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山万里耸高墙,蜿蜒纵横十万里——明蓟镇长城营建史及军事防御体系

 Kath2633 2022-08-10 发布于黑龙江

群山万里耸高墙

跨越上下两千年

蜿蜒纵横十万里

起伏奔腾

飞舞盘旋

铁骨铮铮扼北风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蓟镇长城的营建
Image

明蓟镇长城营建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边墙,而是一系列布局科学严谨的军事防御体系,该防御体系以其复杂和艰苦的施工,严密而科学的战略布局,宏伟而坚固的建筑形制,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严密的防御网。蓟镇长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互为掎角,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重功能,并设立军屯,配置有常驻军队,既可发出预警,也可协同作战,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

← 左右滑动赏长城风光 →

Image
蓟镇长城的关隘
Image

长城关隘是长城沿线重要的防御设施,具有重要战略、战术价值。设关之处地形、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以达到用较少兵力抗击较多敌人进攻的目的,故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Image

山海关关城镇东门(天下第一关)

Image

山海关城布局图

Image

九门口长城


Image

古北口长城姊妹楼

Image

八达岭长城

Image
蓟镇长城的建筑形制
Image

蓟镇长城是以城墙为主体,与其他工程设施相结合的连续线式防御工程体系。其特点是,建筑设计巧妙,建设坚固耐用,军事设施完善,管理体系严密,情报系统简便快捷。长城城墙也称为边墙,其建筑结构及各项设施构成较为复杂,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其功能各异而相互辅佐,彼此呼应,是城池筑城体系的发展和运用,它是中国冷兵器时期规模宏伟、坚固完善的筑城设施。


Image

边墙——京东第一楼(山险墙)

Image

设于山口的旱关关隘——雁门关

Image

空心敌台(三眼楼)

Image

金山岭长城烽火台

Image
蓟镇长城的用砖材料
Image

长城用砖有“砌墙用砖”和“特殊用砖”两大类,其中有用于砌筑垛口墙的“垛口尖砖”,用于垛口墙、宇墙墙顶封顶的“劈水砖”,修造长城望孔、射孔的“望孔砖”“射孔砖”,铺砌长城垛口底面的“垛口基砖”等。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装饰不同图案的望孔砖与射孔砖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奇迹,是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修筑的巨型军事防御工程,而明长城则是历代长城建造之巅峰,蓟镇长城更是明长城建造之精华。

终明一代,北虏问题十分严峻,为了防御北部边患,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修建贯穿明朝始终,无论从规模、体量还是建造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之巅峰。而蓟镇长城,是塞外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直接担负着保卫京师之重任,是明代九边重镇中最重要一镇。明代对蓟镇长城的修筑也最为重视,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所以蓟镇长城是明长城中修筑最精良、体制最宏大、设施最齐备的长城,也是现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长城区段之一。


本书从体例到内容都不同于以往单纯的调查报告,既有田野调查勘踏、资料收集整理、研究总结与提炼分析,又有大量建筑结构与军事防御体系图解,是一部集知识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具有学术意义的科普读本,对正确理解长城概念、系统了解蓟镇长城营建历程、科学把握防御体系严密布局与战略理念、传承长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Image

本文由 李茜 王蕾 摘编自 王晓芬 苑鹏军 韩泽华  《明蓟镇长城营建史及军事防御体系》一书内容有删节、调整。

(审核:孙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