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百题》(52) 易律夫撰

 易律夫 2022-08-08 发布于湖南

   


古《易》、《易经》产生于太极,盘古二仪,伏羲氏阴阳八卦,黄帝推策,夏祀,商卜辞,周卜筮,汉谶纬等,有一个规整的流程及其体系。周代用的是筮辞,同时,由于年代久幽,又进行了一番解释,这就是《易传》。这大概是《易经》的经过。但断然地在周代没有了《易经》,用上了《周易》。其原因当是周文王言《易》,受到处罚,出了问题。所以周代并不重视《易经》,《周易》也很少提到。应该承认,《周易》对《易经》是一大发展,只是后来用《周易》取代《易》《易经》,卜筮谶纬迷信,悖离《易经》阴阳爻变化的排列组合科学,这是一大错误,是对前人的不经。

出现《周易》,主要的是《左传》。假如是左丘明,则早于孔子,而孔子抛弃了《周易》,甚至连说《易经》也很隐晦。《论语》的“五十以学易”,“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不占而已”,也是勉强的。孔子如此排除《易经》,后人看不过,杂入的。如司马迁说孔子研究“六经”(包括易),并将《易》《易经》《周易》混用,是为孔子贴金的,因为要树立一个伟人标兵。长沙马王堆《帛易》(考古人员名“六十四卦”),其中传中的多个“子曰”,应该说有假托的问题。而《帛易》,不标《易》,也不标《周易》,又有怀疑《周易》的存在。《左传》实是谈《周易》的(杂入了古《易》文化),可以断定为是周代的研究《易经》书著,但改动甚大,孔子也看不过去了。孔子这么不重视《易》《易经》,或许对《周易》语言隐晦的不满,从而一并删除了中国文化之源的《易》文化。因此,孔子的作为只是在其他五经,而于《易》则无甚建树。故《易》文化,当从孔子断。然而,《易经》毕竟博大精深,是其他五书之祖,少此,是谈不出什么名堂来的。周观孔子以后的中国学术,最多在考证辞句上做文章,思想传新上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诸子百家都逊于古希腊罗马老多,如从思想熵度看,不知低于多少档次。而只有孔子前的《易经》文化方可与西方世界相颉颃。所以,我们今天研究中国文化,一定要把《易经》文化与孔子文化分开。当然,孔子的道德文化不是不要,但由于道德文化各个民族都有,有的还更为健全,我们的目的是,要提高思辨深度和符合科学原则。《易经》文化主要在古三代考古里,如“数字卦”的出现。

本来在《周易》与《易经》,就很有区别,用卜筮《周易》代替古《易经》,几乎乱了中国的古代文化。西汉刘歆《七略》中的《周易》就是为了篡汉,不要古经了的。孔子连《周易》也不要了,可能是《周易》对《易经》的随意,同时也当有周代排古的因素在(反殷商)。孔子留下的是论语说教,是一些道德伦理。但具体的科学方法(阴阳爻排列组合)却没有了。致使在思想深度、创新上难以自慰。在对待古经上,我们常常陷入一个逻辑悖论。如汉司马迁将《易》《易经》《周易》混称。王莽改制,用刘歆等文人,弄出“卜筮38卷《周易》”,魏王弼《周易注》,尤其是唐《隋书·经籍志》《周易正义》,宋朱熹《周易本义》等,就是如此。最后,改来改去,不知到哪里去了。但中国今天要纠正过来,只要把《易经》的由来,认真地进行一番研究即可,尤其是弄通《易经》给予的悠久真正内蕴,《易经》的阴阳爻排列组合,金木水火土的自然观,卜筮《周易》褫夺古《易经》的危害性等,只是今天的我们要用全球眼光了。否则,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一个空话。

                            古《易经》太极图览(百度)

  

       (易律夫撰于20171222日丁酉冬寒于易斋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