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若是有人问起怎样去“荷叶地”,估计能为你指路的寥寥无几。但若问去“天鹅湖”的路,每个人都可以为你指路。 已不记得是在什么时候知道“天鹅湖”的,但可以肯定那时已经不叫“荷叶地”。 天鹅湖就在合肥,来合肥少说也有上百次,但天鹅湖还只是听说。 公开资料显示: 天鹅湖原名荷叶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因湖面呈天鹅形状得名。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周长3.5公里,水深3.5米,有各种雕塑、园林树木、人工沙滩、喷泉等景观,是安徽省开放式公园。天鹅湖东临潜山路、南临祁门路、西临翡翠路、北临南二环路。环湖有合肥大剧院、天鹅湖体育馆、安徽省博物馆、合肥市政务双子大楼、安徽新广电中心等安徽省标志性建筑。 为期15天的培训,让我萌生了走近天鹅湖的念头。我这个人,说来有点怪,一旦有了想法,便开始行动。 晚饭后,西斜的太阳还在大蜀山顶,蔚蓝的天空一碧如洗。我决定徒步走近天鹅湖,一睹芳容。 导航搜索,选择步行,沿长江西路转到怀宁路。有了大致的方向,迈开大步,6.8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正值下班高峰,路口全是车,像我这样的行人不是很多。即便有,也是走不多远便选了一辆共享单车。 漫步合肥街头,快节奏、慢生活。疾驶的汽车发出呼啸声不绝于耳,街角边小吃摊围满了食客。 走着、走着,来到一座桥。咦,站在桥上竟然看见大蜀山。此刻,晚霞满天,城市将以另一种姿态呈现。 ![]()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灯光亮了起来,红的、黄的、橘的、白的。楼房亮了,街道亮了,城市也跟着亮了。 此行目的是天鹅湖,自然会错过沿途的风景。不过,我目睹了一个情节,令我感动。大约快到目的地时,路边停了一辆工程车,定睛一看,是电力抢修车。只有车,不见人。奇怪?人呢?再看,路边的一个井盖开着,四周拉上了警戒线。看清了,几位抢修人员正在井下作业,那几顶蓝色安全帽在灯光下闪亮。 炎炎夏日,即便是晚上,热气依然。为了万家灯火,为了不夜之城,他们付出了多少汗水,我肃然起敬。 转过一个街角,耳畔想起了乐音,眼前出现了一片树林,隐约间波光粼粼。不油地一愣,莫不是到了天鹅湖。停下脚步,树林里有石径,还有散步的人,打开手机,点开导航,果是。 我三步并做两步,到了,一股熟悉的水气扑面而来。灯光照耀下的天鹅湖像极了蓝色的绸缎,微风拂过,缎面起了许多皱褶。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魅力蜀山”……矗立于湖岸的摩天楼俨然是一块巨大的电子屏。 科技之美在这变幻无穷的世界里,湖面一会儿染成红色,一会儿又镀上深蓝。我情不自禁地向湖走近,想与这湖水零距离接触。 看清了,鹅卵石的轮廓清晰可辨。蹲下身子,捧起湖水,凉凉的,闪着光。我仿佛知道市民如此忠爱天鹅湖的原因。 我的身边不知何时多了许多人,他们也和我一样蹲着身子,大家都在玩水,但又不似傣族泼水节那般,只是轻轻地捧起,只是轻轻地划拉。大约是不想破坏眼前的意境。 起身,岸边的柳树在微风中舞蹈,举手投足间尽显唯美,酷似芭蕾舞剧“天鹅湖”。 ![]() 广场上,人山人海。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散步的。每个人的脸上都堆满微笑、写满幸福,最开心的莫过于那些玩沙的孩童。 一队巡警从身边走过,眼前的祥和离不开他们的付出。 站在平台上,环顾四周。微风携着水气,歌声伴着幸福。随处可见或坐或站的市民,有拿起手起拍照的,有坐在条石上直播的,有静静注视的…… 许是新奇,亦或是激动,我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向北、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夜,竟也如此美丽。路灯、车灯、霓虹灯,星星和月亮,天地之间,勾勒出一幅美妙的画,写就一首绝佳的诗。天鹅湖,不正是人间仙境。 兜兜转转,流连忘返。但,天鹅湖终究不属于我。 这夏日的夜,醉在天鹅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