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邬达克设计的上海经典老建筑(下)

 摄影姥 2022-08-10 发布于上海

作者:杨少军​

文章图片1

1940,邬达克上海的告别作品

自现代主义的大光明大戏院和十分摩天文化的国际饭店之后,邬达克又给上海留下了什么可资谈论的建筑?

邬达克,从1918的冬季时节初来上海,从内心曾升腾而起的虎口脱险的侥幸,从身处异国他乡的怅惘,从在克利洋行的那份战战兢兢到一路高歌迈向逐步高涨的自信,再从自信到不由自主的狂热,然后,从妙笔生花到随机应变,直到一幢幢建筑在上海垒筑而起,他给予上海这座庞大而世界性的城市带来了许多过目不忘,超凡脱俗的精神建筑。

邬达克尽管不是勒.柯布西埃,也不是密斯.凡.德.罗,尽管与格罗比乌斯有点距离,甚至被莱特甩在了身后,但在上海,他更多靠拢着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旗手们,更多地跳出古典美学的藩篱,甚至也会多少抛却业主们的需求。建筑不再是资本的展现和炫耀,它只是它自己,将是现代主义建筑美学太阳照耀下的一个纯形式,纯表达。

1934年国际饭店之后,他又接受了上海啤酒有限公司的订单,这次设计展现了他对工业建筑空间的把控能力,他在上海设计的建筑可谓路路皆通,广泛深入!

文章图片2

接着便是中西女塾景莲堂,一个从立面到空间都似乎要跳跃到过去的建筑,当然了,邬达克在匈牙利皇家约瑟夫技术大学所学到的古典建筑美学再次派上了用场。

文章图片3

然后,美国乡村总会同样是个焕发足够古典美感的建筑。

文章图片4

随后是ENDEAVOURERS礼拜堂和上海朝阳路女子圣心职业学校的设计,接着又是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和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附属圣心女子小学,邬达克在上海最后一个设计是俄罗斯天主学校男生宿舍,这是1941年邬达克在上海沦为“孤岛时期”的收官之作。

而从1934年到1941年,这期间邬达克还有两大充分体现他澎湃不止,为人称道的达华公寓和吴同文住宅。

达华公寓正好处于1937年不安而恐惧的年份,在上海,日本军人再次点燃了战争导火线,悍然发动“上海事变”。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之后,上海正式地被肢解了。

文章图片5

1937年,邬达克将自己居住多年的都铎风格的私家别墅转卖给了一个德国外交官,又将膝下两个男孩送往加拿大军事院校作一训练,随后,与家人一同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这就是由他设计而成,风格彻底现代主义的达华公寓。

文章图片6

达华公寓有着纯正的现代主义风格,平面布局紧凑,立面造型简洁,横向水平线条作立面构图,主入口两侧立面对称,各层均设出挑阳台,阳台转角呈弧线形,外墙采用乳白色水泥拉毛粉刷,并设有大面积玻璃窗,整个立面凹凸有致,曲直相谐,加之浅色墙面和大玻璃窗的通透,显得均衡,有序,流畅,灵动,令人愉悦。

文章图片7

邬达克的设计一切从功能出发,摒弃繁琐装饰,在简洁的体块与建材本身的色彩,质感中,寻找着现代主义建筑的那份形式美,是纯美。总之,达华公寓可以享受的生活设施,在这里都具备了。邬达克在这里住了10年。这是邬达克在上海的最后一个驿站。

邬达克在上海的最后设计是吴同文住宅。这个被吴同文强烈要求下被贴上色的面砖,在上海人嘴里,又叫“绿房子”。吴同文是上海滩名门望族之一吴氏家族的后裔,亦是苏州巨富,也是拥有名园狮子林的颜料大王贝润生的乘龙快婿,倘若不是他的出生年头与贝聿明有着较大的差距,那么,1938年的“绿房子”理应可以由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贝聿明来设计。

