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蚊子叮咬反应的过程,是一个变态反应过程。人类的变态反应一共有四型:Ⅰ型变态反应又被称为速发型变态反应,即反应发生迅速,且人体的反应比较剧烈。青霉素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药疹、食物引起的过敏性胃肠炎、哮喘发作、过敏性休克等都属于常见的Ⅰ型变态反应。Ⅱ型变态反应又被称为细胞毒型变态反应,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就属于此类变态反应。Ⅲ型变态反应又被称为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例如链球菌感染后的部分肾小球肾炎等即为此类变态反应。Ⅳ型变态反应又被称为迟发型变态反应。通常首次接触后不会产生反应,但再次接触该抗原后会引起反应。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等属于这类变态反应。 蚊虫叮咬的反应一般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其中以局部反应更为常见,通常表现为即刻出现风团皮疹并伴有红肿痒等情况,且在叮咬后的20分钟时表现最为明显。 局部反应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从未接触过某种蚊虫的人,并不会对此类蚊虫的首次叮咬产生反应;倘若再次被叮咬,会导致速发型局部皮肤反应,即立刻产生风团。这类局部反应属于Ⅰ型变态反应,不仅发生得比较迅速,而且人体的反应比较剧烈。不过,被同一种蚊虫反复叮咬的人,其即刻反应最终会消失。所以成人被蚊虫叮咬的局部反应不像儿童那么剧烈,因为成人都是被蚊虫“咬大”的。 ![]() |
|
来自: 零壹贰012 > 《双翅目(蚊蝇虻,第四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