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谟骏 | 在先祖张静江、张乃燕的故里——南浔

 hyd129 2022-08-09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在浙江湖州南浔的张静江故居“尊德堂”内,有孙中山写给张静江的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
中国长江三角洲的金三角沪苏中心,有一颗锦绣明珠——她就是2003 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区——浙江南湖的南浔区。南浔历来为苏、嘉、湖、杭之交通要冲,货运畅流,商业繁盛,有很多古代巨富和文化名人诞生于此。我的叔曾祖——辛亥先贤、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先生便是出生在这座有着七百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在张静江故居里,还有一个我太爷爷张乃燕的展厅。
张乃燕为张家大房,他是张静江的侄儿,也是文物鉴定大家张葱玉的叔父。作为中央大学的校长,他是一位开创性的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外交家、史学家、画家。
我是张乃燕的曾孙——第六代子孙张谟骏。身为张氏家族后人,也渐渐明白传承家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图片张静江(左)与张乃燕(右)

张氏家族从安徽迁居到南浔已有数代,以丝盐业发家。父亲告诉我,到张静江的祖父时期,张家已成为南浔镇“四象”之一,这正是张家财富地位的象征。湖州风俗中喜以“象、牛、狗”动物的体形来形象比喻豪富之家聚集财富的多少。一般民间传说认为,家财达100万两以上者称“象”。刘、张、顾、庞为当时号称“四象”的四大家族,而其中张家以及张静江的外祖父庞家就占了“二象”,据估计当时张家的财产达到1200万两以上,南浔丝商富户的群体总资产在6000万至8000万银两左右,而清政府当时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7000万两左右。所以张静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从小生活在一个巨富家庭,生长在一个人杰地灵、财富聚集的大环境中,这与他以后在辛亥革命中的特殊贡献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我虽然不是出生在南浔,但是由于家庭的熏陶和潜移默化,让我对父亲张文嘉任会长的水晶晶南浔 · “象牛”后裔上海联谊会心向往之,并想成为该会最小的一名会员。从我幼稚园开始,每年的寒暑假只要有时间,爸爸妈妈就一定会带我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南浔。在南浔的探寻与回归,不断加深着我对先祖的了解与理解。

