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天地图 常德公寓之于全世界的“张(爱玲)迷”,抵沪后必来朝圣的地方。如今的常德公寓门口有“私人住宅,谢绝参观”大字。从各种渠道获知,大导演王家卫的工作室在楼内某室,美国籍纳西族支系摩梭人杨宝仙(杨二车娜姆)租过12室(已搬离)。 有请张爱玲出场之前,先说常德公寓来历,常德公寓旧名爱林登公寓,由英商克明洋行代理经租,克明建筑师是一个上海通,沪漂富二代,懂得本地人情世故。他是静安寺路(南京西路)地皮大王程霖生家族地产经租执行人。爱林登公寓这块地皮是程家的吗?离开程家八卦楼如此之近,被居高临下,程家让一个高楼天天盯着,大度之外,总还有一些迫不得已的理由。 常德公寓最著名住户是张爱玲。 粗粗检索了1947年的上海电话本,当年公寓里电话用户较多,外侨人数多于华人(检索18人,其中外侨13人)。张爱玲随姑姑和母亲入住时间为1939年,估计那年的外侨人数更多,张是极少数的华人之一。但中外居民,生活内容很丰富,为张爱玲提供了写作素材。 张爱玲和她的姑姑张茂渊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 据悉,张爱玲一生中最重要的几部作品如《封锁》、《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倾城之恋》写作于爱林登公寓。张爱玲在此公寓搬过一次,从51室搬到了60室。后一室号常被写错为65室。 谢谢常德公寓老住户。2021年5月,我们曾带队“边界游”,从原先的英界静安寺路(如今的南京西路)、赫德路(如今的常德路)跨过福煦路(如今的延安中路)去原先的法界古拔路(如今的富民路)和巨籁达路(如今的巨鹿路)...穿越,回1943年前的“边界”,看房说八卦。 摄影:哦哟喂 2021年5月5日 摄影:Ann 2021年5月5日 再来三幅朋友圈照片,仅做了一点移轴处理。 ![]() ![]() ![]() 看到一户装修精良的人家有个大壁炉,比较有型。我们特别去找了几幅张爱玲在爱林登公寓的照片,80年前的上海公寓人家,大概是怎么一个景象? ![]() 据说,下图拍摄者是电影导演桑弧。在疗治情伤的时候,张爱玲曾写信感谢桑弧,说:多亏你的陪慰和红酒。从爱林登公寓搬离之后,张爱玲曾住在南京西路1081弄,详细地址为:梅龙镇巷重华新村2楼11号。 ![]() 1994年,上海著名摄影家尔东强在香港印制出版了《上海西洋建筑最后一瞥》,当时他送了一本给我,打开仔细翻看,我至今清晰地记得他拍到一幅常德公寓的照片,一位正装隆重的男性老者站在一个室内楼梯台阶上,怎么有这样的房子?自己家里有楼梯?当时真的不懂,什么叫复式住宅,一复二。 一年以后,我们在古北边上看到这样的住宅产品,买。这本画册后来送给了一位澳大利亚大公司驻沪首代,他们夫妇在上海期间,告诉地产侦察员很多真知灼见,西方人对住宅的理解大概早上海人大概五十年。在上海,最早炒老房子就是这些派驻上海的老外,拿着大公司丰厚的海外住房补贴,发现了上海有如此低价的老房子。 常德公寓“一复二”长这样的。可见当年建筑师用心良苦,在“一复二”高达五米的空间里,更多引进了阳光,让空间多变,灵动,独一无二。 ![]() ![]() ![]() ![]() 室内设计师、画家胡瑜画笔下的常德公寓,此系列明信片可定购。 ![]() 不知道1939年,张爱玲入住51室和后来换到60室的租金,有人知道吗? 张爱玲与炎樱在爱林登公寓顶楼 194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