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相互利用,到相互成就

 芥菜树下 2022-08-08 发布于上海

  

我们都不喜欢被利用的感觉。

但是往里想一层,如果没有被利用的价值,我们为什么会坐在今天这个地方?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要在职场沉浮几十年。这么长的成长路程,即使做不到不悲不喜,至少也要慢慢学会“客观中立”。看待事情客观中立,看待自己,也要同样客观中立。

被利用,说明我们有值得利用的地方,有价值。如果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人,连被利用的机会也没有。别人请我们帮一个忙,说明他看到了我们的价值——无论他的动机如何,无论他的承诺如何,也无论我们对他的观感如何;以及事情办成,他是否会履行自己的承诺。这就是我们身上的可取之处。单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没什么好不开心的。

不喜欢被利用,是因为有落差。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外面表现得再谦虚,内心里,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高于实际。或者说,高于大多数别人眼里的自己。既然自己这么聪明能干,就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更多的焦点,更多的重视。结果,竟然只是被利用一下,就没有然后了?就这样近乎被物化?是可忍孰不可忍,心里当然很不爽。

因为有价值而开心,又因为被利用而不爽。我们的感受,常常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心态。回到客观的角度,就不需要聚焦太多在感觉上。

感觉会随时变化,并不可靠。工作中取得了小小成就,你如果习惯了靠感觉,就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今天别人用鲜花和掌声捧你,高帽子一顶接一顶地送,反正都是免费。你感觉到很开心,很受重视,觉得自己就是天下第一牛了。第二天门庭冷落,没什么人关注你,你的心里也开始失落。到了第三天,开始有人对着你指指点点,窃窃私语,你的心里就跟着胡思乱想。被感觉牵着鼻子走,就丧失了主动性。

客观事实始终如一。工作上的业绩就摆在那里,感觉好,感觉坏,都不能改变这个事实。我们的价值也摆在那里,别人看到或看不到,利用或不利用,我们都有价值。

既然可以被利用,何不就利用呢?我有价值,你来利用;你有价值,我也可以利用。在规则的前提下,有来有往,没什么不好。

也许有人觉得,互相利用这种说法,有点难听。客观去看,工作中,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事情就这样做成了。芥菜树下看,之所以觉得难听,还是在于两点。一个是有一点点物化的意思,另一个就是出发点的问题。互相利用,是各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把别人当成自己可以利用的对象。所有的出发点,都是自己。

凡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似乎很自然。但是,如果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考虑他人感受,成事也很难。我们学习客观中立,就是要学会新的角度,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从他人的角度,为对方考虑。帮助对方成功,其实也就是给自己助力。

从互相利用,变成互相成就,事情就不一样了。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敬请关注:<芥菜树下>,闲扯工作,南北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