01


叔曾祖张静江


我的叔曾祖张静江(1876―1950),谱名澄,字静江,又名人杰,号饮光,晚年又号卧禅,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南浔镇人。在赴法国的轮船上与孙中山结识之后,开始从事反清斗争。由于张静江出身巨富之家,擅长经济,精于理财,所以对辛亥革命的支持除了出谋划策之外.更多体现在倾其家产资助革命,为孙中山等革命活动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援。
张静江因排行老二,遂有“二先生”之称,因少年时骨痛症不愈遂成跛足,故称跷脚二先生。张静江从小聪明伶俐,虽巨富之家出身,但喜欢行侠仗义,为乡人所称道。1901年其父以银10万两为他捐得二品候补道衔的虚职,1902年得以随当时的驻法公使、杭州人孙宝琦出使巴黎。张静江旨在考察实业和经商创业,到巴黎后旋即弃官从商,以侨商身份留在巴黎。张静江见中国的丝绸、茶叶畅销,便发挥其商人的精明头脑,办起了通运公司,推销国货,获利甚丰。1905年在去法国的海轮上邂逅了赴国外亲自筹集革命经费的孙中山,而此时正是筹集到的起义经费耗尽,无钱购买弹药和继续搞革命宣传,革命最缺钱的时期。由于张静江对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丧权辱国早已痛心疾首,并且在国外受欧美民主、自由思想风潮的影响,反清思想早已在心中萌芽,在遇到孙中山之后,便如遇知音,对孙中山的反清革命行动甚是敬佩,当即许诺愿意资助革命,并当面留下地址,相约通电汇款资助革命的暗号。后来因筹款无着,孙中山于窘迫之中想起只有一面之缘、萍水相逢的张静江,孙虽对其言半信半疑,但仍抱着无奈之中不妨一试的心态,给巴黎发去电报。不想没过几天,果真有3万法郎从巴黎汇到。自此之后,孙中山只要向张静江发出电报,都有求必应,甚至将他在巴黎通运公司所经营的一个茶店卖掉以资起义。这对于当时革命经费紧缺的孙中山和革命党人来说可谓雪中送炭,于革命无疑是贡献巨大。因此孙中山曾言:“自同盟会成立之后,始有向外筹资之举,当时出资最勇而名者,张静江也,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
张静江不但在经济上支持革命,而且不断认识到革命宣传的重要性。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为了筹备成立革命同盟会而紧锣密鼓,并发行《民报》作为其机关刊物,在留学生中宣传革命思想。张静江等人在巴黎发起成立“世界社”,同时创刊发行《新世纪》周刊,其中张静江负责经费问题,吴稚晖负责编排,蔡元培、李石曾、汪精卫、褚民谊等人协助供稿。巴黎的革命宣传主要是大力宣扬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主张,从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革命活动并从舆论上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这与国内外的诸多革命报刊形成了遥相呼应的效果。同盟会在日本的《民报》和张静江等人在法国的《新世纪》,可以说是孙中山在东方和西方鼓吹革命的两个重要宣传阵地,对同盟会的革命起到了重要喉舌作用。
1906年3月,张静江在返国途中经过新加坡时,在胡汉民等人的主持下加入同盟会.之后更是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关系网,积极介绍浙江南浔的富豪们加入到革命的阵营中,如将大哥张弁群(上海通运公司总经理)、舅父庞青城(上海中国银行董事)等人介绍给孙中山,并发展成为同盟会会员。民国成立之前,浙江南浔加入革命队伍者大多数为“四象八牛”成员。这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经费来源。并且为了安全,孙中山由海外回上海活动,也多居住在张静江舅父位于上海公共租界的别墅内,有白俄保镖守护。宋教仁、廖仲恺等革命领导人物也经常在此聚会。
由于光复会重要领导人物章炳麟、陶成章等反对孙中山的一些主张,所以光复会和同盟会隔阂日深。于是章、陶在东京重建光复会总会,并在上海筹设“锐峻学社”,成为光复会的一个领导机构。面对这一分裂局面,孙中山意识到必须加强同盟会这一革命组织。辛亥革命前夕,张静江接受孙中山之命,从巴黎赶回上海,1911年7月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张静江积极参加中部同盟会的活动。中部同盟会总会成立适应了革命形势需要,扭转了孙中山一味把革命中心放在南方各省的偏向。同盟会中部总会分析形势,制定了起义从南方转移到以中部为重点的策略,并得到国内外各地志士的支持。该总部成立之后,即密谋光复上海和杭州。1912年11月,张静江与陈其美、蓝天蔚、戴季陶、黄复生秘商北伐(挥师东北)事,军事计划分数头进行。1912年1月,沈缦云、周佩箴、叶惠钧、王一亭等在上海后方运筹,支持蓝天蔚北伐倒清,以至辛劳过度而病倒。可以说,中部同盟会是同盟会内部新的革命方向的调整,同时也是新的大规模革命行动的开始,而这些是与张静江等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图片

《蓝天蔚电通义银行转机关部》:通义银行转机关部(密): 电悉。电悉,静江、德奄诸兄病况如何?念切,务请善自珍摄。此间枪械已定于今晚随同兵舰开赴大孤山附近,设法上陆。惟刘司令人颇强硬,沪军全数现已开赴山东,并将我处枪械扣留九百九十支,子弹七十余万。若向其严重诘责,恐生意见,致害大局。现已电告上海陈都督,请其接济。务望由机关部前往□告急,免误奉省事机。又枪械一节,大连亦可设法向日人购办,沪上如能筹得巨款尤妙。蓝天蔚叩。(《蓝天蔚电通义银行转机关部》,1912年2月1日到,《沪军都督府调查部往来要电》,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面临严峻的财政经济形势,举步维艰,张静江等人带头以商人名义捐赠巨款,使得临时政府财政紧张局面得到一定缓解。并接受孙中山的命令在上海创办证券交易所,继续为革命筹措经费。张静江在孙中山面前力荐蒋介石,对于蒋介石在政治上的崛起不无帮助。在孙中山去世后,更是全力以赴支持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张曾主持建设委员会工作。

图片1929年7月18日,张静江(人杰)在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期间发出的委任居益魁为海宁县立中山中学校长令。

图片张静江任中华民国建设委员会委员长时发行的民国十九年建设委员会电气事业长期公债。

图片1933年9月8日,张静江任中华民国建设委员会委员长时给湖北江陵县沙市电气厂发出的荣誉奖状。

由于张静江和蒋介石及其亲信在对国家如何发展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并受到四大家族的排挤,晚年逐渐淡出政治,转而信佛。1950年9月3日,病逝于美国纽约。
辛亥革命之前,张静江主要以对国外的贸易来获得巨额利润,在资金上大力资助孙中山在国内的革命事业。在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中,张静江是一个毁家纾难、斥巨资资助革命成功的人,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孙中山称为“革命圣人”,并手书“丹心侠骨”四字相赠。张静江荣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称谓,并且在蒋介石心目中,能够与中山先生相提并论者,唯有张静江一人,被蒋奉为“畏友良师”。陈果夫称他为“党国理财第一人”。毛泽东则称他是“有经济眼光”的人。

