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年级数学题引发争论,老师改错了?

 博阳书屋 2022-08-09 发布于浙江

       小学数学,虽然简单,却也经常引发争论。

       这不,在论坛里,针对一道二年级数学题,家长吵成了一锅粥,争得面红耳赤。

       为何?

       先来看看是一道什么样的题目吧!

       就是上图中加了红线的这道题。

       其实这道题是复习上半学期所学的长度单位,题目的要求是:先检查每一句话中的长度单位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就打对号,如果错误,改正以后写在括号里面。

       这类题目,在二年级的练习册中很常见。

       为了强调长度单位的重要性,题目中经常会出现,让小学生判断长度单位是否使用得当,有时候,还会出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故意设下“陷阱”,来考查孩子们是否真正弄懂了长度单位。

       这道题目,初看之下,小学生确实很容易跳进“陷阱”当中。


       这道数学题,之所以引发了争论,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橡皮本身的厚度,不可能是10厘米。因此,这位小学生,在括号里填写上了1厘米的答案,结果,老师打了错号。

       结果家长认为孩子答案是正确的,而老师也觉得自己没有误判,批改无误,因此引发了争论。

       第二个:题目本身,出题不够严谨。

       其实这道题目,正确答案应该是“毫米”!也就是说,这块橡皮的厚度,确实是1厘米,但是以题目本身的要求来看,应该将厘米这个单位,改成毫米。

       只不过,二年级上半学期,还没有学到毫米这个单位,属于超出范围了。

       在二年级上半学期,只学了两个长度单位,一个是米,一个是厘米。

       正因为此,孩子才会无奈地在括号当中写下1厘米这个答案。毕竟,生活中常见的橡皮,厚度确实接近1厘米,10厘米是不可能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因此,在出题的时候,既要考虑到所学习的范围,又要考虑到孩子的经验,不能拘泥于书本,也不能脱离实际。

       您说呢?您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种题目呢?来聊一聊吧!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