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闰庵撰《鹭门劳生集》

 书城快剑斩蛟龙 2022-08-10 发布于山西

《鹭门劳生集》自序

辛丑夏,余自银城往鹭岛易粟。未经旬,疫鬼大行,而银城最甚,以故羁留不得归里。其间碌碌劳生,繁琐又数倍于往日,益怨有待之烦。然则诗心未尝因此稍怠,长篇断调,即事而发,驰情感往,拈毫有作。所以积案盈箱,无非锦囊之诗;伤今悼古,皆踵楚调之武。每哭王孙,自念枯兰;时痛女史,谁哀泥絮?文字海里飘零,浮槎且欲何往;蓬莱山外龃龉,游仙莫谓能行。一身为天地之闰余,胡不速死;余生岂乐事之可期,安肯苟活。心事若此,孰能知之?孰肯听之?孰愿慰之?知音难觅,千古同然;文章憎命,由来如此。是皆不足言,不必言,亦不必以此为憾。所畏者,若司马公所言“鄙没世而文章不表于后也”。今无知音,岂身后亦无知音耶?借文章传心曲于后世,待后世之人有知我者见知音于纸上,庶几可以慰其当世无知音之恨,而余于地下亦可以销恨矣。此集之所以为作也。

——辛丑十月十六闰庵序于读贺集斋

读书随札三则

“余少习孔孟书,初亦守晦庵集注及诸家讲说,一日偶静坐掩卷,体会文本,觉有得处,始一切屏去,而专用力于本文,久之恍然如披云见天。”静思之力,固不待言,余深感之。一日无事,颅内勾合他书覃思《小青传》,始见小青名有未发之覆。静思之功大矣,岂今因循喁喁,落人窠臼之辈所能窥破耶?一笑。

坡公“世界悉琉璃,大地皆药草”,梦祯眉批谓既入琉璃,药草何用?小杠了一下/坡公“以大愿力,援诸有情”,其大愿在宗教,而吾辈钟情人之大愿却在时运/张萱索冯梦祯本《太和正音谱》对校,易名《北雅》。重刻之初衷在钟意一女子,为之习乐器,通音律,成此填曲之“金科玉条”。

点读真实居士集,获其至言。其曰:“即当年之乐有逾于极才情弄笔研者乎?当其得意,指挥千古,役使万灵,王公失其贵,贲育失其勇,飘飘然有冯虚御风,羽化登仙之适,而谓之苦可耶?”余亦好文,韵体稿积百千言,其中牢骚满纸,词不至于工,韵不至于神,若后之不传固矣,尚何言。然小青一稿,呕心致意之作,余之名固不足传,小青之精神不可不以我之力传诸于世,不独此生恃此以自慰,亦以之告慰青娘之灵,庶知其知音生于五百载之后也!

再赋得长吉“己生须己养”

己生须己养,戮力犹勉强。

废卷不待言,何遑耽玄想。

大块劳我生,我生将焉往。

刺促于熙攘,逡巡复迷惘。

有待固如兹,触地皆樊网。

人为稻粱谋,安能独慨慷。

一意握瑾瑜,狂歌笑魍魉。

我生故我思,思欲纵泱漭。

书海傲沧洲,清贫能致爽。

若唯为枉存,我欲辞霄壤。

——辛丑七月廿二

金明池·有怀步韵河东君《咏寒柳》

白露初漙,黄花欲粲,银汉新成南浦。哀逆旅,酸风腥铁,一如是未卜弱絮。总伤情、短调长歌,搦秃笔、满纸龙蟠蛇舞。问唱和谁人,秋风哭尽,枉杀文园奇句。

爱数凄凄清凉雨。若煮茧抽丝,愁端如许。荒唐梦、叔宝感逝,山阳笛、子期怀故。纵凭他、八斗分才,料慧剑难驱,十缠空苦。且自奠梨浆,依栏鉴水,有个知音堪语。

——辛丑七月廿一

离合诗遣怀

莳木知情性,惓惓在一枝。

葳蕤恐无日,揓斧欲何之?

