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军事战争史-082》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制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2-08-11 发布于上海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制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地方豪强势力不断壮大。起义被镇压之后,东汉王朝已无法维持对全国的统治,统治集团内部外戚、宦官斗争激烈,被豪强势力利用,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全国重又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封建割据势力不断混战,最后在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吴国。于是,中国出现三国鼎立局面。

公元263年,魏司马昭灭汉。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用禅让方式灭曹魏,建立西晋王朝,是为晋武帝。公元280年,晋武帝灭吴,重新统一中国。

西晋末年爆发了各族人民大起义,反抗西晋统治者的残暴与虐待。西晋王朝在人民的起义斗争中迅速瓦解。之后,北方出现五胡十六国,长期分裂割据。直至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重建国家,改国号为魏,是为北魏。

北魏末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史称北朝。

与此同时,在南方,公元316年,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第二年,司马睿在江南自称晋王,公元318年称帝,建立东晋王朝。公元420年,东晋末帝被废。其后,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史称南朝。

这种分裂割剧局面一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才告结束。

1.军事领导体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战祸连绵,分裂割据时常出现,因而其军事领导体制与秦汉有所不同。

秦汉时期,建立起了高度中央集权化的军事领导体制。皇帝控制着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以首都为中心,以郡县为基础,建立起一支由中央掌握的庞大军队。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仍沿循秦汉轨迹,竭力加强自己的武装力量,完善本王朝的军事领导体制。但又往往因为时事多变,政局不稳,致使军权旁落,中央集权化的领导体制被破坏。

魏晋南北朝时期,按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和最高军事统帅,五兵尚书(后或称七兵尚书)是专门的军事行政机构,将秦汉时期太尉的职能取而代之。北周时则有兵部中大夫、少兵部下大夫,以后隋、唐的兵部即沿于此。

曹丕称帝后,任命宗室大臣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代表皇帝统率全国军队。但主管将领只负责军事训练和一般的军事行政任务,无权调动军队。

遇战事发生,由皇帝任命专征将帅,此人被委以调动本部军队之权,但在行使此权时必须及时禀报皇上。若遇权臣当道,则常假借圣旨调动军队,有些权臣身兼都督中外诸军事和录尚书事二职,将军政大权集于一身,此时皇帝已为傀儡,其皇位丧失也为时不远了。

这一时期的军队主要将领还可以设置幕府。曹操为大将军时,便曾设有大将军幕府。幕府人员有长吏、司马、参军事等等,其职责是协助长官处理日常行政事务。魏晋以后,高级府僚还被纳入国家官制规定范围,而且高级府僚也由朝廷来任命。

这一时期的军制较为混乱。大致看来,军队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两种,统一由都督中外诸军事指挥。

中央军又分为中军和外军。中军(又称"台军")即屯驻于京师地区的中央直属军,其中一部分担任京师卫戍,名禁卫军;另一部分屯据京城附近的重镇要冲,保卫京师,或受命出征。外军则指屯驻京师之外,由各地的都督府统领的军队。在名义上仍隶属中央军,因而通称中外诸军,受中央直接指挥,且其都督区的范围须经常变动。

曹魏时,禁军的最高长官名叫中领军,其职责是总领城内诸军队;到西晋时,中领军曾改称"北军中侯"。当时的禁军规模大、人数广,有六军、四军、六校、三将和四卫率;东晋时,将禁卫军力量减弱;到南朝刘宋时期,设置领军将军和护军将军,分别掌管中军和外军。

外军的长官为方镇军,是各方镇的都督诸军事。魏晋时期,由都督统率的大军区在全国有10(6个)。一般说来,都督不兼任当州刺史。而在10大军区之外,边州的都督则往往兼任当州刺史,统率一部分中央军和一部分州郡兵。东晋时,中央权力削弱,中央驻屯军与州郡兵都是由兼任该州刺史的都督统率,其实力强大,有的甚至成为对抗中央的军事力量。南北朝时期,开始加强中央权力,中央又恢复了对方镇驻军的指挥权,明确了外军与州郡兵的界限,并由中护军统率指挥方镇军。

地方兵又称州郡兵,此乃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的地方武装。曹魏时便实行州郡置兵,西晋统一后曾一度实行军民分治,由都督和校尉治兵,刺史和太守治民。后又恢复州郡领兵制,南北朝时期一直存在州郡兵。州郡兵属州刺史和郡太守统辖,是在以前的刺史和太守私人部曲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

曹魏时期,地方官员借助给客制,将国家所赐的屯田客变成部曲,加上从地方上招募壮勇,使地方军迅速发展。地方割据势力往往以州郡兵作为其重要支柱。

2.士家制

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多把佃客组成为自己的部曲家兵,割据称雄。到曹魏时期,为保持一部分固定兵源以应付战争所需,曹操在收编豪强武装的基础上建立军队,并在平定冀州之后推行"士家制度",魏晋南朝时期一直推行此制。

何谓"士家制度"。所谓"士家",指的是士兵和他的家属。为保证兵源,士家制规定:士家有特别的户籍,世代当兵,或服挽船、养马、鼓吹等各种特定的劳役。士家中的妇孺与尚未轮代的男丁,也要为政府耕田或服役。

士家身分低于平民,士家之妻因夫死改嫁或其女儿出嫁,都只能嫁给士家;士逃亡,妻子要被没为官奴婢或处死。据载,当时在冀州的士家便有十万户以上。

从士家制规定可以看出,"士家制"乃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兵制,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兵民分离,兵民分籍。士家户籍(或称"兵籍")分离于编户之外,兵户不属于乡里,只属于军府或营署管辖,故也可称为"营户""府户"

