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文思语】孟大雁‖世事沧桑执念峥嵘

 昵称70808387 2022-08-09 发布于山东

世事沧桑执念峥嵘

——读王学伦退休后发表的文字兼谈“报告文学”的嬗变

孟大雁

退休了干点什么,特别是一个曾经从事媒体电视工作的老军人,退休了还能做什么?王学伦以他的系列报告文学《硝烟未曾远去》、《汶川记忆》、《滚滚长江》等作品,用珍贵的记忆、热烈的文字、真挚的情感和恢弘的篇幅,为花甲之后的日子,释放出新的人生阶段里,一股闪耀着强光彩釉、衍射出聚合能量的浩然之气。

退休了,一切好像才刚刚开始。尽管学伦不是作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写手。但是他要说的话很多,记忆深处里那些抹不去的岁月印痕,已融入他的精神世界。与年龄无关,可与曾经从事的职业却血脉相融。

 

他当过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队员、电影放映员、军电影队长、电视报道员,直至荣膺大校军衔、高级记者,当上了大军区新闻电教室主任(兼央视军区记者站站长)。这是在沟涧纵横的战壕中和杀声震天的演兵场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工作履历;是在亲历国家与军队重大历史事件中,军队新闻工作者磨练出的多种技能。如今,失去了手中的摄像机,那就换一只笔吧。于是,就有了他在《军旅原创文学》平台推出的这些个作品。

看过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尹卫星的《中国体育界》,把报告文学的标准,定位在了“全景展示、多点透视”手法上了。王学伦显然不是这样做的,他以自己的行踪为主线,以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感受,对事件进行了虽可能是局部,但却是客观、真实,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表现。想想,现在是“全媒体”时代。各种信息繁纷芜杂,各种媒体、各种渠道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解读也是各式各样、应有尽有。你若还想“全景展示、多点透视”,第一,这种事件新闻性今天已经弱化,我们已很难客观、准确地表述;再则,信息爆炸,消息多路,你所说的,也未必能得到掌握着更多信息的后人们的认可。但是,你的文字里,你的行踪别人无法否定;你看到的东西别人无法推翻;你的感受别人更是无法剥夺。——你说的就是你说的!全景式、全知式的“文学报告”渐变为有限的、写作者的“主观视角”。事件的过程与结果、评价与臧否(哪怕只是局部),它的非虚构性、真实感和自我感觉,在今天的报告文学中就应占据着统治的地位。


所以说,学伦,你的实践兴许为在“全媒体”时代报告文学的转型嬗变,做出了一个军中老电视人的贡献!虽然,学伦的报告文学没有走传统报告文学的路数,但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政治责任、军人的使命、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感,却不输给任何写手。时间已过去许久,再谈这些事件,作品里的政论性淡去很正常,题材和视角也不应再宏大伟阔,表述的对象向现实意义倾斜,写作方式渐渐模糊了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报告文学的模式,在公共性与个人性之间,形成新的定位。作品里,身为大军区新闻报道人员,为能使自己的首长在《新闻联播》露面而焦虑,今天看来尽管十分可笑。可这恰恰表现出了学伦懂得军人天职与他那不懈的韧劲,同时还兼有为人农民般的质朴、真诚。他的这三个系列作品,充溢着激情、概括力和趣味感。虽然记述的场面的不算宏大;表现的过程也不算完整,但却通过主观的文字表述、生动的细节把握、客观的描写叙述,展示出了整个事件的主脉,揭示出了军人在这几次重大的军事行动和非军事行动中存在的价值与历史意义。由于是作者亲历亲为的记述,作品生发出的揭密性和趣味性也盎然纸上。

十年边境轮战事件的蹊跷;抗震中关于伤员的生死营救;抗洪即将胜利时各部队官兵的心态等等,都为作品赢得了“只此一份,别无其它”的殊荣。还应该感谢平台编辑们的大胆和思想的解放。作品里勇敢的写到了参战部队的“污点”——士兵开枪打伤部队首长事件。作为知情人和亲历者,较为详尽的写到了事件的来龙去脉与最终结果。——这件事,引发的是战时教育、参战官兵心态以及部队在特殊时期自身安全的种种思考。在我的印象中,以真实事件在公开的媒体上发表,这还是第一次。就是在提倡报告文学要“全景展示、多点透视”的写作方法大行其道时,也没人敢这么写。

学伦,你真行。我觉得连同军旅原创文学平台的编辑们,都是好样的!

[点击文中图片可查看作品原文]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孟大雁,高级编辑,职业媒体人。曾任中央电视台总后勤部记者站站长。2017年底退休。该同志策划与创作过上百部各种类型的电视纪录片。代表作品有:《第五根琴弦上的歌》、《西部没有雕像》、《写在天国的门槛上》、《问路世界屋脊》、《军人与僧人》等等。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军队级大奖。同时,参加过国家及军队组织的多种电视理论探讨及创作方法研究,撰写过多篇理论研讨文章。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