——典出“昆山片玉,桂林一枝”。“莳”取“艹”,“惓”取“卷”,合为“菤”;“葳”取“艹”,“揓”取“施”,合为“葹”。菤葹,草名,拔心不死。余号菤葹吊客,遂有此作。辛丑七月二十

眼病酸涩有作

不用关风射眸子,世路多艰足生酸。

持身易粟总违愿,更遭病眼岂能堪。

自非佛徒能舍寺,换得明目泉滴寒。

枯兰见在兰台种,宋玉魂归泪汍澜。

灵心渐与秋零落,迷离掩卷哭时难。

杀青还须消年月,案头秘笈犹未看。

风云散去龙性在,野战玄黄气已残。

可慰唯浮文字海,谁道罹此夺清欢。

——《南史》载江总祖蒨眼病,舍宅为寺得慧眼泉水,拭目遂愈。辛丑七月二十

重读柳如是别传三则

先生于前言谓欲于民族之层面表彰如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余谓于性别之层面,即女性亦可作此说也。如是跳出时代之牢笼,实为女性自主自觉之典型。若有唐鱼玄机之流有此思想,而不敢如河东君付诸于行动。

牧斋以匹嫡之礼迎娶如是,毅然与世俗为敌,此举乃是对如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最大肯定,当时举世能如此者,唯牧斋一人耳。若两情相悦之陈子龙,乃几社之领袖,此肯定之举,为其此生所不能者。

人之选择,无非价值之实现,不以世俗之可否而增值或贬值。若如是一生所追求者,无非认同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女性自觉意识者,而此人举世唯牧斋一人耳。故牧斋降清,虽怨之而不弃;牧斋物故,终以死殉之。如是之选择,亦不过是价值之实现耳,他人之嘲弄,何足置喙。

赋得长吉“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

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

去去复去去,东山不可与。

霜里殄幽兰,风中飞弱絮。

道胜斯良难,贫富究谁驭。

千金买蠹鱼,散去岂复虑。

刺促一如兹,唯为情深处。

笔锋有龙威,青云欠时御。

斯亦何足悲,无人知戚豫。

——辛丑七月十八

重读柳如是别传三则

读考证河东君曾用姓字之一章,便知寅恪先生之功力及其洞察力深不可及,他自不待言。余受其启发,覃思小青之姓字,以为亦有待发之覆,俟他日再考。

寅恪先生之考证,于常人时忽略者皆能注意。若考证松园老寓居之所一节,凭“城西”与“西城”之分别,参以诗及方志,竟知所在。

河东君之才,自不待言。若其咏风筝之诗曰:“若到天涯逢荡子,可能为报数行书”,情至深处,不费安排,不琢字句,已入佳境。惜今之文学史竟无其一席之地,其《戊寅草》《湖上草》亦无若寅恪先生之博学通人笺注刊行,实为天壤间之恨事。

七绝·无题

为云为雨总难留,乐事赏心安可求。

最是妍妍容易散,殷勤幻海问泥牛。

——辛丑八月十二

影印崇祯黄来鹤钞本《小青传》序

范氏天一阁藏本《小青传》余心念之四年矣,以数困场屋复拙于生计,苦苦不能一访石渠,了此夙愿。辛丑仲秋,闻道朱同年志乐欲过宁波,急讯之,以影印事相浼,同年欣然应允。未多日,同年复讯事毕,已付行人。时鹭门疾疫大行,余处其中。为此不遑起居,谈何把卷。荷担归时,日晡久矣,而此本行人亦已置诸案头。遂伏案摩挲,困倦顿消,得此本八纸何似得金八万,一笑。朱女史者,余同年也,究心文字之学,勤苦有加,余往图书馆检阅文献,每每见之。不意别后期年,得借女史之力,遂我痴人之愿,感激之情,安可胜道?

——辛丑八月十九闰庵序于鹭门

辛丑旧历生辰

屈指四七年,孤另自熬煎。

生日何足道,况为疾疫牵。

故里最为甚,亲旧心为悬。

役身于鹭岛,昏旦鲜息肩。

琴书久弃置,诗事忍抛捐。

何时问桑梓,狂歌弊马旋?

面条雪狮子,横竖膝下眠。

妍妍庶一见,面团依我前。

红烛应共剪,往事话犹鲜。

遥遥不可逮,梦里可双全。

——辛丑八月既望

辛丑新历生辰

兰台芜沒谁为愁,宋玉魂归坐悲秋。

辛丑新足廿八岁,甲戌堕地始羁留。

白藏予我肃杀气,不群唯把书为俦。

人间信有文星在,追踪诗鬼与诗囚。

有道英雄本无主,买丝浇酒怨不休。

更将短调与长调,闲掷龙堂引幽虬。

叵奈湘神弦已绝,帝子欲降岂自由。

妍妍一去成云雨,凄凄心事在笔头。

文海飘零稍解郁,纵浪诗筏任沉浮。

向立刘郎何孤另,痛哭汉剑不可抽。

——辛丑中秋

七绝·鹭岛疾疫大行,余在其中,陈、张二同年致电问存,感而赋谢

不谓猝然罹此灾,何甘拱手叹哀哉?

