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且行且歌】江西湖口: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尺涵 2022-08-08 发布于江苏

多少年以后,当学生走出校园,他所记得的不是教室里老师教给他的那些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教室里、校园里发生的那些故事,还有读过的一本本书。过去的时光不复重来,回首校园生活,故事中的美好会带给他们成长的感动,那是一个人一辈子的财富……

江西湖口: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2018年9月28日 星期五晴

一路裹风挟雨,从北国到江南,辗转九个小时,只为了鄱阳湖畔、石钟山下这个美丽的小城,这份美丽的约定。

飞机落地南昌昌北机场的时候,雨下得正急,透过弦窗,看到地上一片积水,车子走过的地方,溅起一片片水花。机场内乘客行色匆匆,去了,来了,同他们一样,我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过客,但是,每一段行程,每一处驿站都有温暖的人、温暖的事,此行,又会邂逅哪些人,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样想着,迎面走来了江西办事处的负责人何涛老师。

一如既往地一个浅浅的微笑,嘴角边总是带着一点调皮的样子,是的,这不就是邻家那个青春阳光的大男孩吗!

两年前,他还是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毛头小子,在华樾的大熔炉里历练一年后,他便带着雪林老师驻扎在江西,成立了江西办事处。一年的时间,从英雄城南昌到革命老区弋阳,从三省通衢九江湖口到江南青铜王国新干县,从革命圣地井冈山到欧公故里永丰县,从道教名城峡江到世界钨都、千里赣江第一城赣州……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留下了两个年轻人的足迹。

给我触动最大的还是他们跟实验区(校)领导和老师那种家人的关系。晚上跟湖口县教研室及几个学校的校长一起用晚餐,张主任、李主任以及几位校长和何涛、雪林,就是父母对孩子的那种感觉。尽管是第一次到湖口,我还是很快融入了这种氛围。

我们的年轻人之所以成长得快,华樾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是一方面,他们自身的优秀素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实验区(校)领导对他们孩子一样的呵护和包容,生活上的关心,业务上的引领,工作中手把手的教,成长的路上,遇到这样一群亦师亦友的同行者,或许是这群年轻人最大的幸运吧,愿何涛、雪林,以及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珍惜这种缘分,用自己更快的成长回报实验区,服务好实验区。

27日,清冷的晨风里沿着石钟山大道,十几分钟的车程到达初中会议地点——湖口县金砂湾学校。

早读时间的校园静悄悄的,江轶强校长一直站在凉风里等着我们的到来,今天在金砂湾学校除了语文主题学习活动,还有江西省教研室的送课活动和县妇联的专题讲座共三场活动,让我们感动的是,江校长从始至终一直跟靠在主题学习会场。我跟江校长开玩笑说,校长要讲政治,江校长很认真地说,课堂和教学就是最重要的政治。

利用课间交流的时间,江校长告诉我们,金砂湾学校是2013年建于湖口工业园内的九年一贯制新学校,现有两千三百多名在校生。

办公楼内,看到一楼大厅布置的边边角角,我拿起手机拍照。

图书室原来在五楼,五楼谁能去啊,于是把图书室搬了下来,方便孩子们随时翻书看书。江校长说。

校园应该是给孩子留下故事的地方,我们把这一点写进了学校愿景。江校长一边引我们上楼,一边介绍说。

然后我看到校门左侧醒目的位置,张贴着“学校故事”的展板:教育是一群人陪着一群孩子去长途旅行,学校是旅途中的一个风景点,学校文化则是风景点上留下的“善”的故事。我们每一个金砂湾人都要不断地发现故事,传唱故事,做人和善,做事至善。

作为李希贵校长教育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江校长也在金砂湾学校一点一点的将这些先进的思想落地。江轶强校长是一个有故事的校长,他致力于打造一所有故事的学校。杨梅树的故事,一起劳动的故事……校园里的故事他信手捏来,并且将这些“故事”沉淀打磨成了课程。

一天半的活动,江校长同我们一起深入课堂、点评课堂,参与老师们的备课,就实验后续的开展和落实跟我们谈了很多很好的想法。

多少年以后,当学生走出校园,他所记得的不是教室里老师教给他的那些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教室里、校园里发生的那些故事,还有读过的一本本书。过去的时光不复重来,回首校园生活,故事中的美好会带给他们成长的感动,那是一个人一辈子的财富。

湖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因长江与鄱阳湖在此汇合而得名,古称彭蠡之口,是江西水上北大门,襟江傍湖,素有“江湖锁阴、三省通衢”“鞋山镇鄱湖、双钟胜帝都“”江湖都会、水陆通津”等美称。毛泽东主席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中,“中国人民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当年,湖口就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起点。

时光荏苒,眨眼间距离那个炮火连天的年月已是近七十年的光阴。如今的湖口,山美,水美,人更美。

漫步在夕阳的晚风里,前面就是著名的石钟山,石钟山因当年苏轼《石钟山记》而闻名。

岩上观音岩下湖,俨如南海旧规模。

庭前翠竹千竿有,门外红尘半点无。

水绕三山同楚地,势连五老共洪都。

夜来一片无私月,照见摩尼顶上珠。

苏轼诗中盛况至今犹在,唯一不同的是,今天的石钟山,今天的湖口,亭台轩榭,绿树繁茂,小桥流水,花团锦簇,万民和乐。

因为有这样一片厚重而热情的土地,才会孕育出一群执著而投入的教育人。湖口教研室张明华主任、李任翔主任、金砂湾学校江轶强校长、湖口县第一小学黄晓萍校长……两天的时间,我们无时无刻不被他们感动。

要有多么热爱才会有这样的校长,要有多么期待才有这次的相遇,要有多少年的修行,才换来这美丽的邂逅,让我感动,感动到不能自已!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做有故事的人,讲自己的故事!江西湖口之行,给了我太多不可言喻的感慨和感动。江校长的教育情怀,黄校长的教育理念,让我看到了鄱阳湖边,石钟山脚下,长江畔,庐山下,教育人的无限期待和愿景!同行的李玉姣老师在微信里如此写到。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