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陵文苑|心性流淌的现代情致——从萧丽的淡彩没骨画谈起

 齐梁王子图书馆 2022-08-08 发布于福建

著名画家萧丽

现在通常的美术教育几乎都是先从素描入手,以套路化、格式化的写实为基础,画圆的时候先画成一个方,画圆球的时候先画成一个方块。

辛辛苦苦磨了好多年铅笔,也练就了一手能把一个物象写实到几近逼真的好手艺,但当真正开始画画的时候却真的是不知所措,到后来有所建树,却是因为回过头去重新阐释了绘画的某种原初意义。 也难怪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的时候,一位同学欢呼雀跃地庆幸自已没有受这种素描套路的“污染”,按照自已的一套学习方式,短短几年照样成就为大家公认的一位实力雄厚的画家。培根只是从他的一位朋友那里学了一些简单的油画技法,也不知怎么那么快地就成了大师。

不善于吟诗的民间画工照样画出了敦煌莫高窟。先在轮船上干活,后当海军,又去做股票经纪人,到最后也没有耽误高更成为一个画坛巨星。把人生的很多崇高理想寄托在画上,实在是件没有多大指望的事。放松下来,围绕着自己的意愿,顺应自己的心灵,用真情实感,以自己的方式观察、理解、感受、思考,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思,自然会有属于你自己的路。世界上的事情,你可以把它弄得个简单之至,也可以把它搞得个复杂至极。画的事说到底也就是一个长乘宽的二维平面,你运用各种形状、色彩、笔触等造就一个赏心悦目甚而感人肺腑的画面,感动自己,也能感染别人。画的事情终究还是要在画面上解决。一个人的绘画过程,与其说是学习研究,还不如说是一个“悟”的过程。然而,大多数人都是以一种模仿学习的方式,努力灌输前人的智慧和血液,以消弱个性或深埋个性为代价来适应集体智慧总结出来的游戏规则,使我们逐渐远离自然的面对,使我们对于外部的世界和当下的环境越来越显得感知迟钝,自己内心丰富而鲜活的感受神经被虚假的技术劳作而麻痹,使我们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倍感创造的饥渴和无柰。

萧丽,来自北京,她从小就生活在政治文化中心的大都市里,耳濡目染着都市文化艺术的熏陶,凭着自己的天性,炼就了较高的审美眼光和对艺术的良好感觉。

虽然她也没有受所谓“科班”的束缚,但她同样没有逃脱当下普遍遵循的游戏规则,同样陷入了以模拟他人的只言片语来锤炼所谓的笔墨技巧的怪圈,以掩埋自己良好的审美眼光和艺术感觉为代价。去年,她有幸参加“何水法中国花鸟画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被何先生绘画创作的方法和优秀的艺术作品所感染,毅然放弃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语言范式和绘画题材,选择了以淡彩没骨画为语言的表现方法,以都市人日常生活中的摆设用品为题材的完全属于自己的现代情致的新的艺术探索。借用何先生“没骨画要有清气,笔笔要清新,要写出来,而不是涂成功”的创作经验,以自己的内心感受为依据,以释放自己的审美情怀为目的,任凭心性的自然流淌,把自己的思维拉回到当下的时代背景里,重新审视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里的那些自自然然的美的特质,创作出一批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审美样式的淡彩没骨画。使自己终于摆脱了过去那种步履维艰的尴尬状态,清醒了画画原本就应该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的原初意义。这种自觉自愿的选择和表现是内心需要的驱动下的一种主动行为,也是艺术家个体差异的体现。

由于每个人在先天禀赋、客观环境影响、接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千差万别,所以对事物的认识、对美的感受也必然具备无限的丰富性和差异纷呈的个性。它应该是艺术家在主观审美意识的支配下把物象的形态描绘在作品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是艺术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趣的一种个人的技能风格,也是艺术家在个性思维和真情实感的支配下观察、理解的独特性所在,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以模拟他人的只言片语来做作所谓的艺术个性。任何在情感表达上的矫揉造作或艺术上的东施效颦都是无法传递“真”与“美”的艺术境界的。正如罗丹所说的:“在艺术中所谓丑的,就是那些虚假的、做作的东西,不重表现,但求浮华、纤柔的矫饰,无故的笑,装模作样,傲慢自负,一切没有灵魂、没有道理,只是为了炫耀的说谎的东西。”

