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粉丝跟我说,他发现个非常神奇的现象 说南美洲北部的三个国家: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的国旗怎么那么像呢? 厄瓜多尔 委内瑞拉 哥伦比亚 我一看:嚯,要是把厄、委国旗上的标志去掉的话,那这仨国旗除了色号不一样之外, 恩。。尤其是厄哥两国,那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本以为这个话题,三言两语就能搞定, 但当我翻找完资料后才发现, 原来三面相似国旗的背后,还有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科普趣事多,且听弟球说。 先来仔细看一下三面国旗。 都是由红黄蓝三色的条纹组成。 不同的点在于:哥厄两国国旗中, 厄瓜多尔 哥伦比亚 黄色条纹宽度,占到了50%,红蓝各25%。 委内瑞拉则是三种颜色将国旗平分了。 三个国家对颜色的解释上也是大同小异 黄色多与农业、财富有关。 蓝色代表天空和海洋。 红色嘛,和咱们五星红旗的意义大体相同, 都是当年独立战争时,先烈们流下的鲜血。 除此之外,委内瑞拉国旗上曾经是七颗星星, 那代表着该国建国时的七个州, 厄瓜多尔的那个标志是它们的国徽! 好了,简单了解一下之后,我们不禁得思考一个问题: 它们仨之间存在着什么必然的联系嘛? 其实,这个秘密就藏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上。 在绘画这门艺术中,它们是三原色, 初中的课本里,曾提到牛顿在1666年利用三棱镜, 将太阳的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实验。 但这是光学领域的知识,或者说这是客观规律。 而将客观规律延伸到相对主观的艺术领域的,却是一位德国人。 甚至因此还出了一本名叫《色彩理论》的书。 当然这位德国人也还有点名气。 他的很多诗歌曾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等音乐家改编成了音乐! 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浮士德也都出自他的笔下。 他就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1785年冬天,在一次贵族间的聚会上, 歌德遇到了一位来自南美洲且与他年龄相仿的男人, 两人推杯换盏到深夜后,那个男人告诉歌德: 几年前,自己曾在北美大陆上叱咤风云。 还说他参加的战争有多么伟大。 以后你要是见到乔治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第三任总统),提他米兰达的名字,肯定好使。 等游历完欧洲,他还要亲手解放自己的家乡委内瑞拉。 虽然这些话听起来有点像酒后的胡言乱语, 但这哥们确实没有说谎。 因为他参加的那场战争,今天我们称之为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 他也确实和那两位总统有些交情。 也许是被这位兄弟的热情感染了, 借着酒劲歌德向他兜售自己的那番色彩理论。 家乡的热土,一定要被赋予最纯洁且不被扭曲的色彩。 黄色代表着温暖和高贵, 蓝色是兴奋与安静的结合体, 而红色,则是黄色与蓝色的一种升华。 我们不知道当时歌德这番话到底在传道授业, 还是喝点小酒后的吹牛X行为, 但我们能知道的是:那位名叫米兰达的有志青年在听到之后是 深信不疑。 被大作家歌德“忽悠”了的米兰达,到底有多牛呢? 米兰达 前面咱们说到,米兰达是南美洲人, 能在德国(普鲁士)遇到歌德, 是因为此时他正在游历欧洲。 可当他在1791年来到法国时, 这里却爆发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法国大革命! 对于普通的日子人来说,这种时候是能润则润, 但对于爱折腾的米兰达来说,这可是个天大的机会。 于是他决定将法国定为自己欧洲的最后一站。 1791年,米兰达就以元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法国大革命中。第二年,他又在法国革命军中,担任将军一职,参加了法国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瓦尔米战役。 虽然后来曾两次入狱,但能亲身参与到法国大革命, 并且还活了下来,可谓是相当幸运。 