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干支纪年,是以春分点为干支纪年起始点,还是以正月初一为干支纪年起始点,似乎从未停止过争论。 我咨询过很多八字命理大师,多以节气来推算八字。而翻阅中国历朝历代的干支纪年时间,对应现在世界通用日历——格里高利历,发现其中的起算点多为正月初一。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在解开这个秘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西方的天文历法。 公元前46年前,罗马统帅朱利亚·凯撒(Julius Caesar)【汉译儒略】,采纳亚历山大里亚天文学家索西吉斯的建议,以回归年为依据进行历法改革。 公元前45年1月1日开始,规定每四年之中,前三年为平年——365天,后一年为闰年——366天。把一年均分为十二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30天。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凯撒的生日在七月,所以规定单数月为大月31天。这样算下来,一年共计366天,导致平年多出一天,因此必须去掉一天。当时罗马死刑判决都在2月份执行,所以人们认为这是一个不吉利的月份,因此从2月份减去了一天。 后来凯撒遇刺,奥古斯都继位,他也有样学样,把自己生日所在的八月份,也调整为31天,继续从“不吉利”的2月份扣除一天,9-12月依次调整大小月份。就形成我们现在的1、3、5、7、8、10、12月为大月,4、6、9、11月为小月,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总结一下,儒略历每400年100闰。 儒略历的执行过程,出现过一次乌龙,掌管历法的大祭司听错了误解了领导的意思,把历令“每隔三年置一闰”改成“每三年置一闰”,因此37年时间,本应有9个闰年,却因为错误执行了领导的命令,导致出现了12个闰年。 公元前九年,为了纠正错误,奥古斯都下令,公元前8年至公元4年停止置润。
本来应该相安无事,但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1583年的春分应在3月21日,春分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是复活节。但是这一年的历法却显示春分日是3月11日,耶稣复活的日子出问题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1852年采用意大利医生【里利奥】的方案,把1582年10月5日、6日、7日、8日、9日、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全部删除了,也就是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时间就来到了1582年10月15日。并于此之后,实行新的置闰规则,即每400年100闰,改成每400年97闰,把不能被400整除的每个世纪的最后一年从闰年中剔除,并一直延续至今从未改变。 因此,了解了基本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还原中国古代干支纪历对应的公历日期,并以此推算干支纪年的起始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