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伤发热』血虚型内伤发热

 zd山笑 2022-08-11 发布于江苏

血虚型内伤发热

发热,热势多为低热,有时亦见高热,头晕目眩,身倦乏力,心悸不宁,失眠多梦,面白无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女子月经量多,或有出血病史。

症状:发热,热势多为低热,有时亦见高热,头晕目眩,身倦乏力,心悸不宁,失眠多梦,面白无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女子月经量多,或有出血病史。

病因病机:久病失血,或脾虚不能生血,导致阴血亏耗,无以敛阳。

治则治法:益气健脾,养血宁心。

方药:归脾汤或当归补血汤加减。 黄芪10g,人参(单煎)9g,茯苓12g,白术12g,当归10g,龙眼肉10g,炒酸枣仁9g,远志6g,木香6g,甘草6g。 加减:血虚较甚,加熟地黄12g,枸杞子12g,制何首乌15g,阿胶(烊化)9g以补益精血;热势较甚,发热不退,加银柴胡10g,牡丹皮9g,白薇10g,地骨皮9g,胡黄连6g以清退虚热;由慢性失血所致的血虚发热,若仍有少许出血,加三七粉(冲服)3g,仙鹤草15g,茜草12g,棕榈炭9g,地榆炭9g,白茅根15g,侧柏炭12g以止血。若劳倦内伤,血虚气弱,而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喜热饮)、脉大而虚软、重按无力,以及妇人崩漏或产后血虚发热者,当予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若见有湿热之证,则应停用滋腻养血之品,宜用益气健脾运胃之剂,待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再逐渐增加养血之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