02


曾祖父张乃燕


芸盦,室名芸盦、安心室、画香室。浙江吴兴(今湖州)南浔人。早年就读于南浔正蒙学塾、浔溪公学、杭州府中学堂,后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12 年入国民党。1913 年赴欧留学,在英国伯明翰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继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研究自然科学,以化学为主科,1919 年获理学博士。同年漫游欧美日本,考察教育后回国。1920 年任国立北京大学化学教授,兼任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化学教授,凡三年,著书《有机染料学》《药用有机砒化物》《欧战中之军用化学》 三种。1922 年爱因斯坦来访上海时,应邀任翻译,并于王一亭家“梓园”合影。1923 年当选为浙江省教育会会长,兼任浙江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化学教授。1924 年任孙中山大本营参事。1925 年任上海光华大学科学史教授。1926 年任国立广东大学工科学长,同年任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与各委员主持中枢教育行政。

图片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奠基典礼摄影(1930年10月10日)

图片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奠基典礼摄影(1930年10月10日)

图片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奠基典礼摄影(1930年10月10日)

图片1930年7月,由校长张乃燕签发的中央大学毕业证书。

1927年5月2日,张乃燕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6月9日中央颁布大学区制,7月11日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校长,至1928年1月校改名江苏大学。同年5月易名国立中央大学,任校长,管理本部。1930年 10月10日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始建。1929 年、1930年兼任浙江省县长考试典试委员。1931 年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同年当选为国民会议代表。1932年任建设委员会副委员长。
1933年5月任驻比利时王国特命全权公使,并受建设委员会之托,考察欧洲各国建设事业。1935 年5月辞职返国,寓居上海。比王来和保三世赠一等大绶王冕章。抗日战争时期,杜门谢客,潜心著作,时常创作书画,鉴赏文物,过着隐居生活。

图片甲午同庚千龄会合影

1943年,张乃燕为“甲午同庚千龄会”二十人之一。在他50岁生日时,徐悲鸿特绘《布马图》祝寿。他常与梅兰芳、俞振飞、齐白石、徐悲鸿等交往。工山水,有古拙浑朴之致。曾任中国画会常务监事,于1947年冬举办个人画展。
1948年初,吴稚晖篆题“画香室”,并记“于其中临历代名迹得数百幅……曾举其山水、人物、花果、鸟兽、虫鱼公开展览,众口交称,遂蜚声艺苑也'。出版有《张乃燕摹古人物图册》《君谋摹古花卉图册》等。辑有《安心室集印》,著有《使西历聘纪详》,出版有《芸盒历史丛书》《世界大战全史》等。
……
以上,是我从父亲那里了解到的先祖的基本历史。我现在只能粗浅地获得一些理解,但我懂得这份历史是多么重要,作为后人的我们对于家族精神的传承也同样重要。
图片油画《张园一荷花池》 张充仁作
父亲对我的要求一向很严格。我想起,记得大概二岁(2009)的时候,我也比较顽皮,拿一根玩具金箍棒,去敲打我家挂在厅里的那幅油画(其实是不小心打到的)当时给爸爸“修理”了。我懂事以后,知道这是我太爷爷张乃燕先生在任比利时公使(三十年代)期间,请著名油画家张充仁先生画的张家东园——绿绕山庄。经过这件事以后,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我做错了什么事情,或者是犯了什么错,那我就离棍棒伺候不远了。

03


与南浔魂梦相依


2010年,我三岁了,在我进入幼儿园托班前,爸爸妈妈就带我第一次去了张静江故居,进去的第一感觉就是——空旷。正厅内几乎没有什么内容和资料。因为我还小不懂事,也不认字,就知道这是我们家祖先居住的地方。

图片2011 年我站在儿童公园里的坦克车上

2011年夏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南浔,我爸爸一定会找童立德爷爷、徐顺全爷爷、陆士虎爷爷,还有马骏叔叔,当爸爸去找他们商量祖宅事宜时,我妈妈就一定会带我去曾经是张家南号的适园(现儿童公园)里去玩耍。刚开始门票好像只要2 块钱,而现在一张门票的价钱似乎翻了个倍,不过里面的设施似乎也越来越齐全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每当踏进公园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辆庞大而陈旧的坦克车。刚开始,我还没有这辆坦克车的轮子高,想要拍个照片,还需要妈妈把我抱起来,我才勉强能拍到一张照片。过了几年,我会自己爬上去了!有一次,我爬到一半的时候,不小心自己摔下来了!我还是继续往上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登上了车顶!
而现在,我不再需要爬上去啦!

