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惜春出家: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诗画品红楼 2022-08-09 发布于北京

诗画品红楼——"诗"、"画"、"品"相结合,诗情画意,图文并茂,古韵今声,一种全新的品红方式。二、四 晚上20点发布两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关注、阅读、分享、评论!


七律·惜春出家

李宝贵

幼时失恃有谁怜,玉翠金瓯两不全。

谜底藏忧言后事,判词解惑喻流年。

青丝未老红尘断,画墨无期水月偏。

最是繁华终寂寞,缁衣素面度安然。

惜春是贾府四春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宁国府贾敬的女儿,贾珍的胞妹,金陵十二钗之一。

惜春母亲早逝,父亲贾敬住在城外玄真观里,一味练丹,别的事不管不问。胞兄贾珍,嫂子尤氏年龄与惜春相差较大,贾珍生活奢靡无度,对小妹没有关怀。

惜春虽有父兄,却如同全无。幸亏贾母把她接到身边,与迎春、探春、宝玉、黛玉等一起抚养。但贾母的精力是有限的,且主要心思都放在宝玉、黛玉身上。所以惜春就显得亲情缺位,少有人世间的温情,很少有人设身处地地为她着想。她虽身处繁华之中,却倍感落寞。

《红楼梦》第3回黛玉进贾府,惜春和姐姐迎春探春一起出场,书中对她的描写是:“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在以后情节中也没有改变她这一尚小的形象,似乎总是别人的配角。

元宵节猜灯谜,惜春写的灯谜是:“身前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此灯谜谜底是佛前海灯,对于惜春以后决心出家为尼来说,这条谜语真的是一语成谶。

惜春没有什么诗才文兴,大观园的姐妹们商量起诗社,因她不擅写诗,只能在诗社中担任了“誊录监场”的工作。但惜春喜欢绘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画,虽多是一些随情写意之作,倒也像模像样很有才气。

后来,大观园来了刘姥姥,说这园子比画上的还好,要是有幅画带回去让乡邻们看看该多好。贾母就夸赞惜春会画,并吩咐惜春画一幅。不仅要画上楼台亭阁、湖光水色,还要画上人物故事。书中第43回,姐妹们商量画大观园的事,宝钗侃侃而谈,并开出一大篇绘画所需的笔墨纸砚等用具让人去采买。随后惜春开始画大观园。

画大观园是奉命而为,缺少了兴趣,又不敢违背贾母,故积极性不高,不是天冷了,就是这个那个的原因,总之到最后也没画完。

第74回抄检大观园,惜春因年纪小,尚未识事,很害怕。其实此次行动并非针对惜春,但出乎意外却在惜春的丫环入画的箱子里搜出了一些金银锞子,以及一包男人的鞋袜等物。随后入画跪下交代,是贾珍给她哥哥,她哥哥又交给她保存的,并没有大问题。

连王熙凤都不想追究了,可是惜春却说:“嫂子别绕他这次,这次方可。这里人多,若不拿一个人做法,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样呢。嫂子若饶他,我也不依。” 全然不念入画与她从小的情分。我想,是不是就因为她存了心要远离红尘,就要让身边的人都散了,早晚是散,所以她决绝地要让入画走?

笫二天,惜春又遣人将她嫂子尤氏请来,让她带走入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在尤氏企图劝解的时候,惜春索性连尤氏也怼上了。“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是了,不管你们,你们有事别累我。”因此,尤氏说她“是一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

应该说,是从小生长的环境,众人的态度,使惜春逐渐对世事冷漠,对生活冷淡起来。因而形成了心冷口冷、孤僻冷漠的性格。

惜春的判词是: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这首判词喻示了惜春一生的命运。在她的少女时期,贾家的时运逐渐趋衰,三个姐姐也遭迹悲苦。惜春在青丝长发红颜正好时就已看破红尘,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

据红学家们研究,惜春是在贾府的家庵《水月庵》出家为尼。正像判词说的: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红楼梦》笫115回有一段描写惜春出家决心已定,谁也劝说不了,尤其嫂子尤氏不劝还好,一劝了更要寻死,说:“做了女孩儿终不能在家一辈子的,若像二姐姐一样,老爷太太们倒要烦心,况且死了。如今譬如我死了似的,放我出了家,干干净净的一辈子,就是疼我了……你们依我呢,我就算得了命了;若不依我呢,我也没法,只有死就完了……”

家人只得依了她,从此惜春抛却繁华尘世,青灯古佛,缁衣素面,与世无争,倒也安然。惜春出家早于宝玉,真于妙玉。她也是《红楼梦》一书中众多悲剧人物的一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