文章图片8

吴同文因推出“军需”颜料,很快便在颜料市场上占了翘首。就此,绿色成为他的幸运色,从住宅到车子,全用绿色装饰,在上海滩被称为“绿色老板”。

这幢建筑的造型有着真正的现代性,平面布局不再是矩形或方形,空间的形态是由不同的几何体所构成,加上大幅绿色的墙体,大片晶亮的玻璃以及逐层向后收缩的露天阳台,建筑形态做到了线条十分流畅,而且在虚实对比上和谐又不失强烈,最为独特的是整个建筑做成了一个轮船的隐喻,这在上海公共建筑还是私家建筑都是鲜有所见。

文章图片9

这个建筑不知邬达克有没有拍着胸脯告诉吴同文,再过100年也不会过时,确实,除了建筑形态,更多的是内部功能的强化,整个住宅,有大小客厅,餐厅,日光室,主人卧室,子女卧室,梳妆间,浴室,箱子间,中菜和西菜厨间,备餐间,账房,保险库,仆人用房,洗衣房,门房,此外,在底层,还专门有宴会厅,舞厅,弹子房,酒吧间,而在顶层,则有棋牌室,花鸟房。

文章图片10

意大利大理石铺砌的楼梯,铸铜扶手,玻璃贴面做的楼梯护栏,内墙立面嵌有铜制暖气片,加上上海滩上第一个私人住宅里的小型电梯,让这个建筑有着无以伦比的生活质感,是豪富们才有的生活质感。

文章图片11

花园有1000平方米的面积,有一座相当宽大的室外旋转楼梯,由底层优雅地盘旋而上,直到二楼平台。二楼,三楼乃至四楼都设计有室外大露台,层层跌落的设计,让里面更有层次而不呆板,也使得整个建筑更好地融入了庭院的美景之中。

文章图片12

这个100年也不会过时的建筑,让这个上海滩的商界巨子买断了邬达克的设计图纸,并小心翼翼的锁在保险箱里,他希望这个建筑和他已经相当荣耀的一生一样,会绵延不尽地传承下去。

然而,邬达克永远也不知道,在1966年中国大地上卷起的那股愤怒,狂热的旋风,终将吴同文裹挟其中,他在1966年的火热8月里,在三楼卧室,他与自己心爱的女人,用咖啡将整瓶的安眠药吞了下去,他悲愤无比的诀别了这幢美丽的建筑。

1918至1947,邬达克上海的家

已故建筑大师贝聿明曾给邬达克致辞说过这样一句话-——邬达克的建筑过去是,现在是,并将永远是上海城市轮廓的一抹亮色。

邬达克建筑大师定居上海的三十年间,给上海这座城市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由他设计并主持建造了六十余栋建筑,如今这些建筑依然是上海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中不可或缺的历史写照。

建筑是历史和文化的凝固,是文化文脉的载体。邬达克留给上海的建筑作品已经成为今天上海城市风貌的重要记忆。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成就了邬达克。他一生的作品几乎都留在了上海。

时间是地球上最具威力的毁灭者,我们想出种种办法来抗拒时间的威力。相信现实的人,创造了剧院和音乐。相信永恒的人,创造了电影和书籍。相信现实世界里跟我们能够长久一同生活一同变老的,是伟大的邬达克建筑师们。邬达克为上海人设计了住宅,电影院,教堂,医院和饭店,上海人一直会为他感到自豪。

邬达克是近代上海一位重量级别很高的建筑师,如果没有邬达克,上海近代建筑的历史不得不重写。一位建筑师对于一座城市是如此重要,这是古今中外建筑史中并不多见的一种事实。邬达克的辉煌不仅在于他曾为这座城市留下那么多重要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更在于他已经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传奇,以至于在近一个世纪之后,他始终并将永远在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中闪现着炫彩与风情。

邬达克在上海留下了六十多座光彩夺目的建筑作品,然而,建筑师自己的住宅却更值得我们关注。如果说,建筑师的作品或多或少会被时尚潮流所左右,那么建筑师自己的住宅更能体现建筑师的生活态度和建筑品味。