这批淡彩的没骨花卉作品,画面构成新颖、饱满而又空灵,形象的造形既不失客观物象的自然属性,又不是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把自然物象通过巧妙地艺术感觉的转换变成画面语言的和谐因素,变成表达自己审美感觉的一种符号。以正确的创作写生的方式,从自然摆放的花束中采撷画面形象的主体,然后以自己对画面语言结构的理解和感觉,配置与画面主体形象相映成辉的相应的现代都市的室内氛围,使画面中洋溢着现代生活富裕小康的优美休闲的浓郁的小资情调。以花卉的题材巧妙地表现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状态,成为这个时代人们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富于明显的现代情致。正如一位画家所言:“城市中的花鸟画家,如果不是打着学习、继承传统的幌子,在古人的图式中剪裁、拼凑成自己的风格,陶醉在假想的鸟语花香中,那么,就去留意自己,留意周围的生活,去表达你对现实的当下关怀。花鸟画这时才有可能成为'当代’。”这批作品也明显地透露出女性画家的独特的审美性格,优美、柔和而雅致。从而从另一个层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悠闲的审美空间。

在构图上,打破传统花鸟画的范式束缚,把画面形象的正形和空白的负形同时纳入画面构成的统筹考虑之中,使形的轮廓关系和画面的边角发生有机的内在关联,具有强烈的现代意味的形式感。印章的敲打也极为考究,从而使画面的各种造型因素形成了和谐、完整、丰富的有机整体。看似轻松、简洁、单纯的画面构成,却包含着画家的精心设计和苦心经营,然而以轻松、自然、朴素的样式呈现给观众,这也正是画家在构图处理上的高妙之处。在边角部位,对画面主体形状的轮廓进行了合理有趣的切割,从而打破完整形象的常规呈现,使画面的边角关系变得丰富生动而有意味,这也是画家在构图处理上的精彩构思。从而使画面在形式感上就具有强烈的现代情致。

在造形上,造形语言既来自生活,又把自然形态的结构转换为画面形态的结构,使造形既尊重客观真实,又具有大幅度地个人化的抽象处理。由于画面的表现方式选择运用在熟纸上的没骨淡彩,从而也为克服某些文人画的草率、粗疏、恣意涂抹的陋习和某些工笔画的局促、僵硬、匠气十足的毛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机会和可能。

在色彩上,一改传统没骨相对单调又较为客观的赋色程式,凭借自己对色彩的敏感感觉和色彩规律的有机搭配,使画面色彩亮丽、丰富而雅致。在画面的设色中透射着一位女性画家鲜明的色彩审美的性格。整幅画面的色彩透明、恬淡而不腻味,传达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在色彩的运用上不是遵循一种传统的套路和程式,而是凭着自己的感觉随机应变,随时调整,以符合整幅画面的主观情绪。

这种探索虽然刚刚起步,但它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从中我们同样应该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当代画家真真切切的当下生活空间。这不是对古人的图式进行裁剪、拼凑和对前人的笔墨技法的套用和模仿所能达到的。生活永远是艺术的源泉,是画家对当下现实的关怀,而不是对旧式人文关怀的假设。生动、鲜活的艺术作品是通过画家耐心不竭、细致入微的手写心记的写生中来把握形象、把握意境、把握气氛,而不是东拼西凑凭空编造所能够达到的。我想,按照自己的方式,随心所欲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思,是每个艺术家所梦寐以求的事情。任凭心性的流淌,来传达真切、鲜活而丰富的现代情致。(2005年7月24日于上海

(作者简介:杜平让,上海商学院艺术学院主讲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艺术简介:萧丽(原名肖立春)北京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代表作品:军民鱼水情、都市澄怀系列、都市心语系列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北京市海淀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金水阁书画院副院长、湖社艺委会委员、北京市丰台美术家协会理事,《艺术市场》杂志社签约画家、《中国书画》院聘画家、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修班导师。在2012年被评为“100位最具有影响力画家”。作品被《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市政府》、中央军委、京西宾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等重要机构和各地方企业收藏。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画展,获金、银、铜或优秀奖。

艺术历程

1993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

1994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

2005年结业于何水法中国花鸟画高级研修班

1993年作品<<无题>>参加全国青年水墨画展

1995年作品<<温馨系列>> 编入<<世纪之交中国女性绘画走势>>画集.作品<<晨曦>>参加中国第九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

