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世间丨吉大一院第二季首场疑难病例讨论会大幕重启

 尚振奇 2022-08-10 发布于吉林

二季首场疑难病例讨论会现场盛况)


冷遇见暖 便有了雨霁

冬遇见春 便有了岁月

天遇见地 便有了生命

人遇见人 便有了世间

当“命运”落在每个人的头上

那么具体又那么棘手

岁月如同一首歌

我们在这人世间随万物生长

但始终要记得向阳而生……

图片


图片

 2022年8月9日,吉大一院第二季首场疑难病例讨论会在门诊一楼多动能厅拉开帷幕,网络平台及图片同步直播,吉大一院梅河医院开辟分会场。吉大一院党委书记吕国悦、院长刘彬、副院长于家傲,神经内科教授饶明俐、血液科教授易永林,肝胆胰内科教授牛俊奇、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主任郑杨、感染症科教授鲍万国、血液科主任高素君、小儿ICU科主任李玉梅、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东、创伤骨科主任孙大辉、手足外科主任宫旭、超声诊断中心·腹部超声科主任王东轩、超声诊断中心·体检中心超声科主任孙晓峰、放射线科副主任曹殿波、儿外科副主任赵继学、肿瘤科副主任刘子玲、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张尉华、超声诊断中心·心脏超声科副主任徐卉、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洪祥、肝胆胰外一科副主任孙晓东、放射线科主治医师王静等专家全程线下参会,会议由于家傲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主任钟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杨家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杨扬,中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副院长刘春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张育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许兰平,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王立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闫金松、童致虹、梁海东、曲鹏、姜春萌、武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蒋文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教授庞文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教授任卫东受邀全程线上参会并参与互动讨论。

图片 

图片

(吉大一院主会场现场)

图片 

图片

(吉大一院梅河医院分会场现场)

主会场及分会场共有近千名医生参会,网络同步直播观看近3万人次,图片直播浏览量35余万次。4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分享嘉宾谦逊从容、思路清晰,点评及讨论嘉宾直击问题,探讨深入,会场氛围热烈而感动,网友同仁线上留言热情真挚并给予高度评价。





图片

(于家傲副院长主持会议)

图片

(分主持:急诊内科逄利副主任)

图片

于家傲首先对线上线下参会的专家、同仁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讲到,岁月忽远、已入金秋,吉大一院疑难病例讨论会阔别已久终重逢。他带领与会人员共同回顾了疫情防控救治期间,吉大一院一线医务人员的义无反顾,后勤人员的默默付出,并以此引申出本次疑难病例讨论会分主持人为在“3+X”大急诊综合疗区三级收治模式下的疗区代表。主会场分为七个区域,急诊内科副主任逄利,急诊外科主治医师曲俸江,急诊儿科主治医师邹飞,内科综合一疗区主治医师郁映晴,内科综合二疗区、肿瘤科副主任梁婷婷,内科综合三疗区、二部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李海峰,内科综合四疗区、高压氧科主治医师杨伟民担任分主持人。





图片

(小儿ICU科张晓燕主治医师分享病例“空穴来风”)

 小儿ICU科主治医师张晓燕以“空穴来风”为题,介绍了病例中患儿的基本资料、既往史等,详细分析了患儿病情、各项检查及治疗方案。根据相关问题,现场进行了投票互动,线上、线下专家同道围绕儿童BO、纵膈气肿等进行了热烈探讨,全场抽丝剥茧、思路清晰地探究了整个病例相关的诊疗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儿呼吸科程航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曲来主治医师分享病例“一阳来复”)

小儿呼吸科副主任医师程航、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曲来以“一阳来复”为题,带来疫情防控救治期间综合五疗区的病例进行分享。程航对高处坠落伤诊断骨盆骨折、创伤性湿肺、失血性休克的病例进行介绍并提出困惑,曲来以重症医学的视角分析原因、阐述治疗。

图片 

图片

(李洪祥副主任解读主题)

李洪祥对主题“一阳来复”进行解读,他讲到,一缕阳光代表了生发的希望,揭示每个事物的生长都要经历风雨。于家傲对《易经》六十四卦之一的“复”,结合病例及主题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与解读。

图片 

图片

(肿瘤科王楠娅副主任医师分享病例“蓦然回首”)

