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PPT课件
2022-08-08 | 阅:  转:  |  分享 
  
第九课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第2课时目录情景导入1初读古诗,解释诗题2解释字词,说说诗意3再读古诗,品悟诗
情4拓展活动,布置作业5黄河华山请同学们谈谈,看了图片之后你们是什么感受?雄伟、壮观身为中国人,你感到......?民族自豪感
PART1初读古诗,解释诗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作者
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
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
笔记》等。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
伐盼了一年又一年。PART2解释字词,说说诗意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篱:篱笆,用竹子、树枝等编成的围墙。河:黄河。仞:古代长度单位
,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五千仞,形容山非常高。摩:触摸。遗民:指沦陷在金人占领地区的宋朝百姓。胡尘:胡(金)人兵马践踏扬起
的尘土。王师:指南宋军队。三万里河东入海逐句理解“三万里”形容黄河的长,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黄河实际长一万多华里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翻该,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逐句理解“五千仞”也是虚指。形容华山的、雄伟高大。五千仞高的
华山直插云霄。这两句主要写景,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夸张、化静为动,使人感到景物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遗民泪尽胡尘里逐句
理解“遗民”、“泪尽”、“胡尘”是什么意思?北方沦陷区老百姓在异族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南望王师又一年逐句
理解“南”、“王师”是什么意思?他们盼望南边的宋朝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这两句描述了北方人民的境
遇和盼望解放的急迫心情。PART3再读古诗,品悟诗情思考问题1、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思考问题
2、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
宋的遗民在流泪啊!思考问题3、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的心
情是什么?思考问题4、南望王师又一年”,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
思考问题5、又一个十年过去了,遗民们苦苦盼望的南宋王师来了没有呢?此时此刻,你还体会到了什么?思考问题6、古诗读到这里,你觉得“遗
民”的“遗”仅仅是“遗留”的意思吗?是谁早早地遗忘了他们?是谁无情地遗弃了他们?思考问题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祖
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百姓的同情。总结诠释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
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诗人
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PART4拓展活动,指导书写1.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
权贵们,你想说什么?面对侵略者铁蹄下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百姓,你想说些什么呢?面对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诗人陆游,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你想对谁说些什么?选择一处,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2.积累古诗:《春望》、《出塞》、《题临安邸》、《示儿》、《满江红》等。yuè
岳生字生词基本释义1.高大的山:五~。2.称妻的父母及伯父、叔父:~父。3.姓。五岳山岳飞mó摩生字生词基本释义1.摩擦;接近:~天大厦。2.抚摸:~弄。3.研究;切磋:观~。摩拳擦掌揣摩谢谢
献花(0)
+1
(本文系阿凌小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