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仇剑崟:人的一生,是一个哀悼的过程

 仰羊 2022-08-09 发布于上海

01

精神分析,实际上是一直在处理
哀伤和哀悼的过程

视频节选自仇剑崟老师
第38场督导示范教学-哀伤专场
仇剑崟:从精神分析来讲,精神分析的治疗实际上就是一直在处理哀伤和哀悼的一个过程。

哀伤是一种情绪的反应。什么叫哀悼?很多人会有很多不同的定义。

实际上我们讲的悼就是接受现实,接受现实本来的面目,然后达成心灵的一个整合,这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相对成熟的心智状态。

事实上我们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哀悼的过程。

我们从母亲子宫里出来,幻想母亲是无微不至的好母亲,是跟我们融合的。我们是在天堂当中,我们是从天堂被抛出才来到这个世界上。

出生之后,我们就进行很多的“哀悼”,比如说:


我们总要跟很多婴儿式的幻想抗争。
 
比如“我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不能独自占有我的妈妈、我不是完美的宝宝,所以我不是无所不能”。

这个时候,人的整个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哀悼的过程。

我们的生活、经历当中,从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开始,就会不断地失去一些东西,与此同时也有获得。

到了人生下半场的时候,会发现事实上我们失去的更多,所以人生它总是伴随着失去、丧失、获得这样的一个过程。

哀悼会有很多形式:

有时是一种情感;

有时是一段关系;

有时是一个人;

有时是一个物。

就像我们讲的,哀悼就是跟丧失有关系。有时候的丧失是一个“巨大”的层面,有时是一个很“微小”的失去。

我们对于父母也是如此,比如我们的妈妈不是很完美的,原来我们的爸爸他也会有这一面。

当完成哀悼,我们的情感会更整合,对父母有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当然我们通常感受到父母的整个基调是很爱孩子的。

因为爱,我们可以因为他们不够好的方面去恨他们,很安全地恨他们。因为我知道妈妈很爱我,妈妈也是足够坚强的。

哀悼是一种心理成熟的状态,如果一个人能够进行这样的哀悼,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往前走,他的心理就会走向成熟,会发展。

但在生活当中如果我们不能哀悼,不能处理丧失,我们留恋于我们的父母,不能分离。


所以生活中我们,一直在哀悼:我们的情感,每天的时光,春夏秋冬,花开花落,每天我们都是在面对一个个微小的失去、哀悼、丧失。


临床工作中,我们把由丧失所导致的心理反应称为哀伤反应,如果不能进行恰当的治疗和哀悼,将有可能产生持续心理问题,包括各种情绪和心身症状。 
 
心理治疗,特别是动力学治疗,可以说本质上是在进行的一个哀悼的过程。

在弗洛伊德1917年的文章《哀悼与抑郁》(在公众号内发送:哀悼,即可获取全文),就讨论到“哀悼、抑郁还有分离”的主题。

精神分析中,对哀伤和哀悼的讨论,最早会回溯到弗洛伊德,当然后来的认知行为治疗也会研究这部分。

认知行为治疗比较少讨论到元心理学、心理机制,更多描述认知行为和症状表现。

讲究临床治疗性操作,但是对哀悼深层心理本质的探索确实没有像精神分析这般注重。

弗洛伊德在文章中首先谈到,生活中因为亲人过世、或者恋人离开,人们会很伤心。

但在这个过程,有的人会比较快的走出来,有的人则可能很长时间不能摆脱痛苦,并产生抑郁。

弗洛伊德做了临床区分,面对丧失,一个正常的情绪过程是哀伤反应以及哀悼,从最初的难受,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力比多完成转移,重新投注在其他客体上。

我们之所以爱这个人,爱我们的父母,是我们将力比多投注在他们身上。

当失去所爱之人,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哀伤反应过程,力比多是可以从所爱之人转移到其他人身上。

