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寺

 善睐 2022-08-09 发布于河北

九寺

九卿合称。《晋书·荀勖传》:“私谓九寺可并于尚书兰台宜省付三。”初为列卿主管的中央各政机的泛称。北魏北齐以来,始专指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寺卿、少卿、丞为主管官。历沿其制。北宋寺省置无常,遂无此称。参见“九卿”。


九卿官署的合称,古代官署称寺。汉朝以太常、光禄勋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称九卿。见《后汉书·百官志》。北齐以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农、太府为九寺。此后,历代时置时,且九寺所指也不尽相同。九寺之职事,详各专条。

光禄寺

名。北齐置为九寺之一,掌宫殿门户、帐幕铺器物、百官会膳食等事务。设卿、少卿、丞各一人。宫、太官、宫门、供、肴藏、清漳、华林等署及东园局。唯掌祭祀及朝会宴享酒食供设,政令仰承礼部。领太官、肴藏、良酝、掌等署。文帝时一度并司农寺,初设卿、少卿各一人,丞三人,炀帝以少卿增为二人。唐沿置,改肴藏署为珍羞署,丞减为二人。高宗、武则天时,一度改称宰寺、司膳寺。北宋初设寺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任,卿、少卿为寄禄官。元丰改制后,沿唐制设卿、少卿、丞各一,领太官、法酒库、内酒、太官物料库、翰林司、牛羊司、牛羊供所、乳酪院、油醋库、外物料库等署。南宋初一度并入礼,隆兴元年(1163)并入太常寺改名崇禄寺,为南面官署。金不置,事归宣徽院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置,掌起运米曲事,领尚饮、尚酝局,沿酒坊,各路布种事,隶宣徽院。一度改隶礼部,又曾改称尚酝监。延祐七年(1320)以后定置卿四人,少卿、丞各二人。明洪武元年(1368)改宣徽院置,八年改称光禄司,三十年复名寺。置卿一人,少卿、丞各二人,领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及典簿厅,后又置司牲司、银库。虽政令听于礼部,却又往往由尚膳监宦官提督寺事,任意支取钱粮。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设卿满、汉各一,少卿满一、汉二,康熙时减汉一。乾隆十三年(1748)始命满大臣一人兼管寺事,由皇帝特简。职掌同唐制。光绪二十四年(1898)省入礼部。

太常寺

名。北齐始置,位列九寺之首,掌管宗庙陵寝祭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等。卿、少卿为长贰,丞一员。属官博士协律郎、八书博士等,陵、太庙、太乐、衣冠、鼓吹、太祝、太史、太医、廪牺、太宰等署。历沿置。、唐为管理庙礼乐祭祀的事务机,政令仰承尚书省礼部。隋初设卿、少卿各一员,丞二员,属官有博士、协律奉礼郎等,领郊社、太庙、太祝、衣冠、太乐、清商、鼓吹、太医、太卜、廪牺等署。国子寺亦隶之。文帝开皇三年 (583) 卫尉鸿胪寺,其职掌属官并太常寺,十二年复分置。十三年国子寺不复隶之,独立为国子学。从此学校之事不归太常。炀帝大业三年 (607),少卿增为二员,罢太祝、衣冠、清商署。唐朝罢太庙署,增祠、两京齐太庙署。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名奉常寺,咸亨元年 (670) 复旧; 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 改名礼寺,中宗神龙元年 (705) 复旧。又或任大臣为礼仪使,总管制定礼仪。置太常礼院参仪礼制,名上隶本寺。北宋初唯掌社稷武成王庙、诸坛斋习乐事务,置寺官一或二人,由诸司三品以上者充任; 丞一员,由久任礼官品阶较高者充任。寺卿、少卿皆为寄禄官。专掌讨论礼制的太常礼院名义上隶本寺,其实专达皇帝,互不相涉。宗康定元年 (1040),置判寺、同判寺官,始兼管礼仪制度。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掌礼乐、 赠、 郊庙、 社稷、 坛壝、 陵寝之事, 政令仍仰承尚书省礼,凡礼乐仪制的损益,祀典、神祇、爵号与封袭、继嗣之事当考定者,皆上报礼部裁定。设卿、少卿为长贰,丞一员助理寺务,属官亦有博士、太祝、奉礼郎、协律郎等,领郊社、太乐、鼓吹 (后改隶大晟)、太庙、籍田、宫闱、太医 (省置归属不一) 等局,及保管祭祀朝会用器诸库所、教、诸陵祠坟所。南宋宗隆兴元年 (1163),光禄寺并归本寺。辽朝置为南面官署,属官增设赞引,领太乐署鼓吹署、法物库。金熙宗皇统三年 (1143)置,属官增设检阅官、检讨,不设赞引,领太庙、廪牺、郊社、大乐、武成王庙、诸陵、园陵等署。元世祖中统元年 (1260) 置,设丞一员主管,至元二年(1265) 以翰林寺务,九年正式立署,以侍仪司并入,二十年复分置。武宗至大元年 (1308) 改升院,四年复旧,延祐元年 (1314) 复改升太常礼仪院。明初置太常司,洪武三十年 (1397) 改寺,专掌祭祀之礼乐,政令仰承礼部。设卿一员、少卿二员、丞二员,属官有典簿厅典簿、博士、协律郎、赞礼郎、司乐诸坛庙殿陵祠祭署及牺牲所。成祖永乐(1403—1424) 以后,分为南、北京太常寺。弘治七年 (1494) 以后,兼辖四夷馆,增设卿或少卿为提督清朝沿置,初隶礼部,顺治十六年 (1659) 独立,康熙二年 (1663) 复隶礼部,十年仍独立。雍正元年(1723)特选大臣总理寺事,乾隆十四年(1749)定置管理寺事大臣一人,由礼部满洲尚书兼领。本寺设卿、少卿满、汉各一员,属官有丞、赞礼郎、学习赞礼郎、读祝官、学习读祝官、博士厅博士、典簿厅典簿,及司库、库使、笔帖式等,领博士厅、典簿厅、工程处、祭祀署、神乐署 (兼隶乐部)、牺牲所 (后改隶内务府) 等。光绪二十四年 (1898) 省入礼部,旋复旧,三十二年复省入礼部。