尤其是对米兰达这样一位想要解放自己家乡的人来说, 这更是一比巨大的“财富”。 为什么说是财富呢? 因为此时,别说是米兰达的家乡委内瑞拉, 甚至连整个南美洲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不过,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时间节点上, 西班牙这个日不落帝国的一代目已经走向了帝国的终点,取而代之的,自然是大嘤! 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瘦死的马大, 想要撼动盘踞在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余孽”, 只凭米兰达自己肯定是不行的。 怎么办呢?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 米兰达开始寻求西班牙的敌人们比如俄国、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帮助。 所以米兰达之前游历欧洲各国,可不是到处打卡拍照,而是在干正事。甚至参加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也是为了得到美法两国对自己的支持。 但法国人革命后内部有点乱,俄国又太远, 那么唯一的答案就是大嘤了。 不过,那个年代的西方列强们,可不是啥大善人。 在把自己的军事计划告诉英国人后, 英国人觉得:如果我们自己就能把西班牙从南美赶走, 从而在物理层面(枪炮)打开南美市场。 到时候,你们委内瑞拉也得给我们上供, 我凭啥与你合作。被怼得无话可说的米兰达表示: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处处不留爷,爷还有后路。 我米兰达不是还认识两个美国总统嘛? 爷这就回到那片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不过,在与时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沟通后发现: 托马斯杰斐逊 这会的美国人似乎更关心自己如何开疆拓土。 看来想要解放家乡,就只能靠自己了。 1806年,颇有家资的米兰达, 自己买了武器又招募了200名士兵,还在海地买了两艘船,他第一次解放自己祖国的计划,就这样开始了。当然同时诞生的还有委内瑞拉的第一面国旗。 不过,只有200人的部队,那结果也是可想而知。 虽然后来他又拉来了附近驻守在英属格林纳达、特立尼达和巴巴多斯岛的英军,但每次都没超过三百人。 经历过多次失败后,米兰达再次回到伦敦,一边避难一边寻找下一个机会。别说,机会马上就来了。 此时西班牙本土却传来了一则消息:拿破仑入侵了西班牙! 得知此事后,委内瑞拉国内赶紧派出了一位和米兰达一样都志在解放委内瑞拉的年轻人来和英国人谈判。 希望在独立之时,英国能给予一定的军事援助。 米兰达和年青人见面后,两人是一拍即合。 都觉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就这样:两人回国后的1811年7月5日, 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正式建立。 很自然的,那面红黄蓝三色旗就成了共和国的旗帜。 不过,好景不长,西班牙人虽然被暂时赶走了, 但在长期的殖民下, 别说是委内瑞拉,就连整个拉美地区的利益分配都十分不均, 什么军阀、地主、政客等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再加上共和国成立第二年,委内瑞拉又来了一次大地震, 而且余震波及到了全国,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亡和基础设施的损坏,屋露便逢连夜雨,此时另一边的西班牙人又卷土重来了, 多重压力下,初生的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在无法凝聚多方力量的情况下,夭折了。 米兰达在没有通知任何人和组织的情况下, 就在投降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不过,那位和他一同从英国归来的年青人, 在听说米兰达投降后,异常愤怒, 觉得米兰达这么做,就是在背叛自己的军队背叛自己的国家。 于是年青人将米兰达逮捕,并移交给了西班牙军队。 米兰达知道,如果自己真的被押送回西班牙, 那必将是死路一条。 