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霍光薨逝后没几年,霍氏被灭族,皇后霍成君也被废,最后绝望自杀。 当然了,霍云等人想要谋反,废了天子,这理当是死罪。 对于这件事,司马光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霍氏之祸,也有部分原因是汉宣帝造成的。 · 壹 · 霍氏子弟知道形势不好,也都挺担心害怕的。 刚好李竟因为牵涉到和诸侯王勾结,在审查的时候,有涉及到了霍氏。 天子下诏,取消了霍云和霍山的宿卫之职。 山阳太守张敞上奏说,当时公子季友对鲁国有功,赵衰也有功于晋国,田完在齐国也有许多功劳。 国家也都封赏了他们,这些恩泽也惠及到了他们的子孙。 然后,后来田氏夺取了齐国的政权,赵氏也和韩、魏两家瓜分了晋国,季氏也在鲁国乱政。 所以孔子编写的《春秋》,就是记载了这些国家的盛衰,对这些权贵有许多批评。 大将军(霍光)在朝廷无主时,果断立天子,安定宗庙,稳定天下人心,功劳也不小啊。 昔日,周公辅佐成王七年,然后把政权交给成王。 大将军从武帝后元二年,一直到宣帝地节二年开始参与政事,已经有二十年了。 陛下对大将军的功德,也给了许多褒赏和恩宠。 然而现在一些大臣专政,贵戚势力太强盛,君臣之分不明,还请陛下罢免霍氏子弟。 就是卫将军张安世,也应当让他回乡养老了,天下人都会觉得陛下不忘功臣,这样,霍氏子孙也不会有什么祸患。 如今,霍山和霍云已被削权,以我看来,大司马和其他人也有了畏惧之心。 一个国家的重臣,如果有了危机感,这是很不好的一件事。 · 贰 · 再来说说霍氏,霍山和霍禹等人的家中,几次出现了妖怪,所以都非常忧愁烦恼。 霍山说,是因为丞相擅自减少了祭祀的羊,龟这些物品,所以上天要降罪,才会有妖怪出现。 可以私下找太后,安排酒宴,然后召丞相、平恩侯,再派范明友、邓广汉承太后的命令斩杀丞相他们。 然后再把天子废了,改立霍禹为天子。 他们这个约定还没开始施行,天子就拜霍云为玄菟太守,太中大夫任宣为代郡太守。 后来他们谋反的事败露,霍云、霍山和范明友都自杀身亡。 霍光夫人、霍禹,邓广汉等人都被抓了起来。 霍禹被判腰斩,霍光夫人和那些女儿、各兄弟,全部被判弃市(一种刑罚,在街头执行死刑)。 还有十几家和霍光有关联的,全部被诛灭。 太仆杜延年,也因为和霍氏是故交,也被罢了官。 八月,天子下诏废了皇后霍氏,还把她迁到了上林苑的昭台宫。 十二年后,又被迁到了云林馆,于是,霍氏绝望自杀。 而张章、董忠、杨恽,金安上,史高,都因为告发霍氏谋反有功,被封为列侯。 杨恽,是丞相杨敞的儿子;金安上呢,就是车骑将军金日䃅的侄子;史高,则是史良娣的侄子。 · 叁· 之前霍氏奢侈骄横的时候,茂陵的徐福就说了,以后霍氏必定有灾祸。 因为这样,很容易不把天子放眼里,而且也不会把其他大臣放在眼里,大家自然会有意见。 霍氏专权这么久,想要对他们下手的人太多了,他们树敌这么多,又大逆不道,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他又上书说,霍氏权势太盛,陛下又给他们许多恩宠,请陛下适当的抑制一下,他们才不会遭祸。 霍氏诛灭以后,告发霍氏的人全部被封赏了。 有大臣就为徐福上书,说了这样一个事,说曾经有一客人去造访主人家,看到这户人家的烟囱是直的,而且边上还堆着柴火。 客人就对主人说,把烟囱改成弯曲的,再把柴火搬走,不然以后会发生火灾的。 主人听了沉默不答应,也没放心上,后来,这户人家果然失火了,邻居一同来救火,才把火给扑灭了。 于是,这户人家杀牛办了酒席,把邻居都请来吃饭,以表示感谢。 因为救火被烧伤的人坐在上座,其余的人也按照功劳大小,依次就坐,但是却没有请建议他改烟囱搬柴火的那个客人。 有人就对这个主人说了,说假如当时听了他的建议,就不会有这个火灾了,也不用杀牛办酒席了。 如今论功请客,怎么没有请那个人呢。主人听了以后,顿然醒悟,就去请了那个客人。 上书的大臣说,茂陵的徐福,好几次上书,说要防止霍氏有变,如果当时听了他的建议,现在也不用诛灭大臣,不用去封赏功臣了。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有功的人都得到了封赏,只有徐福没有一点功劳,还请陛下再好好思量一下啊。 天子看了上书以后,赐给徐福十匹锦帛,后来让他做了郎官。 · 肆 · 天子刚刚即位时,去拜见宗庙,大将军霍光也一起去陪同,天子很惧怕霍光,如有芒刺在背一样。 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去陪同时,天子就非常从容舒适。 现在霍氏被灭族,大家都在传,霍氏之祸,其实是从霍光陪乘开始就有了萌芽的。 司马光说,霍光辅佐朝政,可以说是很忠心的,但是却不能庇佑子孙,这是什么原因呢。 权势威望,是天子该有的东西,而大臣一旦有了这些,时间久了就不想归政。 孝昭帝非常英明,十四岁就知道了上官杰的狡诈谋略,所以可以亲政。 而孝宣帝十九岁即位,聪明刚毅,了解百姓的疾苦,霍光长久的把持朝政大权,又结党营私。 对上,让天子积下怨愤,对下,官员和百姓也有意见,引来大家的不满,众人都在等待时机呢。 而且霍氏子孙太过骄侈,假如孝宣帝赏赐霍氏子孙,给他们加封食邑,也足以报答霍光的恩德了。 但是,孝宣帝又把政权和兵权交给他们,后来又削减他们的权势,让霍氏心生怨恨和畏惧,所以想要谋反。 所以,这不只是霍氏自取其祸,也有孝宣帝造成的原因。 霍光夫人、霍禹、霍云和霍山他们自然是有罪的,虽然按律应当诛灭,但是也要顾念一些霍光的忠心。 现在霍氏全部被诛杀,一个活下来的人也没有,孝宣帝也是刻薄寡恩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