官署名。北齐始设太常寺,掌宗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等事;其官有卿、少卿、丞等。隋唐沿其制。唐太常寺管辖甚多,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总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廪牺、诸祠庙等署;卿总理寺事、少卿为之副贰。宋代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卿总理寺事,少卿为之副贰,丞参领之。其后历代沿置,至清末废。见《通典·职官七·太常卿》、《新唐书·百官三·太常寺》、《宋史·职官四·太常寺》、《历代职官表·太常寺》。

卫尉寺

名。北齐始置,为九寺之一。主管宫殿、京城门禁,武器及宫廷仪仗库藏。卿、少卿、丞各一员,属官功曹五官主簿、录事等。城门寺及公车、武库、卫士三署。隋文帝开皇三年(583)罢,其职分隶太常寺尚书省。十二年复置,宫门禁卫划属左、监门,本寺唯掌武器、仪仗的库藏、供,政令仰承兵部。辖车、武库、宫三署。炀帝增置少卿为二员。唐、五因之,罢公车署,增武器署。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卫寺,咸亨元年(670)复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又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再复。北宋初,凡武库、武器收藏并归内库及军器库,以他官及内侍; 守宫之仪仗帐幕归仪鸾司,本寺无具体职掌,卿、少卿、丞皆为寄禄官,另置寺事一人,以郎官以上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始恢复职掌,管理仪卫兵械、甲胄之验收、纳,宫廷仪仗、帐幕之供应。岁终上计帐于兵。置卿、少卿各一员为长贰,丞、主簿各一员。辖内弓箭库、南外库、军器弓枪库、军器剑箭库、仪鸾司、军器什物库、宣德楼什物库、左右金吾街司、左右金吾仪司、六军仪仗司等署。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并兵部。辽朝南面官署有之,后不复置。