人生的最后三年,他被关押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郊外的监狱中。1816年,米兰达,病逝在狱中。 遗体又被埋在了一个万人坑里,这导致没人能辨认他的遗体。 虽然今天委内瑞拉为米兰达在国家万神殿中建造了坟墓,但墓中却空空如野。 为委内瑞拉解放而奔波了半生的米兰达落下这样一个凄惨的结局, 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看到这你可能会想: 那个年青人太可恶了,他毁了米兰达一生的努力。 其实,他非但没毁,反而还超额完成了米兰达的理想。 即便是在2022年的今天, 那个年青人的名字在整个南美洲依然家喻户晓。 甚至还有个十分霸气的外号:解放者! 这位整个拉丁美洲民族和文化偶像的全名正是: 西蒙·玻利瓦尔! 一个能被唤作“解放者”的人,会干出哪些惊天动地的事儿呢?这和国旗又有啥关系? 其实很简单:米兰达入狱后, 玻利瓦尔不但解放了委内瑞拉, 还一口气将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新格拉纳达都给解放了。 甚至还将委、厄、哥、巴合并成了大哥伦比亚。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前面咱们说到米兰达解放自己祖国的经历, 玻利瓦尔觉得:之前不管是米兰达还是自己的失败, 都是因为势单力薄。 指望英法这些外力肯定是不行了。 可是自己再有魅力再有钱再能拉队伍,那也只是委内瑞拉自己的力量。而这点力量肯定是无法与西班牙人相抗衡的。 所以,他要做的并不是靠热情拉上二三百人就干上一票,而是将拉美地区能团结起来的力量都团结起来。 这样才有希望。 于是此时虽然已经身无分文且被西班牙人驱逐出境的玻利瓦尔,就将第一个目标锁定在了东北方向上的小岛格林纳达。 格林纳达虽然也被西班牙人控制, 但一来这里西班牙的部队力量比较薄弱, 二来,岛上还有革命势力的存在。 虽然小岛不大,但水浅王八多,遍地是大哥。 这里也分裂成了多方势力。 而玻利瓦尔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合多方力量。 那么怎么整合呢?四个字:弃戎从笔。 在摸清当地状况后,玻利瓦尔开始写文章! 把自己想要解放整个拉美的思想传播了出去, 并且同时还积极地与当地精英们打成一片。 最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得到了被压迫的底层人民的支持。就这样,革命的队伍从开始的几个人, 很快发展到了二百人。 与米兰达那二百人不同的是:这次玻利瓦尔的敌人只有五百人。 一番激战后,驻守的西班牙军队留下大量物资落荒而逃。虽然这次战斗的规模很小, 但却给了当地人极大的信心。 接下来队伍越来越垃大,物资也越来越丰富,, 玻利瓦尔仅用了两周的时间,就基本将格林纳达解放。 带着势如破竹的胜利,玻利瓦尔觉得: 是时候回到自己的祖国了。他也是这么做的! 回到委内瑞拉后,西班牙的保皇党军队, 一时间确实难以招架玻利瓦尔军队的攻势, 很快便败下阵来。甚至玻利瓦尔还一口气打下了首都加拉加斯。 胜利后,玻利瓦尔宣布:成立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 而那个“解放者”的称号便是在这个时期获得的。 不过,第二共和国的命运与第一共和国非常相似。 由于此时西班牙本土新王上位, 这给了委内瑞拉当地保皇党巨大的信心, 再加上虽然共和了,但此时的玻利瓦尔并不赞同废除奴隶制。 所以,在奴隶们和保皇党一起夹攻之下, 玻利瓦尔节节败退。 第二共和国仅存在了一年的时间,又夭折了。 虽然战败,但玻利瓦尔觉得: 自己完全可以再回到格林纳达小岛上,然后东山再起。 毕竟那里有大量与他共同战斗过的队友。 不过,此时的格林纳达早已被卷土重来的西班牙人再次占领。没办法,玻利瓦尔只能流亡加勒比地区的牙买加。就是今天奥运会百米冠军博尔特的老家。 在这里,他再次反思第二共和国失败的原因: 上次他觉得应该团结身边所有的力量, 这次,他将这个方案进一步完善了一下。 那就是南美地区,要建立一个与西班牙一样的地区大国,还有就是要减少各民族之间无休止的各种内耗。 可是,具体执行起来要怎么办呢? 目前来看,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许以各方势力更多的好处。 这样,大家才能为了一个目标团结一心。 于是这一次,带着思想纲领同时又得到海地总统的大力支援后的玻利瓦尔, 再次杀回委内瑞拉。当然海地总统也不是白支援的: 条件是解放南美洲的奴隶们。 