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作指导】创编童话有妙招

 紫水晶读写书屋 2022-08-09 发布于江苏

创编童话有妙招

童话,以其奇妙的幻想、曲折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有趣的内容吸引着我们。它通过想象、拟人和夸张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童话故事是虚构的,人物也是假想出来的,但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你想自己创编童话吗?这里教你几个小妙招。

一、确定鲜明的主题思想

每个童话故事都是包含意味的,或告诉别人知识,或让人明白某个道理,或给人以某种启迪。所以,编写故事之前,就要想好中心。比如,想通过故事告诉小朋友们要团结友爱,要孝顺父母,撒谎的孩子不受欢迎,自私的孩子不会有朋友,只有辛勤付出的人才会有收获等等。主题确定好了,才能为故事的编写找到方向,才能准确地安排材料的主次和顺序。

    二、拟好新颖有趣的标题

新颖有趣的标题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1. 用主人公的名字作为标题

  如《聪明狗和笨笨猫》《兔子的新娘》《聪明的公鸡》《茶杯和茶壶》《沙发和电视》等。这样的题目一目了然,读者自然会猜测:在主人公身上会发生什么事儿呢?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

  2.根据主人公的故事提炼标题

  如《肥猫偷鱼》《老鼠、小鸟和腊肉》《驯鹿之死》《狐狸太太再婚记》等。

这样的标题会让读者产生疑问:肥猫到哪里偷鱼?偷到了吗?老鼠小鸟和腊肉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小鸟也爱吃腊肉吗?驯鹿是怎么死的?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狐狸太太的丈夫怎么啦?她为什么要再嫁?嫁给谁?产生了疑问,就产生了阅读的兴趣。

3.用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作为标题

     如《要学会权衡利弊》《正确认识自己》《吝啬,伤害的是自己》《人心不足蛇吞象》等。通过标题一看便知故事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显得开宗明义。

三、编写曲折的故事情节

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一般包括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中,重点是故事的经过。怎样把故事经过写得曲折动人呢?

1.设置悬念。开头用突然发生的危机来制造悬念,把读者迅速带入故事,在紧张的同时产生好奇心:危机是如何发生的?接下来会怎样?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

一位同学在《超载的眼泪》中这样开头:

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地。动物们全都回窝,植物们也渐渐入睡。

“啊——”

一声尖叫划破了夜的寂静,睡梦中的动植物们都被吵醒了,一个个皱着眉头,揉着惺松的睡眼,只见一只小鸟瞪着充满恐惧的眼睛,一脸惊恐的看着某处。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谁让小鸟如此恐惧?作者设置了一个很好的悬念。

2.制造矛盾。没有矛盾冲突的故事如同一潭平静的湖水,吸引不了读者,只有在故事中有意制造各种矛盾,不断出乎读者意料,或是让主人公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营造出极度的紧张感,才能使情节一波三折。

如《狐狸借油》这个故事,写狐狸向鸡大婶借油,鸡大婶不肯借,因为他去年借的油还没还。狐狸就想了个办法,对鸡大婶说——

“鸡大婶,您别生气,这样吧,我借一瓶还两瓶,您看行不行?”鸡大婶一听觉得有便宜可占,便答应了。她对狐狸说:“借油可以,但你必须写保证书,否则不借!”“好,好,好,我马上写!”狐狸写好保证书,鸡大婶确定没问题了,才借了一瓶油给狐狸。

结果你猜怎么着?——

第二天,狐狸真的来还油了,鸡大婶高兴极了,可当它看见狐狸的手里拿着两瓶用眼药水大小的瓶子装着的油时,非常生气,大骂狐狸不讲信用,要带它去见大象警察。狐狸说:“我并没有不讲信用,我当初说借一瓶还两瓶,可没说用多大的瓶子装啊,你带我去大象警察那里也没有用。”

后来这事被热心肠的小猫知道了,它决定帮鸡大婶报仇——

小猫对狐狸说:“狐狸大哥,我家的油用完了,您能借我一瓶吗?我借一瓶还两瓶。”狐狸想,也想用我的那招,没门儿。它转了转眼珠,说:“借油可以,但是你还的时候,得用一样大的瓶子装。还得写保证书。”“行!”小猫也写下了保证书。

过几天,小猫真的来还油了,狐狸高兴极了。可当它看见小猫手里拿着两个一样大的瓶子但里面装的全是水时,便大骂小猫不讲信用,要带它去见大象警察。

小猫笑了:“我并没有不讲信用,我当初说借一瓶还两瓶,可没说里面装的是什么啊,你带我去大象警察那里也没有用。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只身!’”

狐狸用借一瓶还两瓶的方式,欺骗了鸡大婶;小猫用同样的方式,惩罚了狐狸。狐狸是狡猾的,小猫更是智慧的,这样就有了矛盾冲突,情节更加吸引人。

3.注入情感。让故事中的主人公像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感情:或活泼开朗,或胆小羞涩;或慷慨大方,或自私贪婪;或公正无私,或狡猾奸诈……有情感的人物形象更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一位同学编写《骄傲的小公鸡》,说一只小公鸡每天都想和小动物们比美,谁知道根本没有小动物搭理它,于是——

有一天,山羊公公把小公鸡和其他小动物召集起来开会:“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最美?”小蜜蜂说:“勤劳的人最美。”

“乐于助人的人最美。”啄木鸟和小青蛙说。

“能用自己的本领为别人服务的人最美。”老牛说起话来慢条斯理。

小公鸡听了之后,惭愧地低下了头,转念一想,开心地大声喊:“我也能!我也能!我能每天叫人们早起!”

