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实验室发生病毒泄露后会怎么处理?

 庄言消毒 2022-08-08 发布于广东

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并同时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报告。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立即启动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人员对该实验室生物安全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发生实验室感染或者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的,应当及时进行报告,并同时采取控制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医学观察或者隔离治疗,封闭实验室,防止扩散。

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接到关于实验室发生工作人员感染事故或者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的报告,或者发现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造成实验室感染事故的,应当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以及其他有关机构依法采取下列预防、控制措施:

(一)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三)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四)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五)进行现场消毒;

(六)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采取隔离、扑杀等措施;

(七)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研究表明,生物气溶胶释放400秒后浓度维持稳定状态,接近70%的生物气溶胶最终会沉积在墙壁和设备的表面上。尽管设备布置不会影响生物气溶胶的去除时间,但与理想情况相比,实际实验室中近17%的生物气溶胶无法有效排放。

生物气溶胶在涡流的影响下会滞留在房间中下部,导致操作员的呼吸风险增加。此外,实验后大部分生物气溶胶将被设备和地板捕获,单位面积的沉积率分别为0.45%/m2和0.8%/m2。因此,在BSL-3实验室中操作时,实验人员动作应该保持轻缓,以免使得地板上的生物气溶胶颗粒发生二次悬浮污染。由此可见,分子生物实验室微环境消毒是控制实验室污染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设备表面消毒。

NOVOCIDE AIR是一种非碱性、不含生物酶且无腐蚀性的核酸污染去除液,其成分中的氧化性强化因子在金属催化离子和稳定剂的作用下具备低浓度强氧化的效果,对空气中漂浮的气溶胶污染源有强氧化作用,微量金属离子带正电,容易与核酸片段中的碱基对结合,从而破坏了碱基对中相邻氮之间的氢键,导致DNA结构的变形,保密性稳定剂足以吸附基础核酸和质粒,达到去除核酸污染的目的,去除液在作用后只有水和氧气产生,对人体无毒无害。

核酸去除液应用于PCR实验室特点优势:

★成分非碱性、不含生物酶

★溶液作用后残留只有水和氧气,产品无毒无害

★高效快速完成去除气溶胶污染源,节省研发人员时间

★配合设备使用,使用量极低

物表核酸污染去除:实验台面,超净台,生物安全柜,核酸去除仪,移液器等及经常接触的物品包含离心管,玻璃器皿,塑料,解剖刀,门把手及手套等。

空间气溶胶核酸污染,实验环境整个密闭下的空气环境,关闭空调排风,按照NOVOCIDE AIR出具的方案进行紧急快速气溶胶污染去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