平生每愧东山卧,多谢殷勤问驽骀。

——辛丑八月十一

辛丑疾疫纪事

一夕瘟鬼堕地来,无警烽火无声灾。

里阙银城频告急,身赴思明捐驽骀。

我思玄宰何昏聩,民也何辜罹此哀。

微躬虽非经济手,九州岂乏东山才?

耄耋趑趄扶筇仗,襁褓唔哇声如雷。

无情旻天终不老,有灵斯在岂捽摧。

——辛丑八月初九。疾疫大行,余于思明防疫,二日间卧寝不过三个时辰,情急如此。

七绝·次韵岐泮居士《遣怀》

霄壤无是也无非,多少龙材哭布衣。

未忍抛书学焚稿,可怜纸蝶漫天飞。

——辛丑八月初五

七绝·时近仲秋次韵杨诚斋《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

又近苍凉十五天,青山还剩几分妍?

广寒仙子应无恨,不见冰轮缺与圆。

——辛丑八月初四

七律·自述

瞻部难捐有待烦,且拥书箧慰迷魂。

庋藏珍本三千卷,笔掷金声十万言。

善感何如羸卫玠,多情还似渴文园。

精神所注凭毛颖,寄语来人或可喧。

——辛丑八月初二

或问

或问余撰书何为?余曰:余为小青所撰之书营营三春秋,尚须二载乃得杀青,勤苦如此,岂独告精魄于地下,寄知音于来世乎?余自降世,恒失凯风之爱,弱冠志学复遭不偶,又秉气于秋,木讷不善言,非人所爱。即非今人所爱,乃穷平生郁抑孤愤之气爱古人以自慰,其为今之心理学所谓报复性补偿耶?此书若得刊行,平生盖无恨矣,尚何言?奈何近日眼病酸涩,数日不愈,加诸易粟之身,片晷难持,囊中尚有数种文献尚未检读,日夜挂念宁波天一阁藏本一种、上海图书馆藏别集五种、同安图书馆六种未及经眼,真有“倩何人揾英雄泪”之悲。为之奈何?

——辛丑八月朔日记

七律·过筼筜湖有作

湖边光景尚依依,不道闽陬燕已稀。

天色半开浮日影,秋飔满袖灌人衣。

江山有助频摇笔,世路无聊莫掩扉。

好慰逡巡曹子建,暂忘洛水哭甄妃。

——辛丑七月三十

七绝·步韵道潜《口占》遣怀时头风不豫

梨浆代酒奠青娘,不拜空王与素王。

独立精神孰勘破,阿戎岂是太痴狂?

道潜原诗: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辛丑九月廿九

跋东坡禅喜集后

世谓有宋士人外儒而内佛,而余以为子瞻独不然。观其文字,实为外佛而内道,察其行藏则儒也。其人会三教于一身,可谓奇矣。余生平不奉教,于内典自然不甚了了。然读子瞻文字,从浅处入道,时而冥会于心。纵有不解处,诵其文字,玲珑珠贯,一气直下,释卷时精神为之畅然,坡公文字声气之妙如此。是本为凌蒙初双色套印本,有冯太史批语,间引陶石篑、李卓吾、陈眉公等评。读末凌跋知是集为万历凌冯共游吴时,凌出于舟中,冯即批点而成。付手民则在天启时,冯已下世久矣。追往昔游,颇见泛爱之宜,则是集又非唯坡公之文字,亦凌冯一段佳遘之见证也。

——辛丑七月廿九闰庵跋时偏头痛作

读坡公《梦斋铭》引卫玠事有作四言

梦觉不住,孰幻孰真?空扰卫玠,覃思其因。

营营生日,抵牾形神。神即钟意,乃阻于身。

不能相接,职是沉沦。梦妍所向,梦媸所恂。

何妍之少,而媸之频。妍媸违愿,觉梦皆嗔。

——辛丑七月廿八

赋得长吉“吾闻壮夫重心骨”