宗正寺

名。北齐有“大宗正寺”,隋朝改此名,为掌管皇室亲族属籍的事务机卿、少卿为长贰,有丞、主簿属官。不署。唐朝沿置,其政令仰承吏部司封司,属官又有知图谱官、修玉牒官、知宗子表疏官等。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宗寺,咸亨元年(670)复旧;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名司属寺,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旧。宗开元二十年(732),诏本寺官员悉由皇族充任,二十五年又以崇玄署归属之。宗庙、陵等署,则或隶太常,或属本寺。五因之。北宋前期卿、少卿等皆为寄禄官,置寺事二员,以宗姓两制以上充任,缺则以宗姓官以上知丞事,掌奉宗庙、诸陵荐享之事及皇族属籍谱系。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以,定丞、以上兼卿,给、舍以下兼少卿,郎中以下兼丞,京官兼主簿,卿缺则丞以下代理寺事,无知、判寺事之名。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诸官复为职事官。当时因别有“大宗正司”管理皇族,本寺仅掌修纂谱系属籍,职较轻,其长贰不专用宗姓。属籍、知杂二案及修玉牒官等。南宋卿不常置,少卿初由太常少卿兼任,后专置。又领宗学、玉牒所。辽朝置为南面官署,其职实归“大惕隐司”。金、元所置称“大宗正”、“大睦亲府”,明、清所置称“宗人府”,详见各条。


官署名。唐宋皆置,掌叙皇族属籍,以别昭穆亲疏,领陵台、崇玄二署。其官有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见《新唐书·百官三·宗正寺》、《宋史·职官四·宗正寺》。

太仆寺

名。北齐始置,中央政机构九寺之一,为管理宫廷车马、全国畜牧业的事务机构。政令仰承尚书省殿中尚书曹。卿、少卿、丞各一员,辖骅骝,左、龙,左、右牝,驼牛,羊,乘黄,车署,司讼、典腊、三局。历沿置。、唐、五政令仰承尚书省兵部驾部司,设卿一员、少卿二员为长贰,属官有丞、主簿、录事、兽医博士等。隋初辖骅骝、乘、龙厩、车府、典牧、牛羊诸署,炀帝以骅骝改隶殿内省尚乘局,又罢牛羊署,增置主乘、司库、司廪官。唐朝辖乘黄、典厩(龙厩)、典牧、车府四署,领各诸牧监。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司驭寺,咸亨元年(670)复旧,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名司仆寺,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旧。其职渐归监牧使、闲厩使、飞龙使。北宋前期其职分隶群牧司、骐骥院诸监,本寺唯管理皇帝五辂及属车、后公车辂、供祭祀所需羊只,卿、少卿皆为寄禄官,置寺事一人管理本寺,以朝官以上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始掌车辂、厩牧之政,管理全国马政。岁末钩覆帐籍,上报兵部驾部司。哲宗元祐二年(1087)诏令其马政事务直达枢密院,不驾部。徽宗崇宁二年(1103)诏令复依旧制不治外事,仍归驾部。设卿、少卿为长贰,丞一员助理本寺事务。辖五案十二局。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省并兵部驾部司。辽朝南面官署有之。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罢卫尉院,复置,掌牧养系官马匹、供给宫廷用马。设卿、少卿、丞各二员。二十五年起隶中书省,置提调官二员。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改名“太仆院”,武宗至大四年(1311)复旧。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改滁州群牧监为太仆寺,设卿、少卿、丞。后又于山西、北平(京)、陕西肃、辽东等地分置行太仆寺,各设卿、少卿、丞。成祖定都北京后,改滁州之太仆寺为南京太仆寺,以北京行太仆寺为太仆寺,辖主簿厅、常盈库,管理京、畿内及山东河南诸牧监、群、府州县之马政,诸行太仆寺分管各边卫所堡之马政,皆听命于兵部。诸行太仆寺长官亦按治所管辖卫所镇抚首领官吏。时别有“苑马寺”,分掌各地马政,宫廷用马则由宦官所掌“御马监”管理。清初附于兵部武库司雍正三年(1725)始建署,专掌两翼牧场之马政。设卿、少卿满汉各一员,辖左、右司及主簿厅。定期稽查寺属牧场马匹,并报兵部查核。宫廷用马归内务府上驷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省并陆军部