不过,这次战斗的结果么。。恩。。。。 大败而归的“解放者”发现: 思想纲领有了,军事纲领好像还不太对。 之前的每次吃瘪都有个共通的原因: 那就是他将目标锁定在了大城市上。 而农村的力量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半年后,玻利瓦尔带着农村包围城市的军事纲领向委内瑞拉的农村进发了。 事实证明:他的路走宽了! 由于多次的战斗,让西班牙人在委内瑞拉的大城市布下重兵,而玻利瓦尔每到一个农村,都会受到当地人的热烈欢迎!而且兵源也是越来越多! 就这样:玻利瓦尔与西班牙的殖民军形成了拉锯之势。 但总这么拉锯也不是个办法。 此时他想到了那位名叫汉尼拔的名将, 曾带领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后, 神兵天降到罗马帝国腹地的故事。 于是,玻利瓦尔觉得: 既然委内瑞拉久攻不下,且敌人重兵把守, 不如我们有样学样,翻越安第斯山脉,然后对隔壁哥伦比亚的首都波哥,给对手来个出其不意! 事实证明: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确实会有收获。 玻利瓦尔的这次神兵天降打得当地西班牙殖民军是 溃不成军! 很快,哥伦比亚全境便被彻底从西班牙手中解放出来! 玻利瓦尔很自然的也成了哥伦比亚的第一任总统。 有了稳定的根据地后, 玻利瓦尔又联合委内瑞拉的朋友们, 终于彻底解放了自己的祖国委内瑞拉。 可以说,此时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体系基本就算是名存实亡了。 于是玻利瓦尔乘胜追击,解放了秘鲁和玻利维亚。 1819年由哥、委两个政权组成的大哥伦比亚成立了, 到1825年时,大哥伦比亚的版图已经扩张到了 南美洲的整个北部地区。 其中包含了今天的哥、委、厄、巴(巴拿马)四个国家的全部版图,甚至秘鲁和巴西的部分地区也在其中。 而国旗是这样的! 虽说玻利瓦尔间接害死了革命先区米兰达, 但他却实现了当年米兰达的伟愿。 不过,这仗虽然打完了,问题也来了。 后期的玻利瓦尔虽然连战连胜, 但连胜的背后有着一个巨大的隐患: 那就是这种胜利是建立在扩张的基础上的。 只要版图在扩张,军事在胜利, 那么大哥伦比亚内部的矛盾就能暂时被掩盖。 但如果这仗不打了,或者稍微遇到些困难, 内部的矛盾立马就会显现出来。 此时身兼大哥伦比亚总统、秘鲁总统、玻利维亚总统的玻利瓦尔,认为应该把权力集中起来, 把南美各地区本就不多的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上, 但这个想法,却削弱了地方豪强和财阀们的利益, 于是,关于未来的路线问题,大家斗的是死去活来。 而玻利瓦尔面对此情此景,也是束手无策。 随着自己的祖国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相继退出大哥伦比亚宣布独立,玻利瓦尔也心灰意冷。 1830年12月17日,玻利瓦尔因肺结核含恨离世, 享年47岁。 而随着玻利瓦尔的离开,大哥伦比亚也土崩瓦解。 虽然大哥伦比亚不复存在了, 但委、厄、哥三国依然沿用着大哥伦比亚的国旗。 也许有些朋友在看完这段故事后, 会有一种感觉: 无论是米兰达还是有着解放者称号的玻利瓦尔, 都不是常胜将军,看来也不咋地。 但我们仔细回想: 不管是米还是玻,又或是我们国家的革命先烈们, 他们所有人的道路非但不是一帆风顺。 反而还是异常的崎岖异常的坎坷。 而且不管你如何否定米兰达和玻利瓦尔, 他们都为南美地区人民的反殖民战争作出巨大的贡献。 或者说:称呼玻利瓦尔为解放者,称呼米兰达为反殖先驱一点都不为过。 对了,他们两位都出身于十分富足的家庭, 甚至玻利瓦尔家族的财产在整个南美洲都排得上号。 如果不去反殖民,他们完全可以凭借家族的财富 过得相当滋润。 但玻利瓦尔和米兰达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那条最艰难的道路! 好了,今天应该是和大家聊得最多的一期视频了。 感谢你还能看到这里。 对了,今天的视频中我们曾提到: 玻利瓦尔在南美洲北部建立了大哥伦比亚, 其实,在同一时期南美洲的南部地区, 也存在着一位“战神”。 不过,与玻利瓦尔身兼多个总统不同的是, 这位战神选择了激流勇退。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 点赞过一千,我就和大家聊聊这位战神! 那么,我是弟球,咱们下期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