图片2014年我在南浔学研究会上发言

2014年12 月28 日应南浔区领导的邀请让我爸爸妈妈及我参加“湖州市南浔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在大会上我也发了言(我是绝对不会告诉你其实是我等大会结束后自己拿了个话筒上去拍了个照片),现在想想我当时真的好好玩。

2015年5 月31 日,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张家亲友乘坐一辆面包车前往南浔参加“民国才子张乃燕展厅”揭晓仪式。记得那天天气非常炎热,到了南浔,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张家南号,东号,及亲友分乘几辆车前往祖宅。亲朋好友中有宋路霞阿姨(著名作家)、童立徳爷爷、徐顺全爷爷、马骏叔叔还兼做全程的摄影师。在张静江故居的左手边还有一个特殊的展厅。这个展厅是我们祖宅里最新修复的一个小型展览厅(偏厅)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入偏厅时,只看到一块红布覆盖着什么,而展览厅的两侧则是曾祖父的各种生平事迹。犹如,一条时空隧道穿越了张乃燕曾祖父一一从出生到逝世的各种事迹。他曾出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校长,还曾是十分出色的化学家、外交官,更是书画家呢!当时我不知道正中红布覆着2014年我和爸爸妈妈在张静江故居的是一座铜像呢!

最后到了压轴节目:我的爸爸与那位宋露霞阿姨一起把那块红色的布揭下来。刹那间,一座曾祖父栩栩如生的半身铜像矗立在我们的面前。这时候,我的爸爸犹如电影明星般,被一群人簇拥着……接下来终于轮到我上场了。我上去干什么呢?哦,原来是让我上去献花篮啦!献完花篮之后就不再记得有什么活动了!张静江故居在2018 年 10 月 1 日第三次修缮重新开放后,由于在香港求学,回上海的机会不多,去南浔的机会就更少了!

图片

2015 年,张谟骏(左一)为曾祖父献花篮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到了2019年年底,我正好放圣诞假期回到了上海,又因湖州电视台邀请,拍摄“少年归”,我们一家又一起来到南浔,顺便又匆忙参观了一下张静江故居。一进正厅就看到了那幅熟悉的画,是吴昌硕先生赠送给我高祖父张宝善六十大寿"竹实何累累"图,两旁是孙中山赠送张静江的书法对联,我发现竟然把我床头的那幅画,挂在了正厅中央,就想起了当时爸爸告诉我:“1994年第一次修缮张静江故居的时候没有合适的作品,当时就用诸公晨手指佳作,悬挂正厅中央,直致2010年张静江故居需要第二次重新修缮时,有一天我家来了一位叔叔,我认识这位叔叔,因为我爸爸去南浔,都会与他商量祖宅事宜。他叫马骏,是南浔古镇的工作人员,也是2019年我接受湖州台采访时那位小有名气的摄影家。这次来我家是为了拍摄一张画,是吴昌硕为我高祖父60 大寿所作的“竹实何累累”图。因为张静江故居要重新修缮,希望将“竹实何累累”图悬挂正厅中央,当时爸爸同意了。我便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把我们家的画挂在张静江故居的大厅?爸爸告诉我,就是那次马骏叔叔来拍摄后,做成的复制品,听了之后,才恍然大悟。我为什么对这件作品感兴趣呢?

图片

2016 年,张谟骏在竹实何累累画前留影

图片2019年12月,张谟骏接受湖州电视台采访

那时,我自己睡在婴儿床里,而床是放在客厅的,当时爸爸妈妈还为我请了一位阿姨24 小时来照顾,所以我就睡在客厅,阿姨睡在我旁边的沙发上。床边一直悬挂着这幅画。从出生就天天看着它,也知道画的作者是谁?自从这位马叔叔以后,才知道这件作品是吴昌硕先生在我太祖父张宝善六十岁寿辰时赠送我太祖父的,才明白为什么我爸爸会把这幅画挂在厅里,长大后我经常去爸爸书房里经常翻阅他收藏的画册,有时,我发现一本吴昌硕的画册其中有两幅跟我家那幅画是同一个风格和类型。发现之后,我就会跟我爸爸说:“你看这两幅画的风格好像耶!”爸爸总会耐心地告诉我说:“你说得没错,2016 年我在'竹实何累累’画前留影这两幅画的画家确实是同一个人。”因为这件事,我就开始渐渐地了解了吴昌硕的画风。纪念馆里还增加了许多张静江在各个领域的资料、铜像等等,就连墙面的油漆也重新刷了一遍。但我没有细看,爸爸告诉我,其中的资料文献大都是由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提供的。由于时间匆忙,拍摄完毕。我必须抓紧时间去一次念念不忘的儿童公园必定去的一个摊位,就是位于园区最里面的一一飞镖、沙包、气枪。在上海我从来没见过有这种游戏,只有我到苏州或者是我的故乡南浔时才难得一见。刚开始我连拉枪栓都拉不动,还需要店铺老板替我拉动,不过气枪打气球的话,我基本都能十拿九稳。因此老板会非常地不情愿,而我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更不是为了那些奖品。只希望的是老板可以把奖品换成让我多打几个回合,每当这时老板都会笑逐颜开。

