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肾健脾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 秦永南,副主任医师(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邮编215008)。 主治 脾肾阳虚、湿阻气滞型慢性结肠炎。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或有完谷不化,以晨泄为主(五更泄)。症见小腹冷、腰酸胫冷,脉濡或沉细无力,舌肿嫩,边有齿印,舌色淡为多。 处方 淡附片10~15克,仙茅15克,肉豆蔻10克,五味子10克,丁香3克,诃子12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苍白术各10克,炒白芍20克。 用法 基本方每日1剂,1剂2煎。用文火煎煮30分钟左右,温服为宜。偏于脾虚去淡附片、仙茅加山药15克,扁豆15克,炙甘草3克,芡实15克;偏于肾虚加肉桂3克,补骨脂10克,吴萸3克;水样便明显加猪苓15克,茯苓皮15克,泽泻12克,车前子(包煎)20克,陈皮10克;滑泄不止罂粟壳10克,红参15克,赤石脂15克,谷麦芽各15克。 疗效 用基本方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30例,痊愈及显效为45例,好转15例,全部病例有效,有效率为100%。 按语 慢性结肠属中医“泄泻”、“久痢”、“滞下”、“肠风”、“休息痢”等范畴。累及的主要脏腑是脾、肾及大肠。典型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脾肾阳虚,湿阻气滞,传导失司。治疗当以益气健脾,温肾固涩,这是治其本,化湿理气是治其标,标本兼顾,方中重用黄芪,起到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基本方特点起到温补脾肾·补火生土的功效,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用药治疗,有时不必拘泥舌脉。附子、丁香、苍白术、诃子之类,作者长期应用此药,收效显著,一旦病控制,稳定,复发较少。同时告诫病人治疗期间,要劳逸结合,饮食节制,做到心情舒畅,疗效更为显著。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