吾闻壮夫重心骨,三尺匣中养龙子。

会当异采烛青冥,云舆飞动留止水。

最是不测天与时,汉剑朽去白帝死。

失色练带生铁腥,莫见当年出硎砺。

何益䴙鹈涂复涂,盛气支离孰能已。

欧冶重作睹于兹,将无痛哭还切齿。

故事风发欲斩鲸,如今兀自难凭恃。

纵使迷魂愿为招,未遇伊人怜畸士。

——辛丑七月廿八。多用长吉集中成语,然岂生吞活剥耶?知诗者自知。

七绝·昨夜梦预郝师、莫师文席赋七绝一首,晨兴犹记之。然语句拙陋不取,补题一绝

四大纠缠不自由,一心轻举上瀛洲。

何劳怀梦东方草,昨夜魂追第一流。

——辛丑七月廿五

七绝·检《杭郡诗辑》有怀小青

情死情生赖性灵,临川铎振牡丹亭。

斯人去后斯文在,却向何人说小青。

——辛丑九月廿二

七绝·余买书之作谢兄有步韵之作再赓韵和之

从来何事使痴狂,文字海中勤斗量。

阛阓终于难幸免,崇朝频爇辟人香。

——辛丑九月廿一

七绝·掷金购《闺秀集》寄到有怀当日陈同年亦掷金购《方以智全集》

梦想当年庋置狂,千金一掷莫商量。

诗书陶养终于死,淌血料应生墨香。

——辛丑九月十二

七绝·家植含笑花临冬欲放即事遣怀

释卷无言上阶除,谁虞秋杪似春初。

无心草木能含笑,有识缘何总不如。

——辛丑九月十八

七绝·日晡多时乃自鹭门归家洗沐罢检《杭郡诗缉》漫兴

堕地岂唯谋稻粱,精神有待乃奔忙。

逡巡只好浮文海,短调长歌取次狂。

——辛丑九月十六

七绝·夜宿鹭门漫兴

薄冬南国乃知秋,宋玉重来独自愁。

楚调何曾为绝响,挥毫取次是其俦。

——辛丑九月十五

七绝·再庚韵

孤介安能拟古狂,谈何调理燮阴阳。

强欢适性终于纸,生事无非太苦肠。

——辛丑九月十三

七绝·陈同年有和作余庚韵再和时不耐生事之烦

沾泥柳絮谢轻狂,幽谷何曾一抱阳。

敢问君安敌龙性,应非铁石作心肠。

附陈同年和作:

痛饮犹思散发狂,春风一别到重阳。

何当细把君诗读,亦作汉书入酒肠。

——辛丑九月十三

闰庵批评岳端选评《寒瘦集》自序

去岁九月,余购得《寒瘦集》不分卷一种,草读一过撰《〈寒瘦集〉提要》一篇便藏诸箧笥,未尝细绎。辛丑秋,余重拾旧卷,披读一过,间加评语毕,乃作序云。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坡公语也。而后世之论诗者,每以此语为口实诋元白郊岛,殊不知坡公未尝以轻俗寒瘦下褒贬,以此目元白郊岛为唐之下流者,不过耳食之人耳,岂知诗体寒瘦之妙。余读是集,于郊之五古甚为叹服,若《赠崔纯亮》一篇,可谓集中五古冠冕。汉有《十九首》为五言冠冕,于晚唐则余推郊诗五古为冠冕,知诗者读郊集五古便知,不待言。若夫诗佛诗以五律见长,后之诗家颇讥讽其诗有句无篇,是以是集所选皆岳端以为有章句字法者,以至于言“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为不佳。余则以为诗之所以传者在情,情之见者在警句,警句佳则诗传矣,章法则退其次矣,白璧微瑕尚可不论,况诗之难言者,求之以章句法三全,不亦过乎?是以余之评不同于岳端章句字三法三全之评,见章评章、见句评句、见字评字,无妙不评,仅此而已,存之以待方家就教。

——辛丑九月十二日序于同安旧宅读贺集斋

七绝·辛丑重九归宅有作遥赠桐城陈同年

披卷追思旧日狂,分襟而后又重阳。

浊醪谁肯酬高兴,好慰冰心与热肠。

——辛丑重九于家读贺集斋

七绝·夜宿鹭门漫兴

下笔无非见志诗,不平奇气有谁知?

