章写好后,尽量锤炼语言,大胆删除那些重复多余的词句、不准确或不得体的语言、没有实际意义的空话套话。按鲁迅先生的说法:“文章写完以后至少要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这个过程就如同洗衣服,洗好后反复拧,反复晒,去除多余水分。也好比煮饭前淘米,反复淘,尽量去除杂质。

有一则制鼓的歌诀,全文原有二十个字,“紧紧蒙张皮,密密钉上钉,天晴和落雨,打起一样音。”后来在传诵过程中,被人们改为“紧紧蒙,密密钉,晴和雨,一样音”十二个字,一个秀才在记载这则歌诀时,又删成八个字:“紧蒙密钉,晴雨同音。”由二十个字改成八个字,仍不失原意。这说明,许多语句在不违背原意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再精练些。

(2)让语言简洁明快起来

任何文章,因为简洁,所以明快,简洁是形,明快是势。这一静一动,共同营造了文章的调性。

怎样才能简洁明快?

大致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炼词上,酌情使用缩略语或简称,这样可以减少不少字句。二是在用句上,尽可能用单句、短句,少用复句,慎用长句,尤其是复杂的“欧式长句”。

大家在学习十九大报告时,应该注意到了,报告使用了大量缩略词,如“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这段话里连续用了四个缩略词,文约而事丰,起到了化繁为简、以少寓多的效果。同样,在这个报告里大量使用单句、短句,如“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简洁明快,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

(3)保持语言修辞的克制

所谓克制,即在写作时不滥用语句。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有四点:一是抒情要慎重。二是修辞要恰当。三是叙事要直白。四是语言要简洁。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学生第一次写的年度总结,一开头他就这样写:“'嘀嗒’!'嘀嗒’!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年的时间在转瞬间消失了,这一年中,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我厂面向辽阔奔腾的大渤海,背靠日夜火车如梭的京山铁路大动脉,紧把着首都、天津的大门口……”。这就是不恰当地运用了文学的修辞手法,用写小说散文的手法来写总结,显然是不合适的。当然,公文里也不是说不能修辞,必要的修辞还是要的,但要适度恰当。

什么叫恰当?

就拿排比来说,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从修辞的初心讲,不能为了排比而排比,无端堆砌辞藻,以文害义。二是从修辞的形式讲,排比的数量也要适当,不能排得太多。

多少叫不太多?

我的观点是三到四个为宜。比如:“改革开放40 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 年风雨同舟,40 年披荆斩棘,40 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这段话连续用了三个“40 年…”的短语,形成排比,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

(4)学习“数学式”的表述方法

数学是一种趋于无限简洁的语言符号,数学式的表达方法简洁、明了,对篇幅的控制十分有用。

怎么运用这种方法?

关键就是把握有效的叙述、说明和议论方法,尽量使用综合、归纳、概括等法。比如,对交叉内容进行归纳,对繁杂材料进行概括,对零散情况进行综合,对空泛观点进行提炼。如,“概括起来说,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把复杂的情况用“五六七八九”几个数字就说得清清楚楚,如果没有归纳概括,是很难达到这种效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