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看似是历史转折点的事情,都是此前的积累罢了!

 清婉殇 2022-08-10 发布于云南

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多点“在看”

喜欢的话也点个分享和赞

这样婉殇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跟大家分享个人成长或人生职场方面的观点啦~

大家好,这里是婉殇成长笔记,用有趣的话语讲述个人成长和深度思考的内容。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所启发,可以关注我哦!

祝各位开篇有益:

01

PART ONE

记得有一次和表弟在聊天时,因为聊到了一个外国作家的名字。

然后在我提出那个作家名字的时候表弟还有点懵,这人是谁?怎么感觉很牛的样子却一点没听过?

后来在我说了其实就是写某某书的那个人,表弟才反应过来。

说:哦,原来是他啊,但他不应该叫那啥嘛,你是不是记错了?

那时年纪还不咋大,还是比较年轻气盛的,就想着明明我记得才是对的,然后就和表弟为这个名字争论起来。

后来帮家里长辈借了手机,结果一查才知道,原来两个名字都对。

因为对于那些外来的舶来词来说,不同学者翻译的也不一样,有的是音译,有的是意译,有的是结合了音和意后翻译成了一个符合语言习惯的词……

我和他看到的其实只是不同学者译制的而已,但这都不影响我们欣赏那本书。哪怕我和他看的不是同一版本,甚至里面很多主角配角的名字也不一样,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聊剧情,感叹书里的故事。

想起那时候还为这事争吵,可真是有点好笑。

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们看书也好,追剧也罢,也就刚看那会能记得,等过了几年几个月,可能很多名字都被我们忘记了。

但我们会记得那些打动人心的画面,我们会记得那个陪自己一起追剧的人,记得那句直击灵魂的台词,记得那些感慨万千的剧情……

我觉得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

02

PART ONE

我以前看历史书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时间节点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我就会拼命的把那个年份记着。

当时认为那个年份很重要,当然,这也让我考很多试的时候都能拿一个不错的分。

但随着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需要记得东西越来越庞杂,很多东西就会记混了了。

比如我考地理的时候曾经把那条著名的胡焕庸线写成了胡惟庸线。

胡惟庸是明初洪武时期的一个宰相,也可以算明朝甚至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宰相。(后面的朝代有类似宰相的职位例如但明面上不叫宰相。)

我甚至还把林语堂先生的文章记成了林清玄先生的……

至于那些历史年份就更不用说了,经常记错……

那时候焦虑的不得了,后面也慢慢想通了,有些东西,记不得就记不得吧。

因为历史上有些事情,你早一年发生或者晚一年发生可能影响不是那么大。

你比如陈胜吴广如果晚一年起义可能在当时来看影响很大,但放长到历史长河里,早几年晚几年的,可能真的不值一提。

因为很多你看似是历史转折点的事情,都是此前的积累罢了,它是那根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骆驼在放了这根稻草后倒下了,但你不能说骆驼是因为这根稻草倒下的。

历史上的事情也是一样,那些被载入史册被我们熟知的事情,也只是那根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稻草早一天和晚一天放到骆驼身上,结局其实都已经注定了。

而且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我们谁也没亲身经历过那些历史,有些东西到底有没有被改过,谁也不知道……

03

PART ONE

现在我慢慢的觉得,有些东西就是要看它的本质,它的内涵。

比如看剧,主角叫啥名字,配角叫啥名字,我已经不是那么在意了。

尤其是看外国片的时候,你怎么可能记得那么多名字,但这其实真的不影响我看电影追剧。

我依然能看得津津有味,并且和别人聊起某部剧的时候我也依然能聊的如火如荼。

就好像我和那小表弟一样,哪怕彼此知道的人名地名不一样,但并不妨碍我们讨论。

看历史书时也一样,重点的应该是你从那浩瀚的历史中学会了什么,怎么指导你的生活。

而不是因为自己记得了某个年份发生了啥而沾沾自喜,好好想想,如果你不是吃那碗饭也不需要考试的话,一个年份,一个主角配角的名字,对你而言真的有用嘛?

全文完,您的关注就是我的动力,这里是婉殇成长笔记,喜欢可以点个关注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