生年多少僝愁夜,总是风狂雨乱时。

——辛丑九月初七。时鹭门狂风四起,微雨不时而至,夜宿感世事难堪有作。

羁留鹭门旬月今始归家有作

旬月羁鹭门,靡日不忙奔。

银城罹疫鬼,家书频问存。

灾弭向三径,秋草漫旧痕。

囊书添郑注,于今学更谆。

陶俦归栗里,启关晨已昏。

狸奴疑故主,安与取次扪。

——辛丑九月初三

诗苑拾翠

钟记室谓“使贫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余以为作诗固能如此,而读诗却不然。所谓“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者之作,感荡心灵,得无恨乎?得无愁乎?得无痛哭流涕乎?是以牵引往事,与之共鸣,恸又甚之矣。故读诗岂能易安靡闷,非木强人得无言乎?余读明遗民诗,至有感痛共情者乃摘录数条,名之曰“诗苑拾翠”。

▲顾梦麟《悼杨定夫》:“臣忠敢不为君死,子夭方知代父生。”

▲钱谦益:“皇天老眼慰蹉跎,七十年华小劫过。天宝贞元词客尽,江东留得一徐波。”

▲冯舒:“世情已疏趋时便,天道难言与善亲。”“年来天意浑难会,剩有残生只惘然。”

▲沈士柱:“胸中毕竟难安贴,世上终于不可容。”

▲傅鼎铨:“丈夫有血终成碧,痛洒青编照古人。”

▲蒋臣:“邻叟旧日东陵侯,宾从如云雪满楼。”

▲金正垣:“不恨牵丝日苦短,韶光虚掷负薪年。”

▲刘城:“不死难酬国,空门岂问家。”

▲査继佐:“自负谁人识,其如世道何。耽书诚有癖,快语慎无多。”

▲万寿祺:“南山无恙身将隐,东海余生泪未干。”

▲阎尔梅:“能通灞上风云气,不讳东山酒色名。”《庐州见传奇有史阁部勤王一阕感而赋之》:“元戎亲帅五诸侯,不肯西征据上游。今夜庐州灯下见,还疑公未死扬州。”“塞旅自称前进士,夜亭谁识故将军。”

▲黄培:“七尺身犹在,千秋志已违。有民皆板荡,无地不篷飞。”

——辛丑八月廿九闰庵抄录于鹭门

七律·欲登海屿以疫故不果往游白城漫兴

海角天倪不可分,息肩方过暂离群。

前期未果登瀛屿,后幸能看转日曛。

风伯无心闲鼓浪,游人起兴欲拏云。

春台秋色疑非是,聊与浮沉忘世纷。

——辛丑八月廿八

七绝·无题

谁许人间第一流?邅迴世路叹迷楼。

若无阿母青鸾信,笔底僝愁断不休。

——辛丑八月廿四。黄宗羲挽沈士柱“胸中毕竟难安贴,世上终于不可容”、冯舒自谓“年来天意浑难会,剩有残生只惘然”,放在我身上也未尝不可。

白发行

东山高卧信难追,何处怀铅拜绛帷。

望秋零落蒲柳姿,向立青丝杂银丝。

青丝旦暮不复缁,银丝究竟无青时。

年命仓促安足悲,猛志零落老相催。

役役易粟把身持,叵奈深情且赋诗。

劳损精神费虑思,诗成发白岂自知。

待到满头如霜弥,苦语清词百卷积。

伏枥龙媒莫猜疑,愁谢枯兰亦离奇。

——辛丑八月廿二

七绝·批读抄本《小青传》时淹鹭门

辞去金乌暂息肩,得开秘卷不时笺。

唏嘘秦火何其烈,翠羽支离最可怜。

——辛丑八月廿一

七绝·有赠袁女史

未肯谋生斩性灵,尚浮文海自飘零。

感君不忘相存问,将我牢骚满腹听。

——辛丑十月十六

七绝·浼琢公影印钞本《徐太拙诗稿》并予《徐太拙先生遗集》论及诗事平生事有作

赚得千金买好诗,谋生太拙奈何痴。

示君疑义频相问,话到天明夜不知。

——辛丑十月十三郑子闰庵

古绝·感赋

灵均久矣成湘累,河伯怨推波未弭。

不畏天高我如是,赋骚问到精神死。

——辛丑十月十二

订补枯槁堂三余读书捃要序

辛丑冬,生事稍定,息肩未暇,于形役之间,不废吟咏。间往书肆散金,庋藏浸富而无暇展卷。是以吟稿杂沓,坟典生尘,文章事业尚复何言。且登瀛未竟者再,志气零落,恐非余生之所能遂,蒲柳之姿何须望秋而落,经春自已不振,岂东君之罪耶?不日座师来电,以场屋事相勉,余甚感愕,以为樗散一枝,孰肯相问,而吾师心念不才若此,敢不一振耶?乃重拾旧编补入手迹,订正鱼鲁,以备日课之用。

