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95%以上属于2型糖尿病。 // ![]() 有人因害怕副作用不敢用 有些中老年人得了2型糖尿病后,因为害怕降糖药物的副作用,首先试图通过改变一些生活方式(如减重和增加活动)来控制血糖,同时口服降糖药,当治疗数年效果不好,血糖一直在高水平状态,病情恶化时才考虑使用胰岛素。 ![]() (网络配图) 事实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治疗方案过于保守,因为2型糖尿病是个进展性疾病,β细胞功能将随着疾病的发展而产生进行性衰退。不能有效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该用要及时用,早用早好 最近,国际糖尿病联盟推荐,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主要理由有: (1)注射胰岛素可以快速降低新患者血糖水平,能在短时间内使血糖达标,同时持久降糖,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2)如果糖尿病在初期没有得到良好控制,将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远远大于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 (网络配图) 早期开始用胰岛素治疗,不仅可以降低高血糖危害,更重要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更多β细胞功能,更好地恢复其功能并得到维持,获得更好的疗效,从而延缓2型糖尿病持续进展。 胰岛素并非一用就不能停 在患者血糖达标并维持2周后,停用胰岛素治疗,之后通过监测血糖决定是否需要使用口服药。 若患者血糖仍控制良好,则继续停药观察。 若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1周后复查,若仍为此水平,则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亚洲-西太平洋地区指南给予患者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 (网络配图) 当然,治疗需要个体化,患者年龄、病程、胰岛功能残留程度、血糖高低、有没有合并症等都要综合考虑。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方案。 由于胰岛素注射剂的使用比较复杂,难度相对较大,注射剂量和疗程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需坚持饮食调整和运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强化治疗后,未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或不愿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患者,是不可能获得血糖长期缓解的。 ![]() (网络配图) 如果血糖值不是特别高,用口服药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那就不用胰岛素了。尤其要注意的是,胰岛素强化治疗是短期疗程,不主张不合理地长期使用。 作者|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小衡 来源|《医药星期三》2022年8月3日第0914期 编辑|张越 二审|周游 终审|刘慧英 张如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