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的思想》(2022-212-1294)

 诗人王跃强 2022-08-11 发布于重庆

图片

南昌起义(画稿) 作者 :黎冰鸿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图片

长征途中的贺龙与任弼时  作者 :崔开玺
《人类的思想》第1294期目录
一、王跃强 :举着军旗的人
二、李 伟 :守望春天
三、苗 波:“八一”感怀
四、大 漠 :我的军魂
五、汪志成 :红星照耀复兴路
六、任淑媛:走进沂蒙红嫂故里

图片

共和国的将帅们 作者:陈坚

一、王跃强 :举着军旗的人
今夜,我要让星星们闪开
那个举着军旗的人
从圣洁的月光中走下来

我看到他一脸战火硝烟
军装上布满的弹孔
像一面凝固的伤痕
在鲜红的军旗上飘扬

我找不出他的名字
只在共和国的履历上看到
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他都是举着军旗奔跑的人

他一直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用胸膛对着呼啸的枪林弹雨
黑暗不断后退着
千吨重的军旗
纪念碑一样挺立在山顶

他跑累了,黎明前他倒下了
他身下的杜鹃花
流出了一大片豪情壮志的血
弥漫在太阳照耀的天地间
 
他是繁星满天里闪光的人
他昂着的头颅
就是那面猎猎的军旗
常常在和平的月光中
把今夜的幸福猛然惊醒
【作者简介】王跃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会员。已在《人民文学》《诗刊》《诗选刊》《星星》等刊物发表作品千余首,著有诗集《词语的拂晓》《风在低语》。曾获《诗选刊》杂志全国爱情诗大奖赛三等奖,《中华文学》杂志2017年度中华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一等奖,2017《中国诗人》杂志第三届年度诗歌奖等诗歌奖项。(来源 :南部战区)

图片

胜利者 作者:李鹰

二、李伟 :守望春天

写信的日子又到了。雨水在门外流敞
风钻过细小的缝隙,爬过走廊
走近哨位。呼吸的空气
冰冷,板机上
枪栓上,青春的热浪
一次次捂热着国土的面积
守望着春天般一个日新月异的祖国

写信的日子又到了。集合的哨音
有天南海北的兄弟,有崎岖的
山道,有冰天雪地的天山
有陪伴我们的国旗
昆仑,长城,南海,更有呼啸
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东风”
和青春般的誓言和英勇矫健的身影

脚步真想慢下来,听一听风中的野兽
狂欢的样子,找出情侣
从手机里递上的鲜花
让妈妈、爸爸,爷爷奶奶
摸一摸盛开在晚辈脸上的
格桑花,是那么刚强

信写到哪里结束。战友们说了
守望春天,是忠诚
是中华儿女一生的责任
笔迹既是祖先留下的中华魂
也是先烈们冲锋陷阵的呐喊声
不会丢失,只会在越来越
辽阔的信笺上,留下更多自信的名字
【作者简介】李伟,笔名,伐柯,昵称,伟祺V,四川省隆昌市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内江市作家协会、内江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隆昌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作品被《中国2019年度诗歌精选》《诗刊》《星星.诗词》《诗歌月刊》《诗选刊》《鸭绿江》《辽河》等收录。(来源 :诗珍珠 )

图片

方志敏——1935.1.29   作者 :蔡鸣 ;王大为;马志明;苏翰宇

三、苗波 :“八一”感怀
被鲜血打动的英雄情怀
被金钱吸引的世俗血脉
被坚韧武装的不屈意志
被名利操纵的三叩九拜

社会的每一种进步都少不了血性
人类的每一次牺牲都是拿命换取明天
过渡中的当下不是用来赞美的
继承和开拓的每一步都需要放眼天外

先有信仰,后有慷慨
一些人眼中封顶的社会制度
比如资本主义,对大踏步的人类进步而言
是一种腐朽化的妨碍

江山循环,山河永在
更光明、更美好的永远是未来
一个正义、正能量的世界由各种血性撑起
无关跪拜、赞美与奴才

2022.7.31
【作者简介】苗波,网名鱼飞蝶舞。多年军旅生涯。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锦州市作家协会理事,有诗作3000首,兼写小说和散文。

