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座椅骨架设计的“方”与“圆”

 L逸轩 2022-08-09 发布于重庆
图片

摘要:本文从方管和圆管的材料力学原理出发,根据座椅骨架的受力路径以及圆管和方管的工艺特点,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了座椅骨架方管和圆管的选材策略,从而实现座椅骨架的精益设计。

关键词:汽车;座椅骨架;精益设计;方圆;工艺;有限元分析

引言

精益的设计,总是能够找到简单的方式证明自己。

随着有限元分析的广泛应用,设计工程师习惯于将设计模型交给有限元工程师进行分析,如果失效,调整后再给有限元工程师重新计算;其实,在设计过程中基于材料和结构的力学性能以及零件的性能需求,工程师可以快速提供比较精益的设计方案,减少CAE工作的工作量,从而提升设计效率,比如座椅骨架的“方圆之道”。

一、“方”与“圆”管力学性能对比

图片

根据如上图的基础材料力学公式,结合座椅骨架材料的实际应用,在采用同样尺寸的板材物料(卷成方管或圆管),将零件尺寸数字的代入计算,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出,方管的抗弯截面系数(上下方向)优于圆管,而圆管的抗扭截面系数要优于方管。

二、“方”与“圆”管的工艺和结构

图片
图片

在工艺上,对于直线段的焊接,方管相比于圆管夹持稳定,焊接可靠性也大幅提升;而圆管便于进行等截面的弯折,可以在转弯处提供良好的力的传递。如上图,在转弯处,可以做到圆管的截面基本不变,而方管截面积则会局部变小。

三、座椅骨架设计选材的“方圆” 之道

如下图,结合座椅CAE分析,对于采用了单侧调角器的座椅骨架,前座椅靠背的上方,需要选用圆管以便于传递扭矩;在调角器侧的上方,主要受力变为弯折力,所以代以方形的板;而靠背的下側,使用圆管,以便于扭矩的传递:

图片

对于采用了双侧调角器的靠背骨架,在调角器之间则不再使用圆管,用冲压成型的板材做替代,以保护左右调角器之间的连杆和扭簧;其靠背上部横管也可以根据整椅布置需要选用冲压板或方管。

对于座垫,典型的座椅只有外侧抬升承力机构,能提供上下位置的止位功能,内侧则没有;所以,需要采用坐垫提升圆管,以便将单侧的扭转力传到另一侧;而坐垫前端由于主要承受乘员的下压之力,所以布置主要承受弯折之力的防下潜方管在坐盆下以提供支撑。

对于一般的轿车后排座椅的靠背,这个主要以抵抗行李箱撞击的弯折力为设计输入的零件,选用方管无疑可以是一种精益的设计方案。

四、结语

“方圆之道” 立足材料力学理论,满足座椅骨架设计力学传递策略,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座椅设计供应商和主机厂所认知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周淑渊等 汽车内饰设计概论(第2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2.
[2]张坤 丁晓红 倪维宇 王海华 汽车座椅骨架构件布局设计方法 工程设计学报 (2015年4月)(22-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