2000年作品<<渔家趣>>入选北京市第一届新人新作展

2001年作品<<无题>>入选北京市二届新人新作展

萧丽作品专集

2002年作品<<梳妆>> 参加巍巍中华中国书画艺术大展,作品被收藏并收录画集

2002年在太庙举办传统今朝十人画展,出版画集作品均被收藏 

2003年2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个人画展

2003年12月作品<<墨荷>>在“黎昌杯”首届全国青年国画年展中获得优秀奖。

2004年8月作品<<皖南山乡>>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国际书画作品邀请展>>中荣获二等奖

2004年8月作品<<云出古溪有人家>在“全国百杰书画家同贺采育葡萄节---'京南吐鲁番’大型现场国画创作大赛”中荣获佳作奖

2004年10月作品<<巴山情>>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中获得纪念奖

2004年10月作品<<山村>>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国际书画大赛展中获得银奖

2004年10月作品<<雨潇潇>>入选中国美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全国青年书画展>>

2004年作品<<墨荷>>入选菜乡情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2005年作品<<都市情怀系列之一>>获第十六届造型艺术优秀奖

2007年作品《军民鱼水情》入选“建军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展”

2008年6月在兰亭画廊举办个展

2009年作品《勿我相融道法通》入选第十一届美展。

2010年在798三度半画廊联展

2011年在凤凰岭书院中国书画学精英班学习

2011年8月5-10日在北京大千画廊举办“萧丽没骨花卉展”,8月17-24日在敦煌美术馆举办联展。

艺术风格

萧丽的画,表现细腻,境界隽永,笔墨清晰,意味着甜美而不失质朴清爽。她善于通过画面的构成,以直觉图象的方式表现抒情诗一般的审美境界。多年的艺术实践,使她的绘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面貌。她略施粉黛,又毫不招摇过市,始终使她的画面散发着馥郁而又清远的芳香,从而,使她的画面,显现出了极有文化生命力的一派光明,并因此而具有了动人心魄的特殊魄力。

《都市情缘系列》是萧丽的代表作。这个系列作品,画面和谐、优雅,注重细节,也注重整体。画家通过书案上放置的一册线装书籍,一笔式古琴,一管竹萧,一盏茶具,以及一瓶子淡雅轻盈但不失灿烂开放的剪插花卉,还有那具有现代意味的古式窗格和具有现在意味的中国化了的欧式窗饰,显现出其结构主义语言学转向意义上的符号式审美思维,在她的作品中起到了重要的内在支撑作用,并从而使她的画面语言构成,因其内在的智性因素,而具有了鲜明的现代感。

萧丽的画,画面的形式意象,具有鲜明符号象征特征,她能够通过画面的形式语言表达,把当下人们的现实生活情怀与古典的幽雅的生活情怀,进行和谐有机而意旨鲜明的整合与转换。花在象征学中,具备语码的意义。象征着温暖与妩媚。她的笔墨,因此似乎能无不妩媚地微笑。萧丽通过对自然生命的丰盈的表现,而使她的画面成为愉悦我们生命的光明。卢禹舜先生曾说:“她的花卉画得不错,是一个有个性的画家。”在我们看来,这个“个性”,就是她能够用甜美、平和而高雅的笔墨的微笑,以及以她恬静的画面情绪,化解我们生活中疲劳、乏味、无奈以至孤愤——她的画面,犹如青春女子静静地浅笑,是生命的光明,也是生命的希望。

萧丽的花卉创作了都市的平常心,它的意义透彻、淡雅、静谥的心性空间,形成了现你生活里人们所向往的清澈境界。

萧丽以现实生活建构她的画面,以知与行的文化理念体悟先人“寻象以观意”的人文内涵,于有形中见无形的笔墨方式,书写出鲜活的都市花卉,通过花卉自然生长的形态,探讨都市心性的状态。用“以物托境”的创作方法,表现出日常花卉形象的许多涵义。细密的花叶似笔似意围绕在玻璃瓶、古陶周围,看似常规的结构里展示出都市的一种情怀,一种文雅和一种朴素的生存状态。花卉的形象与笔墨的反复叠加,若诗句一般的品诵,闪烁着她向往平淡之真的诗境。

萧丽花卉的造境显示出她对笔墨文化追寻、探索所积淀的文化体悟与笔墨的基本功,一种研究往往需要更勤苦的过程。萧丽的花卉系列已成为她的语言方式,她诉说的语境每一束花在明朗的光景下都寄寓着心性的存在,不同的花卉之形产生不同的笔法,不同的花卉空间有着不同的笔意,它们在画家创造的空间里随物相照,赞颂每天的清新之风,回响着远方的诗意。

纠错电话:0086-1813499719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