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级23班-脉药对应二2022.07.23
2022-08-10 | 阅:  转:  |  分享 
  
脉药对应二郁瘀水湿痰用药:甘草:【药性】平【作用】调左郁【脉证】左侧郁【用量】每次0.1~0.3克【注意】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
戟、甘遂、芫花同用。白芍:【药性】微寒【作用】引右郁【脉证】脉空刚急,右侧郁【用量】每次0.1~0.3克【注意】不宜与
藜芦同用3、柴胡:【药性】微寒【作用】提左寸【脉证】左寸低轾【用量】每次0.1~0.3克4、升麻:【药性】微寒【作用】
提右寸【脉证】右寸低轾【用量】每次0.1~0.3克桂枝:【药性】温【作用】提左寸、温左寸、调右侧郁【脉证】左寸寒弱、右侧
郁【用量】每次0.1~0.3克【注意】孕妇慎用6、白芷:【药性】温【作用】提右寸、温右寸【脉证】右寸寒弱【用量】每次0
.1~0.3克7、干姜:【药性】热【作用】升提右寸,温右寸【脉证】右寸寒弱【用量】每次0.1~0.3克振荡中医药盒里干姜代
替了白芷怀牛膝:【药性】平【作用】调郁化瘀【脉证】左关郁,左关湿瘀【用量】每次0.1~0.3克【注意】孕妇慎用9、枳壳:
【作用】化瘀理气【脉证】右关郁,右关湿瘀【用量】每次0.1~0.3克【注意】孕妇慎用10、草蔻:【药性】温【作用
】燥湿行气【脉证】右关寒湿瘀不重【用量】每次0.05~0.1克扁豆:【作用】化湿瘀,调层郁【脉证】层郁,右关湿瘀不重时【
用量】每次0.1~0.3克【注意】扁豆调层郁时,在湿不重的情况下,效果佳。药名共同点不同点枳壳都可以化右关湿瘀枳壳用于体积较
大的湿瘀草蔻偏重于化右关小的寒湿瘀扁豆偏重于化右关小的湿瘀(平性或热性均可)丹参:【药性】微寒【作用】活血化瘀【脉证】脉管清
晰指下有颗粒感兼有热象【用量】每次0.05~0.1克【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三七:【药性】温【作用】活血化瘀【脉证】脉管清
晰指下有颗粒感兼有寒象【用量】每次0.05~0.1克【注意】孕妇慎用茯苓:【药性】平【作用】利水渗湿【脉证】水脉【用量】
每次0.05~0.1克【注意】利水时不分寒热白术:【药性】温【作用】祛寒湿、利水【脉证】脉象寒湿【用量】每次0.05~
0.1克薏米:【作用】祛湿【脉证】湿脉,无寒无热【用量】每次0.05~0.1克【注意】孕妇慎用带壳的薏米打粉效果更好怀山药
:【作用】化湿热【脉证】脉湿兼热【用量】每次0.1~0.3克带皮的怀山药效果更好姜半夏:【药性】温【作用】温化寒痰【脉证
】痰脉兼有寒象【用量】每次0.05~0.1克【注意】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川贝:【药性】微寒【作用
】清热化痰【脉证】痰脉兼有热象【用量】每次0.05~0.1克【注意】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案例分析:
课后作业讲评:【基本信息】男,68岁【主要症状】右侧腰痛,弯腰受限,抬右腿,右脚受限。【当下脉象】整体脉势较弱,双寸更弱,且
指下整体感觉稍凉,双手脉管模糊不清,双关沉取时有颗粒感。【凭脉辨证】气虚、阳虚、湿、湿瘀。【脉药对应】黄芪、补骨脂、白术、牛膝
、枳壳。案例一:【基本信息】张某,女,25岁,公司职员【主要症状】头晕一个星期,伴手脚冰凉、不思饮食。【当下脉象】整体脉无力
、寒,右尺更寒;脉体濡软不清晰,右关少量片状不平的感觉。【凭脉辨证】气阳虚、湿脉、右关湿瘀。【脉药对应】人参0.3g、补骨脂0
.2g、白术0.1g、草蔻0.05g【疗后脉象】10分钟后复脉,整体力度增加,寒及湿减轻,仍有少量湿瘀。【二次用药】人参0.2
g、补骨脂0.1g、白术0.1g、草蔻0.05g。【感悟得失】病人右关少量湿瘀而且有寒,用草蔻比用枳壳和扁豆更合适。【后续思路】
整体虚,尺脉弱,想要把尺脉调起来需要一段时间,后面凭脉随机用药,每次用完药都要复脉记录吃药后的脉象,及时跟踪复诊。【患者自述】
头晕减轻,手热了,脚仍然感觉凉。3、案例二:【基本信息】梁某,男,70岁【主要症状】喉咙痛一天,伴咳嗽有白痰,乏力。【当下脉象
】右尺无力,双尺寒,左尺寒甚;整体指下有黏稠感;脉体不清晰,右关有颗粒感。【凭脉辨证】气阳虚、右关湿瘀、痰脉。【脉药对应】党
参0.2g、肉桂0.2g、补骨脂0.1g、枳壳0.05g、半夏0.05g【疗后脉象】整体脉力度增加,右尺不寒了,痰脉消失,右关仍
有少量湿瘀偏寒。【二次用药】党参0.2g、肉桂0.1g、草蔻0.05g。【感悟得失】病人虽然右尺无力,但是因为年龄大了,所以
补气药选用了党参,更温和一些,这里用人参也可以。第一次双尺寒,左尺寒甚,所以肉桂比补骨脂用量更大一些。病人虽然是喉咙痛,但是搭脉没
有摸到热,所以还是不要被症状牵着鼻子走,凭脉用药,只要用对了药,症状很快可以缓解。【后续思路】唯脉无症不仅是说说,还要落实到以后的诊疗活动中。【患者自述】10分钟后,喉咙痛减轻,感觉人有力气了。
献花(0)
+1
(本文系仙源钓鱼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