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大松 | “崔溥漂流事迹碑”落成二十周年

 乡土宁海 2022-08-11 发布于浙江

第一个走完京杭大运河的朝鲜人

原本回家奔丧

却被台风刮到中国的崔溥

原文标题:
中韩友谊的见证
纪念“崔溥漂流事迹碑”落成二十周年

明弘治元年(1488),朝鲜弘文馆副校理崔溥奉王命赴济州岛为推刷敬差官,闻父丧自济州岛返朝鲜本岛,途中遭风暴而漂流海上,漂到中国浙东临海地界,自临海桃渚,经留越溪,北上返国。历时136天。行程4400公里,回国后用汉文写下了《漂海录》一书,5.4万余字,这部《漂海录》不仅是研究中韩交流的史料,更是中韩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历史见证。

崔溥在中国的行经总路线

被誉为“东方的《马可·波罗游记》”《漂海录》局部

早在199462日,崔溥后裔和有关学者们就进行了《漂海录》的历史探访,历时20余日。他们在实地考察中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在崔溥一行经过的地方建立纪念碑,为日益发展的两国人民的交流、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深化起到桥梁作用。——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韩国>编辑部编辑思弘的2002年秋季的会议报道》

2002年中韩建交10周年,经多方协商,最终确定在宁海越溪建立《崔溥漂流事迹碑》。711日上午,108名韩国崔溥后裔和来自中韩两国的专家学者、当地政府和村民300余人参加了落成仪式。崔溥后裔亲属、时任韩国驻上海总领事申国昊和身着传统儒士服装的93岁高龄的韩国儒学界元老柳寒相及当地村民代表越溪乡乡长潘凌寒分别致祝辞。该碑建立推进委员会会长崔锦焕报告立碑经过。尔后,越溪小学学生向韩国崔溥故乡小学校交流了以崔溥为主题的作文。

溥漂流事迹碑(越溪)

11日下午,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宁海县委员会主办 、崔溥漂流事迹碑建立推进委员会协办的“崔溥《漂海录》国际学术座谈会”在浙江宁海举行。会议由长期致力于崔溥《漂海录》研究的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所葛振家教授主持,宁海县政协主席陈英考致祝词,韩国罗南道知事发来贺词。他们在贺词中指出,崔溥以漂流的自身经历,用汉文写下了《漂海录》一书,详细记述了中国明代弘治初年的政治、军事(海防)、经济、文化、交通及风俗。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明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记载两国人民之间友谊源远流长的珍贵文献。在这里立碑纪念并举办学术座谈会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会上,时任宁海县政协文史委主任的我,对崔溥漂海事迹作了介绍,宁海地方史学者童章回、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王金龙作了发言。韩国关东大学教授朴泰根就1443年朝鲜人漂流到浙江台州府桃渚所的事件进行了考证和介绍。耽津崔氏大家会会长崔炳彩以崔溥的忠孝思想为中心作了发言。韩国大浦大学教授柳文迪就《锦南集》及《漂海录》的发行进行介绍。崔溥漂流事迹碑建立推进委员会会长崔锦焕从世界杯联想到了崔溥能以冷静而理智的统领才能化险为夷,并表达了要深入研究这一课题的愿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郑成宏发表了题为《崔溥与中韩儒学文化交流》的论文。最后,葛振家教授就《漂海录》的精神价值,即奋斗精神、爱国精神、挑战精神进行了总结。

据考崔溥自健跳至越溪是水路,则应从亭头江进入越溪(朱军校/摄)

会后,落成仪式和座谈会的情况在《宁波日报》大幅刊出,引起了外交部的关注,其中涉及到两个事件。一是韩国驻上海总领事参加落成仪式未经外交部的报备,是重大的外交事件;二是外国人在中国领土上立碑的问题涉及领土问题。因此浙江省外事办即刻派员前来宁海调查。我们就此作了说明:申国昊是以崔氏女婿的私人身份参加活动、仪式上并未以韩国驻上海总领事的身份出席;崔溥漂流事迹碑是以越溪村民委员会的名义建立的,该碑建立的整个过程中,越溪村年近七十岁的应四官自始至终参与了筹划,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韩方只是出资,因此不涉及领土问题,然后随同到越溪实地察看、取证,我还作了文字说明。

间一二十年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是挺有意义的,借此机会写上几句。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