以后,它每天早早起床,唤醒大家一起工作。从此,它成了一只真正的酷帅小公鸡!

这里的山羊公公就像生活中的长者,小公鸡就像生活中爱骄傲的孩子,在大家的帮助下,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美”,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

4.答案最后揭晓。作者手中始终握着情节线,不到故事大结局不要给答案,让这条线牢牢牵着读者,等到答案揭晓的那一刻,让人产生“原来如此”的阅读快感。

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丑小鸭》相信大家都读过。写的是丑小鸭一出生就被嫌弃被欺负,妈妈不喜欢它,小鸭儿啄它,小鸡们打它,连喂鸡鸭的女佣人也用脚踢它……它很想像白天鹅一样美丽被人羡慕,但是一直被打击没有什么自信。

故事的结局是,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读者由开始对丑小鸭同情,到最后它变成天鹅时,跟它一样的开心,享受了一段愉悦的阅读过程。

    四、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童话故事常常把物当作人来写,花鸟虫鱼、鸡鸭鹅猪、树木花草、高山大海、蓝天白云……在故事中,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我们要赋予他们人的情感和做事的能力:会哭会笑会思考,能走能跳能干活。童话的魅力还来自于它可以有丰富的想象和夸张,这也是它有别于其他文体的地方。

    1.  运用拟人手法

请看一个小作者创编的《黑熊种树》片段——

一天,小狗看到森林中竟然出现了十几个光秃秃的树墩,它发誓一定要找到那个砍树的坏蛋!

经过调查,发现砍树的是黑熊。小狗问黑熊:“是不是你砍的树?”黑熊傲慢地说:“就算是我砍的又怎么样?”“你知道你闯下了多大的祸吗?你把树全砍了,一下大雨,这儿的泥土就会大量流失,小动物们就会无家可归!”听完小狗的话,黑熊知道错了,第二天一早就去商店买了很多树苗。下午,他开始种树了。刚种下一棵小树苗,就喊累死了。这时,他才明白种一棵树多么不容易,发誓以后再也不砍树了。

故事把小狗和黑熊都当作人来写,小狗批评黑熊乱砍树木,黑熊接受批评并努力改正错误,通过自己种树认识到种树的不容易,明白了不能乱砍滥伐的道理。

    2.  运用夸张和想象

     《格林童话》中有一篇《六个冒险家》,这样写一个猎人枪法准,视力好:

主人好奇地开口问道:“猎人,能告诉我你要打什么吗?”

猎人回答:“离这两英里的地方,有一棵橡树,一只苍蝇正停在树枝上呢。我打算射中苍蝇的左眼。”

够夸张吧?能看见两英里外的橡树上有一只苍蝇已经是够离奇了,还要射中苍蝇的左眼,简直是无法想象。可是,这样夸张的说法却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个猎人是神枪手、千里眼。

想象,不是随心所欲的胡思乱想,它应该反映客观的现实生活。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奇异景象是作者的想象。这些想象奇特而大胆,而读者仍然觉得合情合理。为什么呢?因为作者亲眼目睹了穷苦孩子的悲惨遭遇,深深地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在文章中,现实与想象有着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穷孩子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作者想象小女孩在神志不清时见到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并和奶奶一起飞走,就显得自然而合理了。

当然,还有比喻、象征等写作手法,多种手法巧妙运用,可以增强故事的趣味性、生动性。

佳作欣赏

聪明的老虎探长

五(1)班  张煜航

清晨,小兔正在散步,遇到一只狐狸,狐狸立即抓住它,准备带回家美餐一顿。

    这件事被小猫用相机拍了下来,它立刻把这件事告诉老虎探长,探长立即派人将狐狸抓到警察局。

    一开始,狐狸死不承认,说是跟兔子闹着玩,已经把它放了。老虎探长没办法,只能对狐狸说:“你是清白的,现在可以走了,真不好意思。”狐狸虚伪地说:“没事没事,配合警察工作是应该的。”

    刚出警局几分钟,狐狸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这几个警察真笨,居然信了我的话,赶紧回家吃兔子咯。”它不知道,这些话都被跟踪它的山羊警官录下来了,山羊立即逮捕了狐狸。

    再次来到警局,狐狸又开始装傻,可听着录音机里传出来的自己的声音,无话可说,只好乖乖认罪。

    原来老虎探长故意放走狐狸,是为了收集更多的证据。最终,狐狸因触犯了《动物刑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被判无期徒刑。

老师点评:

    这个故事读起来有一波三折的感觉。狐狸被抓捕——狐狸被释放——再次被抓捕——最终被判刑,环环相扣,狡猾的狐狸遇到了聪明的探长,那也只能是自认倒霉啦。故事告诉人们:做坏事的人,一定会得到惩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