官署名。北齐始置太仆寺,掌管舆马和牧畜。其长官称卿。自隋以后,历代皆置,清末始。见《隋书·百官中·太仆寺》。

大理寺

名。北齐始置,九寺之一,为国家最高审机构,掌决正刑狱,置卿、少卿、丞各一员,有功曹五官主簿、录事等员,属官正、监、评各一员,律博士四员,明法二十四员,槛车督二员,掾十员,狱丞、掾各二员,司直、明法各十员。隋朝置卿、少卿各一员,丞二员,主簿二员,录事二员,又有正、监、评各一员,直十员,律博士八员,明法二十员,狱掾八员,文帝开皇三年(583) 罢监、评及律博士员,加正为四员; 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丞为勾检官,增正为六员,分判狱事; 置司直十六员,至二十员,又置评事四十八员。唐朝置卿一员、少卿二员,掌折狱、详刑; 凡罪抵流、死,皆上报刑部,覆于中书、门下。有正二员、丞六员、主簿二员、狱丞二(四)员、司直六员、评事八 (十二) 员、录事二员及、史、狱史、司直史、评事史、亭长掌固、问事等属。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名详刑寺,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改名司刑寺,中宗神龙元年(705) 复旧,狱丞。北宋初置判寺一员,兼少卿事一员,凡狱讼之事,随官司决劾,本寺不复听讯,但掌断天下奏狱,送审刑院详讫,同署上于朝廷详断官八员,以京官充; 法直官二员,以幕府、县官充。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置卿一员、少卿二员、正二员、推丞四员、断丞、司直六员、评事十二员、主簿二员。卿掌折狱、详刑、鞫谳之事; 凡断刑,则司直、评事详断,丞议之,正审之; 奉推鞫及情犯重者,卿同所隶官请对奏裁; 其职务分左断刑、治狱十一案,置吏六十九员; 哲宗元祐三年 (1088) 罢右治狱,绍圣二年(1095)复置; 南宋初并省官寺,唯大理寺不并,重司直、主簿之选,增选取人数。辽朝置卿,圣宗统和十二年(994) 又置少卿、正,后又有提点大理寺,为南面官,司汉人狱讼,官员为汉人。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掌审断天下奏案、评谳疑狱; 有卿一员,少卿、正、丞、司直、评事,汉人共六员,女真丹各四员,后司直减为四员、评事减为三员,又有知法十一员、明法二员。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改北庭都护府置,掌旧州城及畏兀儿人居汉地者词讼,二十二年复改领北庭都护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与刑都察院合称三法司,初审,刑部、都察院为主,复审,本寺为主。卿一员,左、右少卿各一员,左、右寺丞各一员,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寺分左、右,分理京畿、十三布政司刑名之事。凡刑部、都察院、五军断事官所推问狱讼,皆案牍,引囚,诣寺详谳。其属有司务厅司务二员,左、右二寺各寺正一员、寺副二员、左评事四员、右评事八员。建文(1399—1402)初改左、右寺为司,寺正为都评事。寺副为副都评事,司务为都典簿,永乐(1403—1424)初复名左、右寺,设官如洪武时,二寺评事均分,各六员,弘治元年 (1488) 评事减为各四员。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亦与刑部、都察院称三法司,定满、汉卿各一员,满、汉少卿各一员,其属有堂评事满洲一员,司务厅司务满、汉各一员,左、右寺丞满洲、汉军、汉俱各一员,左、右评事汉各一员,笔帖式满洲四员、汉军二员; 另有左、右寺正,左、右寺副,顺治十一年差寺正、寺副各一员充各省恤刑官,康熙三十八年(1699)省左、右寺副,乾隆十七年(1752)改左、右寺正为寺丞。凡平反重,皆由三法司会勘,刑部定疑谳,都察院纠核,归其平决,参预廷大政事。光绪二十四年(1898)省人刑部,寻复,三十二年更寺为院,有正卿、少卿各一员及属官刑科、民科推丞,推事,典簿厅都典簿,典簿,主簿,录事等员。


官署名。古法官称“理”或“大理”,“寺”是“官署”的意思。大理寺相当后代的最高法院。北齐始设大理寺,唐以后都设此官署。唐高宗时曾一度改大理寺为祥刑寺,不久又恢复旧名。明清两朝各寺卿官阶比唐朝低,唯大理寺卿仍旧为正三品,在大九卿之列。其长官为正、监、评或大理寺卿、少卿。参看《隋书·百官志中、下》、《清通典·职官五》、《历代职官表·大理寺》。

