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人生难题的答案

 Joyce景红 2022-08-08 发布于上海


前天连续接待了五位不同年龄的职场人,各有困惑,有的人到资深中年,不甘离场;有的行业萎缩,需要转型;有的不喜欢工作,需要跳槽;有的刚刚被裁,面临失业;有的刚入职场,面对职场种种,难以理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问题并不可怕,人生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常是我们能力增强的过程,我们要做的无非是:
  • 在问题出现后调动资源解决它;
  • 无法解决的问题运用智慧重构它


最有趣的是,所有的人在谈问题时都提到了一句:早知道…,早知道我应该早看机会,早知道我就多注意市场变化,早知道我就不做XX,早知道我就做XX….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如果早做准备,现在的问题就不是困扰,甚至不是问题。

绝大部分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在问题出现前避开它。

风起于青萍之末,这么多年我观察的职场种种,绝大多数问题都是早有端倪,如果我们能未雨绸缪,很多问题不会出现。但如何未雨绸缪才是真正的问题,而且走上职场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资源有限,责任却在不断增加,我们的资源应付当下的问题就已经拙肘见襟,何况,未来的不确定实在太多了,我们很难在各方面都能做充分的准备。

这让我想起上周末我学习的时候的场景。

上周末我在线下上了设计人生的教练课程,在过去的三个多月一直在线上上课,我本来是中国区的二期,但因为时间的关系,线下课只能和三期的同学一起上了,虽然从未相识,但很快熟悉,因为有共同的特点,交流起来发现和很多学员有共同的朋友。一起上学的同学特点:

1,表面差异大
年龄跨度、行业跨度大,从70岁到30岁都有,什么行业都有。

2,共通性强
都是事业有成,工作有不错业绩的职场人,很多同学背景都相当优秀。同学中有500强公司HR、公司高管、大学教授、投资人、创业者、专业教练…

3,愿意投资自身
同学中绝大部分是自费的,在线下读版权课程的费用每天上万是很正常的。学费并不便宜,又不是什么拿了证书有什么用,甚至谈不上对找工作有帮助的课程,所以学员大多是肯自费提升自我的。

4,结伴而行的多
同学中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上课的多,很多人本来就一起学过很多不同的课程。在这次同学中,有母女,同事,同学一起报名学的。

这让我很有感触,我自己经常上课学习,会遇到上不同的课的朋友。发现爱学习的是同一批人。比如这个课程是我一位500强公司CHO朋友推荐我一起学习的,朋友是我们在上其它课程时认识的,她本人就极为优秀,已经是亚太区的HR负责人,本人是博士了,还一直在学习。

5,学习的目的并不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是提升思维,多掌握工具。
级别越高的商业课程越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课。更多是思维的训练。这次上的课程也是如此,目的并不为解决现在的问题,而可能只是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思维训练。虽然是个教练课程,但很多同学并不想专业从事教练工作,只是想学会使用教练的方法和运用各种工具。

学习也很浓缩,工作强度很大,所有人并不轻松。学习的大多数人是有全职工作的,上完一天的课还要做作业,还要处理工作,很多人也有生活压力,什么家有高三的孩子,有迫在眉睫的工作,有项目层出不穷的问题,但大家还是非常认真地学习,过程中气氛一直很热烈,学习热情非常高。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学习是自己选择的,掌握的本领是长在自己身上的,学习可以帮我们避开人生很多坑,有几位同学在课间交流时都谈到,工作后学习其实是筛选人的方式,学习的好处太多了,比如这次学习,我们起码能:
1,学到了新的工具
2,训练新思维方式
3,结交新的朋友
4,和老朋友加强联系

将这个课程引入中国的中国区合伙人谈到,他将课程引进中国后,开始想用设计人生的思路帮有问题的人解决问题,后来在开课过程中才发现并不是那些困扰很多,人生不顺利,应该最需要上课的人愿意来上课,反而是那些本来就很成功的人在上课。

这样的人并不是有问题想解决,而是未雨绸缪,想走在人生曲线之前就有所准备的。

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苦苦找答案,殊不知最好的方法是不遇上这样的问题。当我们
1,资源更多
2,能力更强
3,见识更广
时,那些问题要么不会出现,要么容易解决,要么有新的思路,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但积极主动准备自己,是应对可能问题的最好方法。

我们资源、能力、见识更高更强,有时候会自然绕开人生的大坑,像什么判断行业形势,把工作做得足够好,结交到强人脉…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有人会觉得学习课程繁杂,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实这和读书一样,不知道读什么往往是因为读得太少,不知道学什么,也是因为学得太少。只要开始学,慢慢就有判别能力,自然也会结交到更优秀的朋友。

在工作之后,不要只会埋头苦干,仍然把学习看成必需品吧,人生难题的答案,总是能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解决。


我的又一本新书上市啦 ——《招才选将》,这是一本适用于所有招聘端的全流程招人选人"工具书",另外求职者也可以试着换一种视角看待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到心中有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