邬达克的旧居——哥伦比亚路57号,现为上海市著名的文物建筑之一。经上海长宁区组织修缮后的邬达克旧居,辟建了“邬达克纪念室”,并不断有国际建筑文化论坛,在进入成熟期的上海,邬达克建筑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即文化的延续,换言之,是深厚的文化遗产与传承。文化遗产对任何一个社会而言都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2008年,正值邬达克文化年,有澳门友人组织了一次邬达克建筑“暴走12小时”的活动,活动当天,有很多人,浩浩荡荡,几乎把邬达克在上海留下的作品走了个遍,我们对邬达克的热爱和回忆,停留在了邬达克在上海的家。

邬达克在上海的第一个家——赫德路13号。

初来乍到的邬达克在寄给家中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的房间的净高是2.25米。这里卫生间是公用的,在冬天我每两天洗一次澡,在夏天天气炎热,每天洗两次”。他还附上了当时房间的手绘平面图以及室内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室内布置十分紧凑,起居,饮食,工作,都在一个空间里,房间的中部有一个带装饰的壁炉,壁炉上方的墙面上挂着不少镜框照片,壁炉对面则是床和书架,书架里的书,已是密密麻麻。这个家使我们窥视到邬达克刚来到上海的生活状态,房子是租的,十分逼仄,邬达克必须要住在这里开始努力,奋斗。

文章图片13

邬达克在上海的第二个家——吕西纳路17号。

这是他为自己设计的第一个自宅。邬达克在这个占地5.5亩的宅基地中规划了主楼和附楼两栋建筑。各自成L角。此住宅外观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主楼的南立面,底层的东侧和南侧设置了连续拱形柱廊,塔楼的屋面中部收了一道浅浅的檐口,类似重檐。

文章图片14

这座融合了欧洲中部和地中海沿岸建筑风格的别墅,其中家具皆为邬达克所设计。在居住于这栋别墅8年中,邬达克的长子,次子和幼女相继出世,他的事业也蒸蒸日上,在此期间,完成了诺曼底公寓,今武康大楼。美国总会等一系列重要作品。

文章图片15

邬达克在上海的第三个家——哥伦比亚路57号。

1919年至1920年,邬达克在克利洋行设计了巨赖达路万国储蓄会22栋住宅,这是他在上海建成的第一个项目:哥伦比亚住宅圈。现已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哥伦比亚住宅圈位于法租界西侧的上海特别市政府下辖的法华区。土地被细分成70余个美国常见的长方形地块,每个地块的面积一亩至两亩不等,总面积大约7万平方米。从哥伦比亚住宅圈的别墅旧影中可以看到,邬达克把别墅分为了十种不同的风格:英国式,意大利式,西班牙式,萨克拉门托式,加利福尼亚式,殖民地式,佛罗里达式,圣迭戈式,好莱坞式以及英国乡村式,各种不同的风格唤起了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中产阶级侨民们的乡愁和想象。作为英国式及英国乡村式风格的别墅的数量在哥伦比亚住宅圈中占了最大的比例,邬达克甚至将英国乡村式风格再细分成微妙的A,B,C,D四种不同的样式以满足业主的口味。英国乡村式风格的装饰性特征,满足了侨民们对于都市生活之外对于田园情调的渴望,成为当时沪上上流外侨选择住宅式样的首选。

或许是凭借在哥伦比亚住宅圈项目中所建立的关系,邬达克在哥伦比亚路美国乡村总会的边上购得了一块十多亩的土地兴建自己的住宅。在哥伦比亚路居住的1930年至1937年,也是邬达克作为匈牙利人的身份得到了双重确定的几年。然而,这个哥伦比亚的设计风格并没有见到匈牙利地域色彩,也没有类似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幢有着乡村风格的别墅。这种背离其实折射出邬达克对于建筑的态度。

