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设计】统编教材七上第二单元整合设计(4-6)

 尺涵 2022-08-08 发布于江苏

作者简介

    谭妙蓉,深圳市红岭中学园岭初中部语文教研组长,红岭中学远岫文学社指导教师。曾获评“全国文学社模范指导教师”、“全国文学社优秀指导教师”。在第三届全国文学课堂教学大赛中,获评“全国十佳文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曾多次获各级各类奖项,文学类作品散见于《深圳晚报》、《深圳商报》、《深圳青少年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等刊物。2013年至今一直担任红岭中学一校四部大教研“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成员。从教以来一直坚持“大语文观”,爱语文、爱文学、爱生活;且歌且行,一路向暖

第4课时  有一种爱叫言传身教(前置预习)

课    型】组文阅读课

学习内容

丛书:《无法不对你残酷》《十八英里的惩罚》《母亲,我不认识字的文学导师》《父子》《母亲的复活节礼帽》《两块不平凡的刺绣》

学习目标

1.训练速度,默读6篇文章。

2.在文章中做批注,初步掌握“批注式阅读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批注式阅读法”。

【学习过程】

活动一:默读训练。

1.默读丛书《无法不对你残酷》《十八英里的惩罚》《母亲,我不认识字的文学导师》《父子》《母亲的复活节礼帽》《两块不平凡的刺绣》。

默读要求:以1分钟500字的速度快速默读文本,要求不发声、不唇读、不指读。

活动二:批注阅读。

1.在前面学习的圈点勾画的基础上,找出你“有感、质疑”之处,并做批注。

批注要求: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

第5课时  有一种爱叫言传身教

课    型】组文阅读课

学习内容

丛书:《无法不对你残酷》《十八英里的惩罚》《母亲,我不认识字的文学导师》《父子》《母亲的复活节礼帽》《两块不平凡的刺绣》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体会“爱之深,责之切”的亲情,唤醒和丰富自己的亲情体验。

学习重难点

体会“爱之深,责之切”的亲情,唤醒和丰富自己的亲情体验。

【学习过程】

活动一:整体感知。

1.课前提问:概括主要内容——每篇文章请用一句话来概括。

2.学生发言,教师引导。

活动二:品关键词句,细说“有重量的亲情”。

有一种爱叫言传身教,亲情不止是微笑,有时也有眼泪,这些“有重量的亲情”,共同构成了亲人之间博大德爱。

1.再次默读丛书《父子》《母亲的复活节礼帽》《两块不平凡的刺绣》,圈点勾画摘录出体现“有重量的亲情”,说说文中的“我”从我的父母身上学到了什么影响终生的品质?请批注写下自己的思考。

2.朗读、交流、分享。

活动三:创设情境,说说你的“亲情观”。

1.在《无法不对你残酷》中,写到了姐姐“残酷”地对待需要帮助的弟弟,你同意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 .在《父子》中,写到了“儿子”因父亲的“粗俗”而自卑,并在同学聚会时支走了父亲,你认为父亲后来的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第6课时  魏晋风度的“趣”与“礼”

课    型】教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教材:《世说新语两则》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常用词语和句式。

2.背诵全文。

3.感受魏晋时期的家庭氛围与和谐的亲子关系。

重点难点

掌握常用词语和句式,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过程】

活动一: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活动二:疏通字句,译读课文。

1.同桌共读课文,合作解决在预习中的问题。

2.全班总结,找出不懂的字词。

教师强调: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地)

(3)空中撒盐差可拟 (拟:比,比拟)

(4)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5)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期:约定  乃:才)    

(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会,约定。 委:舍弃。)    

(7)元丘入门不顾顾:(顾:回头看)

活动三:诵读点评,情读课文。

1.再次朗读《咏雪》,读出“笑”、“乐”。说说为什么“笑”,为什么“乐”?

2.再次朗读《陈太丘与友期行》,读出友人和元方的语气,想想,元方这样做对吗?

活动四:拓展延伸,背诵课文。

1.《陈太丘与友期行》对我们待人接物有什么启示?

明确:做人要讲诚信、要知错就改、要以礼待人……

第7课时  家,维系亲情的纽带

课    型】教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教材:《世说新语两则》

丛书:《陈元方年十一》《覆巢无完卵》《季方的故事》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常用词语和句式。

2.继续感受魏晋时期的家庭氛围与和谐的亲子关系。

重点难点

感受魏晋时期的家庭氛围与和谐的亲子关系。

【学习过程】

活动一:朗读训练。

1.朗读《陈元方年十一》《覆巢无完卵》《季方的故事》,纠正字音与节奏。

2.结合注释、译文理解文章。

活动二:精读研讨。

3.思考:三篇文章中的“儿子”都如此聪慧,但他们聪慧的表现有何不同?

明确:《覆巢无完卵》中的“儿子”是一种洞察世事的聪慧;《陈元方年十一》《季方的故事》则表现出了孩子面对别人的质疑灵敏的反应。

活动三:写法探究。

4.思考《陈元方年十一》《季方的故事》两篇都是对父亲的称赞,请问写法有何不同?

活动四:再读课文。

再次朗读文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篇章背下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