这里并一定去找绝对替代性的丧失对象,而是指可供完成力比多转移的客体。

临床中有的病人,丧失有时会变成抑郁的一个触发点。

弗洛伊德说到,这样的人具有一些特质,即他们不能从将力比多从丧失对象身上转移出去,相反力比多还有自恋性的回撤。

力比多在现实环境中找不到、也投注不出去,于是在力比多的回撤中,等于把丧失的客体也收到自我之中。

 
所以文章有一句非常好的话,非常精辟,非常生动

“对象客体的影子倒伏在自我的身上,自我从此将受到一个特殊代理的批评,似乎它就是一个客体,那个被放弃的客体。”

客体进来了,影子倒伏在自我上,把部分自我遮蔽了,“以这种方式,客体丧失变成了自我丧失。”


这时候,倒伏在自我之上的影子由于被认同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同时我们对所失去的客体通常是既爱又恨。

由于恨意,对失去的依附客体的攻击此刻就成为自我攻击,也就是抑郁症的攻击转向自身。
 
要进行完整的分离,也就是临床哀悼中,需要与来访和所丧失对象的各个面向的情感进行细致的工作。

这是情感的整合,不仅是爱,同时也能够充分的表达恨意。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情感上恨意的表达很重要。恨能够产生缝隙,确立我们与所失客体的不同,会促成分离。

另外,记得温尼科特曾经指出,人只有充分体验了恨之后,才会真正地去爱。
 
完整的哀悼和分离带来的是和所丧失对象建立新型的情感链接,比如:

一张相片;

一个特殊的物品;

或者定期的纪念活动;

甚至我们的身上出现与所丧失对象相近的特点和品质。


弗洛伊德曾指出,一个好的哀悼过程在未来可以是对哀悼者内心的丰富,因为哀悼者会认同所丧失对象的一些好的功能。
 
关于正常哀悼以及哀悼不能所带来的的抑郁,推荐大家阅读以下弗洛伊德的经典之作《哀悼与抑郁》

图片


02

哀悼与抑郁:陷入僵局的哀悼

节选自《哀悼与抑郁》
作者: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译者:马元龙

忧郁症和哀悼的相互关系,似乎为人们对这两种情况所做的一般描绘所证实。

而且,对这两种情况来说,就我们目前所知而论,源于环境影响的诱因是相同的。

哀悼,通常是因为失去所爱之人而产生的一种反应,或者是对失去某种抽象物所产生的一种反应。

这种抽象物所占据的位置可以是一个人的国家、自由或者理想等等。

在某些人身上,这些相同的影响所导致的是忧郁症而非哀悼,我们因此怀疑他们具有一种病态的气质。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哀悼涉及到主体与正常的生活态度严重分离,但它绝不会让我们将其当作一种病态的情况,并且认为它需要求助于医学治疗。

我们认为克服哀悼只需一段时间的缓解即可,并且认为任何干预不仅无济于事甚至有害无益。

忧郁症最突出的特征是:


非常痛苦的沮丧;

对外在世界不感兴趣;

丧失爱的能力;

抑制一切活动;

并且自我评价降低,以至于通过自我批评、自我谴责来加以表达,这种情况发展到极致时甚至会虚妄地期待受到惩罚。

当我们发现这些特征在哀悼中同样可以遇到时——只有一种特征例外,这幅图画就变得更加清晰可辨了

——自我评价方面的失调在哀悼中是没有的,但其他特征则相同。

深沉的哀悼,因为失去所爱之人而起的反应,包含着


同样的心灵痛苦;

同样对外部世界失去兴趣——因为外部世界已经不能引起他的兴趣;

同样失去爱上一个新对象的能力(因为这意味着取代了他);

同样逃避任何可能使其联想到他的活动。

显而易见,这种抑制和画牢自困所表达的是,对哀悼排他性的虔诚,这种虔诚不为其他目的和其他兴趣留下任何东西。

的确,只因为我们非常清楚如何解释哀悼,所以我们才不把这种态度视为病态。

而且,将哀悼情绪称为“痛苦的”情绪,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合适的比喻。

当我们能够对痛苦的经济学做出准确的定义时,也许我们就能明白这样做的理由了。

哀悼在哪里执行其工作呢?

文章作者:直播文字稿,节选自第38场哀伤专场督导示范教学,主讲人仇剑崟,由咨询师之家整理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