邬达克的女儿晚年曾回忆邬达克,她觉得自己的父亲有一点不同于其他建筑师:他从不把自己的想法与模式强加给业主,他总是先倾听他们要什么,然后选择适当的技术将业主的想法建造出来。业主想要法国庄园也好,英国都铎式别墅也好,邬达克都可以将他们的愿望实现。有一点是父亲必须坚持的,是使用上好的材料去建造。邬达克哥伦比亚路英国乡村风格的家,满足了妻子对于都铎复兴式样的偏爱,这一风格在德国以及邬达克的家乡很是常见,可以说这个家,唤起了邬达克和妻子淡淡的乡愁。

邬达克对于建筑的理解有这样一种想法:建筑是应用艺术,外在的呈现是内部的结果。建筑不一定总要创造出新的东西,因为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新的材料总会自己催生出新的解决方案。

如果仔细去看哥伦比亚路这幢住宅,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建筑的风格是传统的英国乡村式,但是他不会拒绝将时兴的材料与技术使用在传统风格的别墅上。邬达克在这幢建筑的屋架关键受力部位使用了钢结构,卫生间地面用了钢筋混凝土,阁楼及陡坡面结构采用了现代轻木结构,这是一个能代表当时先进建造技术的房屋。在立面上以及室内所呈现的“都铎式”木造,都是在新的结构体系上小心翼翼地嵌入进去的。

文章图片16

邬达克在哥伦比亚这个带花园的西郊新居度过了美好的乡村生活。他的孩子在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邬达克的长子马丁晚年回忆:这个家有10个仆人,他们各有分工,有会说英语的仆人,有不会削土豆的厨子,有园丁……邬达克的女儿阿莱莎回忆在这栋英国都铎复兴风格的家里,自己的父亲常常邀请奥匈裔的同胞来做客。在那个时候,整个别墅就是个开放的空间,人来人往,一些人在玩槌球,一些人热衷于匈牙利人玩的塔罗牌,另一些人则围成一圈聊天,八卦一下新闻。邬达克的女儿印象最深的是自己小时候总是穿着匈牙利的传统服装,还有就是爸爸邬达克总是在去办公室前要到靠近卫生间和阁楼的鸽舍给鸽子喂食。

文章图片17

邬达克在哥伦比亚的家是当年在上海最大的家,在这个家里安放的绘图桌,后来去了在摩洛哥邬达克长子马丁的旅居之处。还有家里的镶板门,最终来到了邬达克次子西奥多的家,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市郊,西奥多亲手建造了一幢与哥伦比亚旧居有着同样风格的乡村别墅,他将上海的家们安装在了底层的客厅里,作为回忆父亲和自己在上海童年的物证。

在哥伦比亚住宅圈早期的住民中,外籍占了多数。其中邬达克的邻居,也是日后成为英国著名作家的詹姆斯.格雷厄姆.巴拉德,他的名著《太阳帝国》1980年代曾搬上银幕,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1987年3月在上海进行拍摄,而在遥远的1931年,马丁8岁,西奥多6岁,阿莱莎3岁,巴拉德1岁,他们是不是在邬达克的家门前做过童年游戏?

邬达克哥伦比亚的旧居,在1996年时由邬达克子女将建筑图纸,工程方案,生活照片等档案文卷,全部捐献给了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图书馆供后人研究,那里保存了旧居设计的全套图纸。

其中旧居的西立面朝着哥伦比亚路,是入口所正对的立面,因此也是邬达克比较多心思推敲的一个立面。在这里,烟囱联系起了左侧硬山墙与右侧一泻而下的坡屋顶。坡屋顶底层为落地玻璃阳光房,白墙,褐瓦,玻璃被有机组合在一起。

文章图片18

旧居的北立面,我们从邬达克绘制的平面草图中可以发现,邬达克通过模数化的露明木构架把它纳入了都铎风格体系的控制之中。底层小巧精致的主入口,借用了直跑楼梯下部的空间,显示出亲切的氛围,欢迎着主人的进入。

文章图片19

旧居的南立面,伸出的坡屋顶形成了两个山墙面。英国乡村风格的重要元素:装饰性木构架就围绕着这两个山墙面展开。草图显示,突出的山墙面是重点勾勒的对象。东侧山墙面的直线条与西侧的曲线条互为映衬,其一,稳重,其二,优雅,使它们仿佛具有了性别特征。然后,更有趣的是,两个烟囱也是一大一小,互为对偶。所有这些细部合成一个整体,将原本正立面过于对称僵直的感觉变成错落玲珑的仪态万方。

