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语: 小舟一叶,载着我们去向自由 云雾缭绕,江面宽阔浩渺,有一叶小舟,缓缓划来,映入眼帘。 这叶小舟,也许有一渔翁垂钓于江渚上,也许是泛舟江上,乘兴至晚归,也许是泛舟五湖,隐逸桃源…… ![]() 舟,从古至今,一直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里,诗词歌画里,承载着人们许多思绪和情感。而人们最爱舟的,始终是它的自由。 任东南西北漂流,去向心中远方。远离陆路与尘世,远离烦恼忧愁……今日,随着摇摇晃晃的小舟,让它带着我们通向自由。 ![]() ![]() 自先古时期,舟,便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易·系辞》曾记:“刳木为舟,黄帝氏作。” 古人一直走陆路,舟的出现,提供了水路的便利,让他们的交通有了更多的选择。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常去溪边亭子的李清照,乘着一艘小舟,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不小心荡进一片盛放的荷花丛中。 “午后内子复至,乘月荡舟于听止桥下。”祁彪佳与他的爱人,会专门乘着小舟,到那听止桥下,看月光如水,缱绻温柔。 天地好辽阔,舟,拉近了远方的距离,人们乘兴遨游,来去自如,充满着自由的向往。 ![]() ![]() 那一年,烟花三月的江边,李白送别孟浩然下扬州。看着孟浩然在江上的舟一点点远去,直到最后消失在天水交界处,但他却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 浪漫的李白,想着孟浩然乘舟游览,看看一路繁花似锦,春水连绵,直直抵达江南扬州。此时他的目光,遥望注视,他的心,也跟着起伏摇荡,如同那艘远去的小舟,去向远方。 一开始,人们的自由,多多少少被水阻挡住了。但是小舟,却打破了这种障碍,慢慢建立起人们与水的连接。 小舟,载着人们在水上,东南西北,来去自如,去往一个美好的地方。 ![]() ![]() 当年,苏轼被贬谪黄州时,总是与友人在赤壁之下泛舟夜游。 月光照耀下的江面,水波不兴,茫茫无垠。苏轼便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舟,在那宽阔的江面上,随意游荡,随意驰骋,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下。 这个时期的苏轼,在政治上遭受沉重的打击,陷入无尽的苦闷和迷惘。 可是当他泛舟在江上时,思想却几经变化,驰骋的小舟,好像带着他,离开了现实的烦恼,感受到了天地的宽阔。他的思想随之变得更加豁达,超然,他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 当人们焦虑、烦闷的时候,仿佛是小舟,可以带着我们远离,去追求一种自由和畅快。 那里,或许让人们看到江山无私,风月长存,便不再拘泥于小小自身的烦恼。 那里,或许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人们不知有汉,不过问现实中的烦恼和忧愁。 小舟,载着我们去一个美好的地方,是生活的别处,是现实的另一面。 就像苏轼说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般逍遥自在。 ![]() ![]() 对于古人来说,舟寄托了他们的自由意志,载着他们东西漂流。 可舟,始终是外物。若能不为外形、地点所束缚,保持一份小舟般的心境,才是他们最高的追求。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庄子说,聪明的人多劳累,聪慧的人多忧患。如果不做“能人”的话,没有目的,吃饱饭,睡好觉,自在遨游,就可以了。 ![]() 我们的生活,本就是由每一个真实的当下组成的,烦恼的、忧愁的、焦虑的……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候,不如学庄子说的,做不系之舟。 人们心中应该有一叶虚舟, 也许,是想休息时家里那张柔软的床,是任性一下关闭所有的通讯设备,或者是,想逃离时那个在远方的陌生城市…… 有时,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走了许多路,去了许多店,感受吹在身上的每一阵风。 慢慢地,在与这座城市融合的过程中,就像遁入另一个世界里。这个世界,没有真实,没有烦恼,“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好像纵使现实世界里瞬间万变,和此刻的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这一刻,是可以感受到自由的。 ![]() ![]() 即使,这一叶舟还是载着人们回来,然后重新开始既定的日常,拥有既定的烦恼。 就像自由,只是一阵风,令人贪恋,又消失得很快。 但那个自由的时刻,依然值得我们去追寻。它让人十分向往,所以显得异常美好。它不会时时发生,所以显得异常珍贵。 那么,当它发生的时候,便好好珍惜它,享受它,拥有自由的时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