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冷冷地说了4个字,至今被人诟病!

 [南国风] 2022-08-09 发布于广东
“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伯乐遇马的故事流传至今,告诉我们伯乐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有伯乐的慧眼识珠,韩信才能被刘邦重用,展示他真正的才华;元世祖忽必烈慧眼识安童,为元初的政治清明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了诸葛亮这样的人物。
几乎这些英才,都是自己伯乐手中的王牌。因为拥有他们,使得自己的国家国泰民安。可只有韩信除外,当年萧何月下追韩信,虽说萧何给了韩信机会,但韩信最终也死在了萧何手中。他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冷冷地说了四个字,至今被人诟病。

图片

胸怀大志,但未被重视
韩信作为汉初三杰之一,他的人生经历也可谓是传奇。早期的韩信作为平民,他并没有显赫的家境和过人的才华。这些种种都促使他没有谋取到一官半职。甚至日子过得非常清贫,在他的母亲去世之后,韩信就连安葬母亲的费用都拿不出来。
最后都是在街里邻居的帮助之下,韩母才得以下葬。此事之后,大家对一事无成的韩信更加厌恶。只有下乡的南昌亭长他认为韩信并非凡夫俗子,他每日给韩信提供食物可是这个举动引起了他妻子的强烈不满。
她处处刁难韩信,韩信为了自己的脸面,就再也没来过。
之后,韩信经历了让他沦为笑柄的胯下之辱。此时,陈胜吴广起义,知晓一些作战策略的韩信就毛遂自荐。他首先加入了项梁的部队,却没有得到重视。在之后,又加入到了项羽的麾下,成为了部队中的一位郎中。
可他多次为项羽出谋划策,提供自己的看法。项羽都视若无睹,这让韩信非常受挫。但也无济于事。心灰意冷的韩信,决定放手一搏,他认为总有人可以看中自己的才华。于是韩信就投靠了项羽的敌对阵营,加入了刘邦的麾下。

图片

被萧何看重,月下追韩信
韩信在初加入刘邦的部队之后,引来了许多猜测。许多刘邦的心腹,都认为韩信是受到项羽的安排,对于韩信一方面各种排挤,另一方面他们就告诉刘邦要除掉韩信,切不可掉入项羽的陷阱之中。但刘邦十分贤良,不忍心直接杀掉韩信。
韩信自己是个聪明人,他看出了刘邦的无可奈何。想着自己的一片真心被错付,不想让刘邦为难的他就自己主动地离开。此时,改变韩信一生命运的人出现了-萧何。萧何在此前与他的交谈中,发现了韩信并非等闲之辈。
在他知晓韩信离开之后,就展开的最著名的月下追韩信。在将韩信追回之后,他立马去报告刘邦,若想打下天下,那么韩信就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在萧何的举荐之下,刘邦开始重用韩信,直接封他为大将。他没有辜负萧何这位伯乐,在汉军中展示自己的军事才华。
韩信参与的许多战役都获得了胜利,展示着自己“兵神”的实力。他 带领士兵灭魏取代,背水一战消灭赵国,东进灭掉赵国,南进灭掉楚国。可以说没有韩信这名大将,刘邦的汉王朝建立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图片

真正令韩信名声大燥的就是逼迫项羽这位曾经的主人,他将项羽一行人逼迫到乌江边上时,并没有立即杀死他。反而是在接受到刘邦给他的“免死金牌”后,才逼迫项羽乌江自刎。
死在萧何手中,四字被人诟病
可当韩信在军队风头大盛,所有士兵都钦佩与他时。此时他的危险也在悄然将至,项羽此时已经让刘邦将他看做眼中钉肉中刺。一位君主怎么能够容忍自己的手下地位高于自己。但拿到免死金牌的韩信肆无忌惮,丝毫没想到这点。
为了警告韩信,刘邦先是削弱他手下的精兵强将给他替换成三万的老弱病残。
看着这三万士兵,他心中一震,但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韩信带着这三万残兵杀入敌营,取得了胜利,这就是著名的背水一战。此战之后,韩信在军营中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刘邦建立汉王朝之后,对有功劳的将领都进行了封赏。而韩信却因为错杀钟离昧被贬为淮阴侯。
之后韩信知道刘邦忌惮自己的才华,可他又觉得自己现在的位置与才华不相匹配。竟然放肆起来,杀掉了刘邦手中的一员大将,争做齐王。

图片

眼看韩信越来越肆无忌惮,萧何一直从中劝阻。可韩信竟然丝毫没听进去,刘邦没有办法只能将他囚禁五年,在这五年之内韩信竟然蠢蠢欲动,竟然企图发动叛乱,自立为王。而萧何明白了韩信的内心,不得不设计杀掉他。
此时刘邦年岁已大,汉王朝在他的统治之下走向了繁荣富强。政治一片清明,唯一的“定时炸弹”就是韩信。在萧何和吕后的精心设计之下,吕后召韩信进宫,对韩信说:“你犯下了谋反罪,帝王叫我杀你。”韩信自信的拿出自己“五不死”的权利,企图和吕后对抗。
可吕后何等聪明,她巧妙地避过了刘邦给他制定的“五不死”的条件,将韩信蒙住之后,让周围的宫女和侍卫活活将他打死。谁能想到一代名将以这样惨烈的局面死在了长乐宫中。
看着韩信的尸体,策划整起计划的萧何盯着他的尸体,说出了四个字;“为国除奸。”
看着自己当初耗尽心血才求来的人才死在了自己面前,萧何也是感慨良多。但对于他来说,守护汉王朝才是他最应该做的事情。同时,因为这四个字,萧何被千夫所指。

图片

刘邦在知道韩信死去之后,非常高兴。虽然萧何设计杀掉韩信,但他的结局还不错,最后在家中病逝。
只是这样一位聪明的人,却因为这四个字,被人诟病到现在。
总结:
韩信这一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没有萧何这位伯乐的引荐,他的才华就永远不会被发掘出来。但最后他也因为自己太过放纵,死在了萧何的手中。
其实倘若韩信懂得隐藏自己的野心,安心辅佐刘邦建功立业,那么他的下场和结局就会截然相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