文章图片20

旧居内部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空间。凹进的壁炉空间对着起居室和餐室,用起来会相当舒适。通过墙体凹凸关系的变化形成丰富的壁橱或储藏空间。

文章图片21

屋顶阁楼空间也被充分利用,在阁楼层,还有一个通向“阁楼的阁楼”的小楼梯,原来在西立面山墙顶部的五个小洞和挑出的小平台是为了给鸽子的栖息提供空间。原来,邬达克工作再忙也要在建造房屋时,给他和孩子们设计嘻戏的场所,这是必须的,因为他是设计师爸爸。

文章图片22

旧居书房的窗口可以看到住宅西面的小花园,书房里的绘图桌也是从第二个家吕西纳路17号搬来的。

文章图片23

还有邬达克手绘的餐厅大门。

文章图片24

就连起居室北门边矮柜也是邬达克亲手绘制。

文章图片25

餐厅的椅子也是邬达克设计的,也是从吕西纳路17号搬来的。

文章图片26

哥伦比亚旧居三层平面图。(下图)

文章图片27

邬达克旧居的建造是由邬达克的朋友,著名的营造商陶桂林所办的馥记营造厂所建造。邬达克与陶桂林在中西女墅、宝隆医院、刘吉生住宅今上海市作家协会、交通大学工程馆多有合作。

随着旧居的营建,邬达克陆续绘制了窗台,楼梯以及室内铺装,厕所立面和天花吊顶的细部图纸。建筑采用了空心墙砌筑,有着良好的隔温性能,同时,窗台宽大,光线进入建筑的方式也更柔和,多数房间都是两面采光的,住在里面,应该是冬暖夏凉。而诸多室内的家具和箱板,则是邬达克凭借与教会的关系让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的小木匠们帮忙打造的。

文章图片28

邬达克在上海的第四个家——大西路达华公寓。

此楼共十层,每层楼面两套大的公寓,南侧带大阳台,北侧为佣人房,还有一套带两个房间的小公寓。邬达克一家住在底层,虽说公寓外观是彻底的现代主义风格,家庭内部装修却延续了哥伦比亚旧居的风格。甚至不少家具也是直接搬过来。从屋子里向落地窗望去,是公寓的花园,格局与旧居十分类似。2013年,修茸一新的达华公寓转为酒店,邬达克曾经的家成了酒店的大堂。

文章图片29

达华公寓底层起居室及从哥伦比亚旧居搬来的邬达克设计的矮柜旧影(上图)

文章图片30

达华公寓标准层客厅旧影(上图)

文章图片31

达华公寓旧影(上图)

除了第一个赫德路的家,邬达克后三个家都安在大西路,今延安西路附近,也就是当年公共租界西区外的越界筑路范围内,今天的长宁区,这三个家互相离得很近。如果邬达克当年站在达华公寓的屋顶,哥伦比亚路旧居以及吕西纳路旧居皆能尽收眼底。说明邬达克对于此区的偏爱可见一斑。

伴随着上海近代建筑遗产的复兴,在上海,邬达克与他的家也被普通的上海市民所重新认识与怀念,其中有民间自发组织的邬达克建筑的行走之旅与采风活动,也有关于邬达克建筑的学术交流。邬达克成为了一个海派文化的符号。与此同时,匈牙利与斯洛伐克共和国都把邬达克作为了本国与中国文化交流的桥梁。2008年,匈牙利驻沪总领事馆在邬达克逝世50周年之际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包括邬达克的建筑回顾展。两国的电影工作者都将邬达克生平在上海的故事制作成纪录片,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的国家馆播放。邬达克名副其实的成为了匈牙利的国家建筑名片。

邬达克,再见

1947年初,邬达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上海,临走时,他没有告诉任何人。除了一个多年的中国朋友老王。自此以后,这个建筑奇才再也没有回过上海。没有人知道他为何突然地出走。

1938年邬达克把哥伦比亚路的旧居租给了就任德国驻上海总领事费希儿博士,然后携妻女搬入达华公寓底层。达华公寓成了邬达克在上海的最后的一个家。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邬达克没有留下什么建筑作品。从1938年到1947年这不算短暂的九年时间中,居住在上海的邬达克做了些什么事情?

