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是如何成为古典音乐圣地的?

 张问骅 2022-08-08 发布于甘肃

图片

歌德、席勒、康德和叔本华让德国成为 “诗人和思想家之乡”。而巴赫、海顿、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作曲家也让他们的祖国赢得了盛产音乐天才的美誉。

其中,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实至名归,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作曲家。2020年是他诞辰250周年,世界各地的管弦乐队,尤其是德国的管弦乐团,在德国各地演出他的作品,尤其是在他的出生地波恩。

德国成为古典音乐圣地,这要归功于其极高密度的管弦乐队、剧院和合唱团,当然这些也得到了公共部门的大力支持。

德国音乐委员会秘书长克里斯蒂安·霍普纳 (Christian Höppner) 说:“离德国越远,我对这个国家的钦佩就越多。例如,在巴西,人们认为德国是'音乐之国’的感觉比邻国要强烈得多。”

作为德国音乐生活的联盟组织,德国音乐委员会代表了大约1400万音乐家的利益。


独特的管弦乐景观

据德国管弦乐协会统计,2018年全国共有公募管弦乐团129个,成员约1万人。其中,柏林爱乐乐团、德累斯顿萨克森国家管弦乐团或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等乐团名列世界前茅。与此同时,很多著名的室内乐团和致力于推广新音乐和古乐的特别合奏团甚至没有包括在数据中。比如:不来梅德意志室内爱乐乐团、科隆协奏团、现代乐团,以及联邦青年管弦乐团、国家青年管弦乐团、德国青年爱乐乐团等。

图片



创纪录的歌剧公司

德国在歌剧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们拥有80多家常设歌剧公司,几乎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一样多。

全世界大约560家歌剧院中的大多数都按照所谓的stagione系统运作的,这意味着它们没有自己的常设乐团,而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外面聘请歌手或整个团队。

批评者经常不解,德国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国家补贴的管弦乐队和歌剧院。但德国音乐委员会负责人克里斯蒂安·霍普纳说,“永远都不够。”他们提倡文化多样性,认为其中每个管弦乐队和每个剧院都是独一无二的。

虽然霍普纳同意出席音乐厅的实际人数应该保持透明,但他认为不应该仅根据销售数据和公众需求来设计节目。

“我们希望产生需求,激发公众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他说,“我也认为这是这些文化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

图片


国家大力支持

实现这种文化多样性需要资金支持。德国的公共部门对文化的补贴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多。2019年,超过100亿欧元(110 亿美元)用于支持文化机构,其中仅音乐和歌剧院就超过30亿欧元。

2019年联邦政府的文化预算为16亿欧元,但这仅占文化总资金的15%左右,其余来自德国的市政当局和各联邦州。几乎50%的公共补助金由地方政府支付。此外,还有来自欧盟和私营部门的资金,包括个人和基金会。

在美国,文化部门几乎完全由私人资助。在英国,基本公共服务占文化投资总额的30-50%。

“对我们来说,教育和文化是公共服务,因此主要由公共资助,” 霍普纳解释道。“私人基金总是与利益挂钩,”他补充说,并指出美国富有的赞助商经常在项目中有发言权。在德国,议会控制资金但不限制内容。

图片


丰富多彩的音乐节

德国音乐界的另一个特点是其众多的节日。根据位于波恩的德国音乐信息中心 (MIZ) 的数据,从1980年到2010年的短短30年间,音乐节的数量几乎翻了两番。德国目前的音乐节数量超过500个。

几乎三分之一的音乐节都专注于严肃音乐,从当代音乐节,如成立于 1921 年的多瑙埃辛根音乐节,到著名的鲁尔钢琴节,或者埃菲尔地区海姆巴赫的室内音乐节。

从大型慕尼黑歌剧节或鲁尔三年展,到充满异国情调的罗西尼音乐节,全德国大概有四十场活动致力于传播歌剧。

传统的和新的音乐节越来越受欢迎:2019年,来自欧洲和海外的73000名游客来到莱比锡参加巴赫音乐节。瓦格纳传奇的拜罗伊特音乐节每年有超过62000人参加,许多瓦格纳粉丝在他们最终获得活动门票之前,不得不等待好几年。莱茵高音乐节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音乐节是德国北部最重要、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节之一。

图片

德国,乐迷王国

据统计,德国人酷爱古典音乐!在近8300万居民中,约有1400万人会演奏乐器或在合唱团中唱歌。每六个德国家庭就会演奏一种或多种乐器。

霍普纳说,音乐学校和以音乐为重点的日托中心常排起长队。根据德国音乐学校协会的数据,全国有近1000所公立音乐学校,有近 150万儿童和青少年就读。

根据德国音乐委员会的数据,33%的德国人喜欢古典音乐。相比之下,根据调查,美国仅有10%至17%的人口,而在英国则约为15%。只有俄罗斯和日本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比例与德国相当。

图片

图片

超值好书、好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