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画常见意象之觅句

 艺域无疆 2022-08-09 发布于河南

传统中国画所要表达的情感往往是含蓄隽永的,于平淡天真之中显露出作画者的精神追求,因而几乎没有过于强烈的情节冲突,或者阴怖恶俗的意象表达。尽管清中后期以来,一些画家对中国画题材的边界做出了有益的拓展。

宋元已降,文人画的蓬勃发展,使山水画烙上了深刻的士大夫印记,笔者今天要讲的就是山水画中关于“觅句”的画作。

所谓觅句就是文人在创作文章或诗词时的一种遣词造句的行为,在山水画中往往表现为独行的文士于某时某地寻找创作灵感的意象。我们结合具体的画作详加说明。

寒秋晚烟图 屈鼎 张风

图中绘高士在秋林水畔漫行觅句,文士四周寒烟重重,密林无限,空寂已至。

溪桥觅句图 清代 孙逸

图中远山陡峰高耸,云雾缭绕,山脚下河面宽阔,松柏苍翠,小桥上的文士策杖伫立,望着眼前的流水,心中文思渐起。

春溪觅句图 明代 沈周

图中高士策杖行吟于溪畔,远处山峰高峻,瀑水奔流,云起深涧,水面空阔;近处乔松高大,枝叶葱茏。

灞桥觅句图 清代 董邦达

图中一人骑驴过桥,状态悠闲。二童后随,一人肩担,一人手持梅枝,依题意,是写唐人灞桥诗思的典故。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觅句”的意象多发生在春秋两季,冬季偶有,多为踏雪、寻梅之境。

春季,万物生发,文士踏青赏花,不免醉心于烂漫春光,以遣诗怀;秋季,万木萧凋,文士感怀伤时,定要直抒胸臆。

相对而言,觅句的意象出现在秋季的情况最多,这和以秋季为题材的诗词最多相一致。毕竟两者的创作主体都是以文人士大夫为主。

秋林觅句图 明代 文徵明

秋林觅句图 近现代 张大千

觅句发生的地点多为静寂,空旷,清幽之处。如月夜、春山、秋林、溪桥、松亭、水泽等地。

松林觅句图 清代 张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