除了建筑,他当然依然如故地为自己最终的身份而不屈不挠地斗争着,斗争是漫长的,斗争是可歌可泣的。

邬达克发誓要加入匈牙利王国,1938年的世界局势已经变得分外的动荡不定,造化弄人,当年邬达克初抵上海曾经对他做过很大帮助的保罗.科莫成为了欧洲国际难民救助会副会长兼司库,而刚刚成为匈牙利国民的邬达克亦不负众望,被上海匈牙利侨民推举为匈牙利救济会会长。

1940年的上海已经成为孤岛时期,建筑订单再也不会产生,已经开工的建筑往往也是半途而废。突然安静下来的邬达克,将自己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国际难民的救助上。

1942年,日本军人成群结队地涌入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随着孤岛宣告结束,邬达克被匈牙利驻日本大使馆任命为匈牙利驻上海领事馆荣誉领事,刚开始,邬达克拒绝这个任命,后来得知这个任命可以有效保护匈牙利在上海的利益,基于对匈牙利的热爱,他接受了这个任命,并竭尽所能地帮助客居上海的匈牙利中的犹太人,以及逃到上海的欧洲难民。他保护了几百名犹太人和各国侨民,使其免于被投入集中营的命运。他简直就是一个既有原则又聪明的好人。

然而,匈牙利新政府对原先匈牙利王国驻上海领事馆的地位迟迟不予承认。这让邬达克伤心不已。早在1942年,他委托自己的妹妹在距离布达佩斯东北100公里处的兹拉克镇购置了285公顷的土地,准备将整个家族安置在这里并颐养天年。但是,匈牙利新政府的国有化运动已经开始,邬达克购置的土地不被承认,这对热爱祖国的邬达克真是重力一击。

1947年,邬达克是否再次来到哥伦比亚路?对这所当年居住的别墅作个深情的告别?邬达克看到那高高地伸向空中的土黄色烟囱,他是否依依不舍?邬达克离开上海时,有怎样的一份心情呢?或者,他热泪盈眶了?

邬达克的离去,显得有些神秘。他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家里悄悄打包,对外一切照常,然后,突然地就走了。

我们只是知道,南京政府取得抗战胜利后,确实查证过邬达克在汪伪政权时期是否牵涉与日本占领当局的勾结,是否牵涉犯罪?调查期间,邬达克被禁止离开上海,这着实地伤害了邬达克的感情。

1945年,百年历史的租界宣告收回。许多侨民纷纷选择了离开。而在上海之外,国共两党正在那场决定命运的较量。尽管邬达克只是一个对建筑风格和建筑美学投入全部情感的建筑设计师,但他显然格格不入于将要面临的新时代和新秩序。无论是上海,还是匈牙利,他都对未来命运感觉到惶恐和凄凉。

历史再次记录了1947年邬达克离开上海的真实的内心感受,我们知道的一个事实是:离开上海的邬达克,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上海。

1947年下半年,匈牙利共和国开始对前王国的政府官员,王公贵族和财富巨子们逐一清算,邬达克似乎也在清算之列,倘若他回到匈牙利,谁又敢保证他不会身陷涂凌呢?