图片

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和人类的希望(鲁迅致函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作者:陈逸飞
四、大 漠 :我的军魂
枪声远去
那人儿还在
炮声远去
那军魂还在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
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那咆哮的黄河在说
那奔腾的长江在说
从帕米尔高原到钓鱼岛
从漠河到三沙
军旗猎猎铁甲雄风
军旗猎猎铁甲雄风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南昌井冈
遵义延安
星星之火
燎原大半个中国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平型关小试牛刀
吓破了小鬼子的胆
百团大战熊熊烈火
送那小鬼子上了西天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
气贯长虹势如破竹
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1949
一位伟人的声音
响彻云霄传遍寰宇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那咆哮的黄河在说
那奔腾的长江在说
从帕米尔高原到钓鱼岛
从漠河到三沙
军旗猎猎铁甲雄风
军旗猎猎铁甲雄风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谁是最可爱的人
抛头颅洒热血
为友邦长眠在异国他乡
有多少个故事还在传唱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灾害年文革乱
军心依旧稳泰山
他国犯寸河山
轻轻弹弦
一个个抱头鼠窜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原子弹震中外
西方虎闻而却步
……
蚍蜉怎能撼大树
为精兵
百万大军脱军装
大显身手
本色依旧军魂依旧
国强民富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香港澳门军旗飘扬
一国两制乾坤定
两岸统民心愿指日可待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神舟飞天圆我华夏千年梦
维和部队远重洋
展军威扬国威
树我大国形象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格局重塑
为强军
重整编重组合重优化
争赶世界一流强军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朱日和演兵场
保驾护航
新时代中国梦
梦在前方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枪声远去
那人儿还在
炮声远去
那军魂还在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那咆哮的黄河还在说
那奔腾的长江还在说
从帕米尔高原到钓鱼岛
从漠河到三沙
军旗猎猎铁甲雄风
军旗猎猎铁甲雄风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
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我在珠穆朗玛长号
从帕米尔高原到钓鱼岛
从漠河到三沙
军旗猎猎铁甲雄风
军旗猎猎铁甲雄风

【作者简介】大漠,岱下大漠,洒荣民(旻),曾服役,“泰山青未了诗社”社长、总编。著有《洒荣民诗集》、《大漠追风》、《诺言》、《听雨》等诗集,诗作达一千五百余首,兼写散文、杂文、小说等。(来源 :泰山青未了诗社)

图片

百万雄师过大江 作者 :陈树东 ; 李翔

五、汪志成 :红星照耀复兴路
历尽了太多的苦难
经受了太久的阵痛
正义    终于开始反击
在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黎明之前
在南昌城头    一声枪响
殷殷鲜血把启明星染红

一颗五角的红星
划破黑暗中的茫茫夜空
从此    人民有了自己的子弟兵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在这个时候就这样启程

红星照耀着华夏大地
多少中华优秀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
在腥风血雨中奋然前行
一个个战士倒下了
一座座丰碑竖起来
为中华民族增添了无数英名

无畏的战士啊
擦干身上的血迹
掩埋好同伴的尸体
义无反顾    又投入了更加激烈的战争

从血染湘江到四渡赤水
从突破娄山关到死守上甘岭
无不证明这支军队的英勇无畏
无不证明这支军队的战无不胜

没有他们
中华民族怎能在世界东方傲然屹立
没有他们
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让我们崇尚英雄吧
因为我们已经听到了一位哲人的提醒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
是一群可怜的猪狗之类
一个有了英雄不懂得崇敬的民族
是一群没有未来的昏庸

让我们以感恩之心敬仰英雄吧
我们也敬仰站在英雄身后
为爱交付一生的军嫂们
自古英雄爱美人    美人更爱英雄
他们的爱情
是世界上最无私最崇高的爱情

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
铭记所有为民族复兴付出一切的人们
向他们学习     向他们看齐
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就一定能成功
【作者简介】汪志成(网名:见龙在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世界文学艺术界》文化传媒签约作家。著有小说集《拐点》等文学作品专著六部,编有《越地民间谜语》等地域文化丛书十余部。其作品入选《当代优秀短篇小说集》、《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中华散文精粹》等,诗歌数百首散见于各地报刊网络及多种诗歌选本。获各类奖项八十余次。(来源 :现代诗歌传媒出品)

