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长元将军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给大家介绍“开国少将”蔡长元将军之子蔡小心谈为什么“红色后代”很少牵涉腐败案件。 蔡长元少将1917年出生于四川宣汉,1933年参加红军;是彭德怀彭帅的老部下,在军中有“善守”的美名。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末期,为了确保志愿军大部分安全,彭德怀总司令点将蔡长元,要他在铁原阻击李奇微以及“联合国”军。 结果蔡长元将军铁原阻击战一战成名,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当时他才38岁。 蔡小心是蔡长元将军的小儿子,也是活跃在网络上的“爱国意见领袖”之一,同时也是研究朝鲜战争的专家。 他在2015年接受《南风窗》采访时专门谈到了为什么“红色后代”很少牵扯到贪腐案件中去。 蔡小心给出的答案是:“家风”。 为了让记者能更形象地理解什么是“家风”,蔡小心还举了两个他和父亲相处时的例子: 蔡小心6岁的时候,时任陕西省军区政委的蔡长元将军带着他去南泥湾玩,事先没跟任何人说,当地官员却不知怎么知道了,非要来请吃饭。结果让蔡长元将军很不高兴,勉强去了,饭后却自行付了饭钱,让现场官员灰头土脸。 另一次是身为陕西省军区政委的蔡长元带着蔡小心出门遛弯,回到省军区大院外才发现忘带证件,新来的站岗卫兵不认识他们,把父子俩拦在门外。“父亲当时什么都没说,就笑了笑,带着我蹲在对面马路牙子上,等他的秘书回来领我们进去。” 蔡小心认为这就是“家风”,正因为红色后代从小就接受长辈的耳闻目染,所以他们的“家风”都保持得很好。 ![]() 蔡长元将军 蔡小心所说的“家风”,其实就是老一辈革命者对自己,对家人的严格要求。 这不仅仅是蔡长元将军一个人这样,老一辈革命者都是这样。 徐向前元帅的夫人一直到退休,都是自己坐公交车上下班,徐向前元帅从来不让妻子坐自己的小汽车,因为小汽车是国家配给他办公用的,谁也不能私用。 王震将军的弟弟想在老家修大房子,王震将军怎么劝也不听,最后王震将军一怒之下给老家的政府写信,要求让政府发动农会好好批评一下自己弟弟,让他“清醒、清醒”。 甚至就连弟弟在老家养了十几只鸭子,王震将军都让弟弟赶紧上缴。 胡耀邦同志的哥哥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在老家务农,胡耀邦没有给予任何优待;胡耀邦的侄、外甥没有一个到北京工作。 甚至就连林彪,他听到老家的乡亲们因为自己大哥放高利贷要批斗他时,也只敢找人求情,把大哥调动到武汉去当一名普通工人。 由此可见,对自己,对家人的严格要求在老一辈革命者是共同的特点。 蔡小心还对记者说了一件他父亲的往事: 蔡长元后来参加了西路军,结果西路军失败后,他先是被俘编入了国民党军当挑夫,等他找机会逃出国民党军,一路要饭回到陕西后,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被当成了逃兵,关了小黑屋。 原来当时下了个文件:西路军失败回来的人,1年内的收,不到2年的要审查,3年的不收。蔡长元脱队时间超过1年,因此要审查。而审查结果是:他当过国民党的兵,可能是投机分子,被判枪决。 说来也是幸运,就在蔡长元即将被执行枪决的时候,杨尚昆正好经过,听到一把熟悉的声音在用四川话大喊冤枉,一看是认识的,才把他保了下来。 蔡小心(左二) “现在和平年代,你听到这样的事情,是不是觉得很不讲理?但父亲从来没有抱怨,他觉得这个做法是对的,那个年代敌我形势非常紧张,他又确实在国民党那里呆过,没人能证明他不是间谍。他们老一辈人从来不抱怨。” “他是为了信仰。他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思想很单纯,就知道红军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男女平等。” 蔡小心是这么评价他的父亲蔡长元将军的。 也因为蔡小心从小受“家风”的熏陶,使得他一方面比一般人更痛恨腐败,另一方面,也让他比普通人更加的爱这个国家。 虽然是一个“意见领袖”,但是蔡小心也常常不顾自己开国将军之子的身份,在网络上爆出口: “滚xx的!有种滚出中国,移民到外国去!”蔡小心有时也有这种激烈的情绪表达方式。 总得来说,蔡小心认为“红色后代”很少牵扯到贪腐案件中去,主要是因为“家风”好这个观点,兰台还是认同的。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蔡小心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 参考资料: 《开国少将之子蔡小心:“红色后代”很少腐败》,《南风窗》201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