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王楠娅以“蓦然回首”为题,分享了吉大一院二部抗疫救治医疗队的病例,王楠娅准备充分,专业功底扎实,从疾病的发病机理到诊断治疗,对疾病进行完整地阐述,病例分析严谨详实、证据链充足,台上台下互动热烈。王楠娅讲到,疫情期间,患者求诊艰难,医师用专业和技术、爱心与责任换回了美好生活。

图片 

图片

(饶明俐教授讲话)

饶明俐表示,会场座无虚席,与会人员都在探讨病例、究其原因,她倍感欣慰。她讲到,在困难时期,院领导带领全院职工挖空心思为患者解决问题,开创了“3+X”大急诊综合疗区三级收治模式,未来,与会人员也要在本职岗位上认认真真做医生。

图片 

图片

(易永林教授讲话)

 易永林表示,医院重视青年医生的培养,青年医生要发挥主力作用,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患者和学生,脚踏实地做事,发扬白求恩精神。

图片 

图片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蒋文涛副院长讲话)


蒋文涛表示,未来要加强交流,学习吉大一院刻苦钻研的精神,并在学术科研方面进行合作,合力攻关。

图片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立明副院长讲话)

王立明表示,希望吉大一院继续发挥区域的辐射引领作用,未来,继续加强院间的学术交流,互动合作。

图片 

图片

(于家傲副院长总结讲话)

于家傲说:“回顾疫情之下,白天的你认为一缕阳光最美,对我来说,呼吸一口新鲜空气最美;正午的你认为一份暖餐最美,对我来说一片菜叶最美,夜晚的你认为一席美梦最美,对我来说一张硬床最美,子夜的你我平安最美,但对于'他’来说,你我在,最美。”他讲到,“人世间”是有人的世间,吉大一院在特殊时期守一方水土,护一方平安。未来,在疑难病例讨论会中,会将干劲、闯劲、求真务实融入当中,一以贯之,并向线上线下专家同道发出了第二季第二场疑难病例讨论会的邀请。

图片 

图片

(刘彬院长总结讲话)

 刘彬在总结中对疑难病例讨论会幕后团队的付出、讲者在特殊时期的艰苦奋斗和精心准备、线上线下专家同道的热情参与一并表达了感谢。他指出,未来为继续邀请专家同道共同进行疑难病例的分享与讨论,不断促进学术交流,共同进步。他表示,疫情防控救治期间,患者求医的场景历历在目,人世间的不易也激发着吉大一院为了救治患者而不断前行的决心。他强调,无论艰难困苦,吉大一院人要勇于面对、敢于承担,以乐观向上的心态排除万难;吉大一院人要不断积蓄力量,在工作生活中团结互助、攻坚克难;吉大一院人要时刻保持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图片 

图片

(吕国悦书记总结讲话)

吕国悦在总结中,围绕疑难病例讨论先导片《人世间》进行了背景介绍,他讲到,短片重现了2022年3月15日的危机与艰难。吉大一院到吉大一院二部一夜往返总计128公里的“战略转移”,铭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要葆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坚守住要护佑的热土。他指出,医院开创了“3+X”大急诊综合疗区三级收治模式,以300人的队伍收治75000名急诊患者。本次疑难病例讨论会的病例均出自特殊时期,在疫情防控救治期间,培养了医生多学科会诊的能力和临床思维,对每个人来讲,是历练和成长。他表示,艰难时刻更体现出吉大一院“国家队”的担当与作为,增加了吉大一院人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心。他强调,未来吉大一院将继续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参加病例讨论会,促进共同进步、共赢发展。

本次讨论会以“人世间”为主题,以疫情期间综合疗区的急诊急救工作为背景,将与会人员带回了艰苦卓绝的急诊“人世间”,重现了在“3+X”大急诊综合疗区三级收治模式下各疗区医务人员生命至上、不计得失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对急危重症患者疑难病例“死磕到底”的职业素养以及对每一个患者生命“负责到底”的专业精神。使与会人员在交流中获益、在探索中成长、在切磋中进步。



现场讨论花絮(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兰平主任)

图片 

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钟林主任)

图片 

图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家印主任团队)

图片 

图片

(中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刘春峰副院长)

图片 

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育才副院长)

图片 

图片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闫金松主任团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撰稿丨秦楠、医务部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