图片

决战淮海 作者:骆根兴

六、任淑媛 :走进沂蒙红嫂故里
7月22日清晨,我和丁老师怀着迫切而仰慕的心情,从临沂市秀丽的水城中心驾车驶向蒙山沂水红色革命圣地。车轮在温热宽阔的石板路上滚动着,穿过柳枝搭起的绿色长廊,透过车窗看见柳叶在飞舞飘荡。隔着车窗听见丛林深处蝉鸣起伏,好似在欢呼,又像是在高喊:酷暑就是它们的天堂。一路向北,穿过一座高楼林立的小城界湖,接着进入两侧松柏葱茏,悬崖壁齐的蜿蜒山路,那里沟壑水流潺潺,梯田连绵。在这青山绿水中,我们寻觅着历史的足迹和英雄们的容颜。
当巨大的一幅三面五星红旗扑面而来,“走向胜利”四个大字清晰的映入眼帘。看到栩栩如生的烈士群雕铜像托起了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不知不觉中,感觉到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前行,有一种精神在激励着我们去重温烽火岁月里的红色故事。
沿着蜿蜒陡峭的山路,一路向前走,来到桃棵子村红嫂祖秀莲纪念馆,望着红嫂的塑像,望着一张张艰苦岁月里留下的照片,用镜头记录下了红嫂的故事。
1891年,祖秀莲出生在沂水县杏墩子村(今属沂南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姐妹四人,祖秀莲是老大,下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因生活所迫,从小就给人当童养媳,天天早起晚眠,挨打受骂,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1925年嫁给桃棵子村民张文新。祖秀莲结婚后,她恪守妇道,孝敬父母,生儿育女,本想依靠丈夫过上好日子。可命运好像有意捉弄这个从小就饱受生活磨难的农家妇女,祖秀莲生下三个女儿后,丈夫病故。为了继续生存下去,万般无奈之下,1925年,祖秀莲改嫁本村。
1938年12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在沂水县王庄成立,接着成立了党政军群各级组织。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人民政府的法令法规,革命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拨开了沂蒙上空的乌云,驱散了人民心头的乌云,年近半百的祖秀莲仿佛焕发了青春,作为一名饱受苦难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焕发了革命热情,积极投入妇救会和抗日救亡活动。
1941年秋,日军对沂蒙山区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山东纵队指挥部转移途中被日军包围在桃棵子南部挡阳柱西山。山东纵队青年团临危不惧,集中火力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经过一天激烈战斗,掩护山东纵队指挥部突出重围。时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侦察参谋的郭伍士侦察敌情时遭敌袭击,身中五枪,凶恶的敌人上来又捅了两刺刀,肠子都流了出来,郭伍士当场昏死过去。郭伍士醒来后挣扎着爬到桃棵子村,祖秀莲发现了他,冒着被敌人发现的危险,急忙将其扶到家中,为他包扎伤口,抠出了堵在嘴里的血块,断牙,给他喂水,经过她及时救治,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郭伍士随时有被日军发现的危险,祖秀莲将郭伍士多次转移、隐藏,最后将他藏到村西大卧牛石下的一个石洞里。为了让郭伍士早日康复,祖秀莲毅然杀掉家中仅有的一只下蛋母鸡,熬成鸡汤给他喝,用纺线换来的钱买回面粉和小米,为他熬稀粥。祖秀莲多次上山采集草药给他治伤、退烧。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照料,郭伍士伤情渐渐好转。后被送到八路军后方医院继续治疗,康复后重返战场。
1947年,我华东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因郭伍士身体多处负伤,体质不断下降,组织上批准他复员。郭伍士念念不忘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沂蒙大娘,复员后立志到沂蒙寻找救命恩人。历经八年,辗转沂蒙,1956年,郭伍士终于在沂水县桃棵子村找到了祖秀莲,认她为母,并养老送终。在1958年,郭伍士带着妻小来到桃棵子村落户,与祖秀莲正式结为母子关系。”他悉心照料祖秀莲,极尽一个做儿子的孝道。同时,郭伍士积极参加村里的各项生产劳动,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八年寻母,义薄云天。知恩图报,善莫大焉。”当时,这个感人的故事传遍神州,感动亿万中国人民,红嫂精神光耀千秋。
新中国成立后,祖秀莲继续发扬爱党爱军的光荣传统。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被誉为“战争年代的红嫂,建设时期的英模”。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7月12日去世,享年86岁。