鸿胪寺

名。北齐始置,卿、少卿、丞各一员。职掌外国少数民族宾客接待、会及吉凶礼仪,兼管佛教、祆教寺庙,典客、典寺、司仪等署。历朝沿置。初罢典寺署,增崇署掌管佛道寺观。文帝开皇三年(583)省太常寺,十二年复置。炀帝大业三年(607)少卿增为二员,改典客署为典蕃署,又别置四方馆,接待各方国使者,管理互市事务,名上隶本寺。唐初,犹掌佛道寺观,寻罢,其职归宗正寺,本寺唯掌诸蕃册、外国使节接待、凶仪丧葬事务,政令仰承礼部,领典客、仪署。设卿一员、少卿二员为长贰,有丞、主簿、录事等属官。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同文寺,咸亨元年(670)复旧;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名司宾寺,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旧。五因之。北宋前期卿、少卿等为寄禄官,别置鸿胪寺事一员,以朝官以上充任,掌管祭祀、朝会前致仕、蕃客、进奉官、僧道陪位,主、主以下丧葬事务,文武官死亡赙赠等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掌少数族、外国君长使者接待事务,诸蕃册封及宗室、大臣凶仪礼制,寺庙宫观、僧道籍帐除附之事,领往来国信所、都西驿及管所、礼宾院、怀远驿、寺务司及提点所、传法院、左右街僧录司、同文馆及管勾所等。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并入礼,绍兴二十五年(1155)复置,设少卿,旋辽朝为南面官署。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改殿庭仪礼司置,设卿、左少卿为长贰,左右寺丞参领寺务,主簿厅主事为首领官,领司仪、司宾署,又设鸣赞、序班、外夷通事等属官。掌重大典礼、庙祭祀、朝会、宴享、外官朝觐、外国诸蕃朝礼仪及吉凶仪制。惠帝建文(1399—1402)中罢司仪、司宾署,以行人司隶之,成祖复旧制。清朝沿置,卿、少卿、主簿满、汉各有员,丞设汉员。其余鸣赞、序班等属官,满、汉员额不等。罢司仪、司宾署。初隶礼部,顺治十六年(1659)独立,十八年仍隶礼部。康熙十年(1671)独立,雍正四年(1726)复旧礼部。至乾隆十四年(1749)又独立,以礼部满尚书兼管理寺事大臣,遂成定制。光绪二十四年(1898)省入礼部,寻复,三十二年(1906)复省入礼部。


官署名。北齐始置,其长官称鸿胪寺卿;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赞导。北齐以前。多称大鸿胪;北齐以后,隋唐五代宋皆沿称鸿胪寺,金代称上阁门事,元代称侍仪司,明清复称鸿胪寺。见《历代职官表·第二十九表》。

北齐鸿胪寺,掌蕃客朝会,吉凶吊祭。统典客、典寺、司仪等署令、丞。司仪署有奉礼郎三十人。隋也置鸿胪寺。见《隋书·百官中、下·鸿胪寺》。

唐朝鸿胪寺,掌宾客和凶仪等事;领典客、司仪二署。其长官称鸿胪寺卿。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丞二人,从六品。见《新唐书·百官三·鸿胪寺》。

宋朝鸿胪寺,置卿一人,少卿一人,丞、主簿各一人。卿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及国之凶仪、中都祠庙、道释籍帐除附之禁令,少卿为之贰,丞参领之。见《宋史·职官五·鸿胪寺》。

明朝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恩,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其官,卿一人,正四品;左右少卿各一人,从五品;左右寺丞各一人,从六品。另外还有主簿厅主簿、司仪署丞、司宾署丞、鸣赞等。见《明史·职官三·鸿胪寺》。

清朝鸿胪寺,其官有管理奉寺事大臣、卿、少卿、鸣赞等。“卿掌朝会、宾飨赞相礼仪,有违式,论劾如法。少卿佐之。鸣赞掌傧导赞唱。”见《清史稿·职官二·鸿胪寺》,参看“大鸿胪”条。