图片

2022年初二,由于香港爆发了第五波疫情,学校拥有了一个特别假期。之所以说是特别假期,其实就是复活节加上暑假一起过了!香港的许多运动场、泳池都关闭了!妈妈和我便萌生回上海、去南浔的想法。看看老家有什么新的变化。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回到上海隔离完毕仅仅过了一个多星期,上海的疫情就突然爆发了,每天的确诊人数直线上升,甚至突破了单日一万多。因此政府宣布全城人员封控管理,物资匮乏,造成我们的日常生活极其不便。就在我们发愁的时候,收到了来自家乡的爱心大礼包。里面的食物应有尽有,蔬菜、肉类、鱼类,甚至还有口罩。让爸爸、妈妈和我都非常感动,在此谢谢湖州市南浔区高质量发展浔贤联合会、湖州市南浔区总商会、湖州市南浔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为我们送上了温馨的暖包。这次,我算是真正理解了何为“守望相助”。
同时这次疫情又让我看到了爸爸的人格魅力,上海自今年三月以来,全市2500 万人陆续被封控在家。作为水晶晶南浔·“象牛”后裔上海联谊会会长的爸爸开始为“2022年南浔爱心大礼包”忙碌起来。他每天通过各种方式询问联谊会的顾问及成员生活状况,不厌其烦地听着他们的配药、食物、封控状况,得知都安然无恙,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一日,爸爸突然接到一个求救电话,是联谊会的顾问陈老先生(九十多岁)的女儿,哽咽地来诉说了老父亲常用药面临断货,家里的食物都没有来源。爸爸一边安抚一边记录,并告知不用着急,一定会帮忙解决。挂断电话,爸爸马上逐一询问可以卖药的药房(由于疫情,绝大部分的药房都关着)等咨询到有一家药房可以配药的时候,爸爸大声地叫着:太好了!配完了药,又不停地打电话。询问哪家有牛奶、有酸奶、有蔬菜,终于有一家杂品店接单了!这时看见爸爸脸上再一次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接着,他又联系闪送,将物资立即送往陈老先生家里。陈老先生女儿再一次打来电话,兴奋不已,连声道谢,说:真是雪中送炭。爸爸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声:“大家守望相助,一起共渡难关。”后来,又有几位会员接二连三地打来电话或微信,急需解决各种不同的需求,爸爸都快速而细致的一一解决。
我默默地为我的爸爸感到自豪,我也很明白,父亲身上的特质来源于家族精神的熏染。
以往,我每次到南浔我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发现越来越多的变化⋯⋯这几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我没办法回到故乡,但是我听爸爸说,南浔古镇重修了庞家花园和张园(又称绿绕山庄),有机会他要带我去南浔区南浔陵园的名人墓园去祭拜祖先。所以,我这次一回到上海,就跟爸爸说:“这次回来,一定要去南浔,已经很久没去了!”当封控还未结束,我感受到自己对于回到“老老”家的心愿是多么殷切,或许这份情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浓厚深沉。
626日,我随父亲张文嘉再次回到了南浔。
南浔是张氏家族的精神家园,是张氏家族服务于中华复兴之梦的起点。在我心里,它就像一粒东方的明珠,安静地守候于故地;它也成为了我生命里的明灯。未来,不管我走多久,走多远,我的心魂终会皈依到这块栖息家族灵魂的所在!(部分内容选自《南浔时报》2022年7月1日,第三版;修改补充于2022年8月)

图片

图片
| 作者张谟骏与父亲张文嘉及母亲赵洁在张静江故居合影。张文嘉为水晶晶南浔·“象牛”后裔上海联谊会会长

图片

2022626张谟骏随父亲张文嘉再次回到了南浔张静江故居。





图片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