——辛丑十月初十闰庵郑子永辉序于鹭岛

七绝·步韵《咏桃》述怀

有常天道断无偏,莫诵九歌神鬼前。

若是东君能做主,料应不肯放妍妍。

——辛丑十月初九

七绝·论诗绝句

修到灵台不染尘,文章可以见精神。

吟来是处堪垂泪,枨触情深字字真。

——辛丑十月初七

七绝·与黄座师通电感赋

大轮山麓莳兰荪,寄墨犹存一缕魂。

最是平生堪说道,三年璧水忝膺门。

——辛丑十月初六

五律·赋得疾雨忧花落

疾雨忧花落,流云想日开。

崇朝耽数蠹,经岁怯登台。

夙业诚难释,浮生究可哀。

青鸾无近信,不肯渡人来。

——辛丑十月初六

七绝·有怀范女史拈题为韵

碧落应回玉燕钗,重簪云髻识灵骸。

嗟余未饱青精饭,惆怅霄壤总是乖。

——辛丑十月初五

七绝·述怀步韵《题花卉画屏·垂丝海棠》

青骨曾经傍紫烟,霞裾云袂爱妍妍。

自从随驾周王去,卅载伶俜做散仙。

——“遗巾岂独讥司马,天下庸才合共羞”,默诵再三。辛丑十月初四

七绝组诗·步韵小青《焚余集》绝句

霞作缎绸云作纱,谁人能识是仙家。坚牢一样无情甚,吁嗟不肯惜琼花。

心经默诵女尼前,慧剑缘何堕九天。十八年来任摧捽,不辞火里做煨莲。

如是青山岂欲争,世人久已废形名。虽非陈姓为皇后,谁肯挥椽做马卿。

西陵不改旧辚辚,一样昕曛一样春。只是钟情谁与我,持杯同做哭坟人。

诐语蜚言莫浪听,挥杯一笑醉旗亭。如今几个痴如我,顶礼焚余拜小青。

凭遍湖楼十二栏,仙俦失路哭青鸾。孤山处士遗坟在,可以埋它翠羽翰。

岂唯徐福阻鲸波,三岛迢遥且奈何。痛哭生来枉青骨,卅年清泪已无多。

杂沓青缃置案头,绿窗彤史几全收。笺疏古典兼今典,待列名山第一流。

镌名玉简气何高,不觉云边桂殿遥。自从灵斧遗去后,吴刚倥偬避人潮。

字字伤心血泪痕,鸿龙曾不放天门。梨浆自奠疑封事,白玉楼添一缕魂。

——辛丑十月初二银城哭青外史郑无明永辉

七绝·遣怀步韵《忆寒山寺》

世情勘破懒偕游,空挂酒钱悬杖头。

解饮唯余风与月,持身海岛正深秋。

——辛丑九月廿七

访书经眼小札

辛丑夏杪,余易粟鹭岛,适疾疫大行,桑梓最甚,遂羁留旬月,不得一返,然访书之念恒挂于心,不曾稍忘。季秋,疫鬼被逐,物役稍息,即旋驾归里,直奔二酉。叶公拨烦相待,示余所欲检书目之书,欣喜感激之情,安可胜道。余所经眼秘笈《等闲集诗钞》《嘤求集》《北山诗存》《含山语录》《石泉集》《不巳言集》《击钵吟全集》《赢得一囊诗草》若干种,皆世所罕见之稀本、孤本。其中《北山诗存》《含山语录》《石泉集》《不巳言集》《击钵吟全集》乃闽地文献,《北山》《含山》属漳郡,《石泉》《击钵》属闽中、《不巳言》属温陵。而《北山诗存》最为特殊,属总集,所收为漳郡北山坛降灵诸仙诗,灵怪可喜,异日息肩,当细绎之。

——辛丑九月廿五

七绝·岐泮居士有步余韵作再作一绝和之

西陵多少女奎星,许是赖他河岳灵。

留得黄绢千万纸,湖光作伴共垂青。

——辛丑九月廿五

七绝·访书纪事诗兼赠叶公

银城别后苦羁留,今始重来遂一游。

图籍经年赖持护,书淫欢喜蠹虫忧。

——辛丑九月廿五

七绝·《杭郡诗辑》西湖柳枝、竹枝之作多咏长公、小蛮、苏小,率尔遣怀从作一绝

平生志气已零星,漫向诗书骋性灵。

短调哭来多少纸,为他苏小与阿青。

——辛丑九月廿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