为了宣传弘扬红嫂事迹,著名作家刘知侠以祖秀莲勇救八路军伤员、郭伍士认母报恩等故事创作了小说《沂蒙山的故事》《红嫂》,被改编成戏剧走上舞台,搬上银幕,红嫂事迹传遍全国,产生了巨大反响。随后,山东淄博京剧团首先把《红嫂》改编成京剧搬上舞台,各地艺术团体将其改编成戏剧纷纷上演。由山东省京剧团排演的现代京剧《红嫂》到北京、北戴河等地演出,演职人员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后来,《红嫂》又改编成了芭蕾舞剧《沂蒙颂》和现代京剧《红云岗》,并拍成了电影,红嫂事迹传遍全国,影响深远。
走出红嫂祖秀莲纪念馆,我们沿着山路向前走,花岗石铺就的弯弯曲曲的小路两侧,绿树成荫,溪水潺潺。叽叽喳喳的鸟鸣悦耳动听。半山坡的黄土地上种满了芋头、玉米、姜、花生等农作物。在东北我只见过玉米秧,其余的都没见过,所以看着也感到很稀奇。
不远处,我们来到了沂蒙红嫂祖秀莲故居。走进院内,红嫂的塑像伫立在院中央,磨盘、草房,石头凳等等,仿佛把我带回了战争年代,一块块红砖垒起的革命精神,引领着我们走进那间红色草屋。低矮破旧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对联:“祖居此地拥军半生传佳话,郭投桃棵报恩一世成美谈。”中间是红嫂祖秀莲和侦查参谋郭伍士娘俩的照片,破旧的土炕上铺着红嫂在时的棉被。墙壁上还挂着军民合影照片、破草帽、卷席、麻绳、筛子、铁锯。墙角的箱子上面放着簸箕、竹筐、背篓等等……门口的粮囤里还放着八路军留下的武装带。望着地上破旧的木头锅盖、破旧的半个火盆,仿佛把我带回了战火纷飞的时代。红嫂祖秀莲舍命救郭伍士的情景浮现在眼前。不知不觉地《沂蒙颂》这首歌在耳畔回响:“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愿亲人早日养好……”
走出红嫂故居,沿着山路继续前行,半山腰处墙壁上刻着“红嫂故里桃棵子鱼水情乡”,见证了红色革命基地山村里的军民鱼水情。转弯处的一块石头上刻着“藏兵洞”三个字,路旁有板栗树、鲜花、李子树、桃树守卫着,剥开葛子藤,漏出洞口,也许这里就是为了躲避日寇,红嫂藏八路军的地方吧,不难想象当时军民共同抗日的情景。
看看时间,已经正午时分,望一眼云雾缭绕的平平的山顶,被自然形成的一排翠壁环绕着,像人像佛,还像柱子,起伏跌宕,看上去就是攀顶的天然屏障,丛林浸染,绿意葱茏。想想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在沂蒙山区“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她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奉献之歌,把慷慨无私的崇高情怀展现到了极致!她们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是红嫂精神的本质所在,更是广大沂蒙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同时,郭伍士八年寻母并养老送终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什么叫感恩,什么叫孝道,什么叫军民鱼水一家亲。在新时期,我们既需要一支能保家卫国、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人民军队,同样也需要千千万万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解放军的祖秀莲式的拥军模范红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才能让伟大祖国蒸蒸日上,人民幸福安康。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啊,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沂蒙小调》又在田间响起,四处回荡。望着山川秀美的沂蒙山,望着碧波荡漾的沂河,白鹭齐飞,渔歌唱晚,遐想万千。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变色。沂蒙山,我们还会再来……
【作者简介】任淑媛,笔名蝶鸢,毕业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学院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萧乡文学社社员,冰城文学艺术交流社社员。现任《大东北诗刊》总编,《天下文学传媒》责任编辑兼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诗词楼阁》特邀签约作家,《作家文苑报》特约记者。作品发表于《大东北诗刊》《中国当代诗歌作家》《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中华诗词集萃》《新世纪民间文学名篇概览》《雪藻兰襟》《北方诗人》《萧乡文学》《华语诗坛》《当代作家联盟》《作家在线》《中国诗歌网》《新晚报》《黑龙江广播电视周报》《作家文苑报》《长江诗歌报》等报刊及各大网络平台。

图片

淮海一日 作者:秦大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