1947年,他突然地转道申请赴美定居。1948年6月,他的愿望得以实现。他携妻女和岳父岳母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执教,自那以后,他专心致志的事情是考古和宗教,再也没有设计任何一件建筑作品,他将一生的作品留在了上海。

1949年,他在美国加州的伯克利安了家。那是一个建在海崖边的三层高的别墅住宅,带着一个山地花园,可以眺望金门大桥。9年之后,邬达克着手对别墅做些翻新,并画好了图纸。然而,一场大雨导致了山体滑坡,邬达克的房子被列为不适宜居住的地带。他不得不再次寻找新的住所。

然后,邬达克打算在加州北部的斯阔谷建造一个瑞士风格的小木屋。那里的冬天有着和瑞士一样的雪山。他采取了阿尔卑斯山区传统的井干式的构造方式,并将图纸寄去瑞士,木构件在那里预制组装好,再拆卸下来运至美国。他想着手建造的度假小屋,并憧憬着享受北加州的松林之乐。然而,两个月后,他突发心脏病,终年65岁,离开了人世。

家人按照他的心愿,将他的骨灰葬于故乡斯洛伐克的班斯卡—比斯特里察的家族墓地。漂泊了半个世纪的邬达克,最终还是叶落归根了。

文章图片32

在故乡不远的山林里,静静地矗立着邬达克学生时代设计的一个小教堂,那是他在故乡唯一的一个作品。

后记

我一口气写下9个单元的邬达克,自己也没有想到,一旦起笔,会没完没了,长篇大论。我想我是在深度解读这个叫邬达克的,可能跟我之前阅读的一篇关于描述上海百年租界建筑的书籍有关,我从理解租界历史到激情洋洒的书写租界历史,包括我对邬达克建筑师的热爱。

作为吴越文化子文化的上海文化,在更高级的西方文化面前,有着“分裂”,“离散”的现状,但同时也隐藏着“变化”,“重生”的可能。

历史证明:在上海,当巴富尔们带来的文化与上海文化剧烈碰撞之后,产生的并不是单向度的压制,瓦解和消失,而是时断时续的交汇,踌躇不定的融合,最后在漫长时光的陶冶下,包容并演化成了一种新文化。

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伟大的汤因比说得真好:

任何一个文明都将经历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这四个过程,不过,文明的这种周期性变化并不表示文明是停滞不前的,在旧文明中生成起来的新文明会比旧文明有所进步,换句话说,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诞生和成长起来,反之,它就会走向衰落和解体。

邬达克也好,与他同时代的中西方建筑设计师也罢,有意无意地,他们全部将汤因比的理论在上海作了一次生动的实践,这实践,某种意义上催生了一座城市,让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一个大都会,当我们看到了上海如何从它的“暗锡岁月”一路过渡到“白银时代”。

一部上海建筑史,同样可以看做是一部租界发展史,一部东西方资本称雄史。

决定一个城市建筑面貌的,不是建筑设计师的情趣,也不是业主们的情趣,更不是一个建筑设计群的意志,而是时代的意志,或是暗藏在时代帷幕之后种种势力的意志。邬达克设计的种种建筑,似乎承载着这座城市发展的密码,在建筑的宏伟体量和壮丽风格的后面,波澜壮阔地说明了上海作为生命的成长过程,间接的回答了罗兹.墨菲在《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一书中的一个提问:为什么上海是打开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在上海这个时尚而充满了生命力的东方之都,每一缕轻风,每一栋建筑都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而传奇的故事。斯裔匈籍的著名建筑设计师拉斯洛.邬达克在上海的奋斗之行,为这座历史名城留下了许多至今我们肃然起敬的建筑。他将西方的设计理念和东方的文化风情融为一体,在上海的不同区域赫然留下了数以百计的建筑,这些作品,不仅成为城市坐标,更多的是那些让“石头也焕发出诗意”的建筑情怀。

写作的时候,我查阅了邬达克大量的书信记录。从他的经历,他的选择,他的志趣,他的努力中,我看到一个异乡人在上海的个人奋斗史,他从人生的起伏动荡,到拼搏努力经营建筑事业,然后终于在上海为自己营造家园的幸福。从租一斗室到有一个家,邬达克让我重新理解家之意义的过程。

邬达克的旧居修复已在2013年完成。我感到自己与邬达克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愿这篇刻写邬达克名字的建筑,你们都喜欢并热爱。就像你们从来都爱生养自己的故土和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