司农寺

名。北齐始置,为管理仓储市易,供宫廷粮食薪菜、百官禄廪的事务机卿、少卿、丞各一员,平准、太仓、钩典农、导官、梁州仓、石济水次仓、籍田等署。历沿置,掌粮食储积、仓廪管理及京朝官禄廪、会祭祀供之供应事务,其政令仰承户部初置卿、少卿各一员为长贰,属官有丞五员及主簿、录事等,领太仓、典农、平准、廪市、钩盾、华林、上林、导官等署,炀帝增少卿为二员,置上林、太仓、钩盾、导官四署。唐朝因之,又监、屯监。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名稼寺,咸亨元年 (670) 复旧。北宋初唯掌供应籍田、祭祀所需物品及常平仓,设寺事二人,以两制或朝官以上充任,卿、少卿皆为寄禄官; 神宗熙宁三年(1070)制置三司条例司青苗、免役、农田水利、保甲等法悉由司农寺主持推,并考核升提举常平官,成为推行新法的重要机构,以判寺、同判寺掌寺事,又置事官。元丰 (1078—1085) 改制有职事归户曹,本寺掌仓廪、籍田、苑囿、漕运事务,供应官吏军兵禄食薪炭、牧监草料及宫廷所用粮、酒,哲宗元祐三年 (1088) 复置长贰官。南宋高宗建炎三年 (1129) 罢归户部仓部司,绍兴四年(1134)复置。辽朝为南面官署。金朝改置“司农司”。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1283) 改名务农司为司农寺,掌农桑水利之事,设达鲁花赤一员,卿二员,丞一员。二十三年改名“大司农司”。


官署名。北齐始置,掌仓市薪米园池果实,其官有卿、少卿各一人。隋唐沿置。唐代司农寺,掌仓储委积,总上林、太仓、钩盾、官。四署及诸仓、司竹、诸汤、宫苑、盐池、诸屯等监,凡京都百司官吏禄、朝会,祭祀所需,皆供给。其官有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六人,从六品上。宋代沿置,元废。见《通典·职官八·司农卿》、《续通典·职官八·司农卿》、《新唐书·百官三·司农寺》。

太府寺

名。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中改少府太府卿、少卿、丞,其官署或称太府寺。北齐正式定名,列为九寺之一。职兼南朝之太、少府二卿,掌管金帛库藏纳,以供国用,兼管冶铸、染织及宫廷手工业。设卿、少卿各一员,左中三尚方、左右藏、染、冶东西道、藏、细作、左校、甄官等署。初因之,炀帝大业三年(607)分置少府监,以造、冶铸、织染等事归之,本寺两京诸市、左右藏、平准等署,掌管国家财货、廪藏、市、贸易,政令则仰承尚书省户部,据户度支司文书管理储藏出纳,度支司则凭本寺所申报帐目核其实数。设卿一员,少卿二员。唐朝因其制,增设常平署。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外府寺,咸亨元年(670)复旧;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名司府寺,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旧。当时或特派大臣行其职,称太府“出纳使”,并委判官管理寺务,卿、少卿形同虚设。北宋初卿、少卿为寄禄官,不预寺事,另置寺事一人,以常参官充任,同判寺一人,以京朝官充任,仅掌供祠祭香币、帨巾、神位席及校造斗升衡尺等杂务。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始以卿、少卿各一员主持寺务,掌管有关国家财货之政令,库藏出纳、商税、平准、贸易等事。辖左藏库、内藏库、奉宸库、祇候库、元丰库、布库、茶库、杂物库、粮料院、审计司、都商税务、汴河上下锁、蔡河上下锁、都提举市易司、市易上界,市易下界、杂买务、杂卖场、榷货务、交引库、抵当所、和剂局、惠民局、店宅务、石炭场、香药库等署。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罢归户部金部司,绍兴(1131—1162)后复置,辖粮料院、审计司、左藏东西库、交引库、祇候库、和剂局、惠民局、左藏南库、编估局、打套局、寄椿库等。、金、元改置“太府监”。


官署名。北齐始置,掌金帛府库,营造器物。《隋书·百官中·太府寺》:“太府寺,掌金帛府库,营造器物。统左、中、右三尚方,左藏、司染、诸冶东西道署、黄藏、右藏、细作、左校、甄官等署令丞。”隋承其制,职掌与北齐同。见《隋书·百官下·太府寺》。唐太府寺掌财货、廪藏、贸易,总京都四市、左右藏、常平七署。凡四方、百宫俸禄、谨其出纳,供祭祀币帛等。见《新唐书·百官三·太府寺》。宋朝的太府寺,在元丰新官制实行前,仅掌供祠祭香币、帨巾、神席及校造斗升衡尺;而廪藏贸易、四方贡赋、百宫俸给,皆归三司掌管。元丰官制行,则掌邦国财货政令,及库藏、出纳、商税、平准、贸易等事。其官有卿、少卿、丞。卿总理寺事,少卿为之副贰,丞参领之。见《宋史·职官五·太府寺》。辽金元改太府寺为太府监。明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