第二,世代当兵。为保证稳定的兵源,士家制实行兄终弟及、父死子承。

第三,役使繁杂,劳役沉重,既服兵役又服劳役。士家兵役年龄一般为17岁至50岁,服劳役的年龄则为小至1112岁,长至60岁以上。甚至士家中的妇孺与尚未轮代的男丁也要服各种特定的劳役。

第四,控制严酷。士家必须集中居住、集中管理,即士兵妻子营居,使之无法逃离。士兵逃亡,罪及妻子。

第五,身份卑贱。士家不仅不能与平民通婚,还不准读书、不准做官、不准转业,甚至可被作为礼品赏赐与赠送。

士家制是封建国家在特定条件下用私人部曲方式组织国家军队的制度,它一方面是豪强地主统治农民的方式在国家统治中的反映,另方面则又是对豪强地主的一种约束,使其不能无限制地自拥私兵和部曲并阻碍国家的统一。

3.府兵制

府兵制建立于西魏,是西魏的都督中外诸军事宇文泰按照鲜卑8部旧制建立起来的。

北魏末年,孝武帝在高欢逼迫下西入长安,宇文泰鸩杀孝武帝,于公元535年另立文帝,自己任都督中外诸军事,掌握实权,史称西魏。

宇文泰身为鲜卑人,但其汉化程度较深,其战士主要由改编的关陇各族人民起义军组成,加上后来随魏孝武帝入关的六坊鲜卑兵,共有四五万人的兵力。由于西魏与东魏不断战争,兵源日感不足,而居住在关陇的鲜卑人为数不多,西魏不得不从汉族百姓中征兵。但是,自曹魏以来实行的士家制使汉族士兵地位低下,加之北魏孝文帝改制后,随着北魏政权封建化的加速,原六镇的鲜卑军户社会地位也急剧下降,不利于提高士兵的作战积极性。因此,宇文泰在征召汉人"关陇豪右"的依附人口为兵之后,乃以当地有名望的大族人物统领,并于西魏十六年(公元550年)实行府兵制,以协调胡、汉关系,密切主将与士兵的关系,提高士兵身份,加强军队战斗力。

府制制内容大致有三:

一是仿照鲜卑八部旧制,建立以八柱国有为首的府兵制。八柱国大将军分别是宇文泰、元欣、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而宇文泰在此之前已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总领军队大权;元欣则是西魏宗室,徒有虚名,没有实权。因此,实际上是六柱国大将军每人统领1军,共有6军。六柱国之下又各设2位大将军,共12大将军。每大将军之下,又各设2个开府,共24开府。每个开府统2个仪同,共48仪同。每仪同统率100士兵,共计4.8万府兵。

二是府兵主将和兵士均改为鲜卑旧姓。有功诸将继承鲜卑36国、99姓,除已是鲜卑复姓者外,其余已用汉姓或本为汉姓的将领均被赐予鲜卑复姓,他们所统率的士兵亦以其主将的鲜卑姓氏为姓氏。由此保持并扩大了鲜卑旧有的氏族关系,以便维持士兵与军官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是府兵另附军籍,不列于民籍,无其它赋役。府兵兵士由主将率领轮番宿卫,不当番时则练习武艺,战时出征。因不负担赋税,致使人们纷纷应召,府兵人数猛增。

府兵制以诏令形式确立了以六镇鲜卑、关陇豪右组成的府兵之地位,使府兵制下的官兵关系蒙上一层部落化的色彩。这种方式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但却使六镇军户的地位有所改善与提高。宇文泰将府兵大权紧握手中,皇帝对府兵则无领导权。到了北周的武帝时,继续推行府兵制,但将府兵军士更名为"侍官",并将府兵领导权收归皇帝手中,府兵成为名符其实的宿卫禁旅,府兵基础也大为扩大。隋炀帝执政初期,又根据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对府兵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4.三国军事思想

三国时期有两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即魏国的曹操和蜀国的诸葛亮,他们的军事思想代表了当时的军事理论水平。

曹操的军事著作颇丰,有《兵法》、《兵书要略》、《军令》、《军策令》、《步战令》等。此外,他还抄集诸家兵法为《兵书接要》,作《孙子注》,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

曹操一生酷爱兵书,对军事颇有研究,因此,他的军事理论继承和发展了以前的军事家之思想。具体说来,在治军方面,他继承的是《司马法》的主张,即以""而不是以""治军。为此,在军中应恩威并行,赏罚并举,不可偏颇;并以"五德"(智、信、仁、勇、严)为准选拔将帅,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作战指导方面,他继承并发展了孙武的思想,主张先谋而攻敌。谋者,计也。它包括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等内容。还强调战前充分准备,即"自修理以待敌之虚懈",不打无准备之战。无备临敌,亡之道也。此外,须了解敌我双方,知己知彼,方能克敌制胜,并且提出从""""""""""五方面"知敌之情"。在战斗中,形势千变万化,因此"兵无常势",必须随敌情变化随时改变自己的作战方式。作战时还应避实就虚,避敌所长,出敌不意;当对方防守坚固、粮刍丰厚时,则不可贸然进攻。

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体现于《便宜十六策》和《将苑》中。在《便宜十六策》中,他强调军队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国以军为辅""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因此,国家必须加强武备,严格治军,提高军队素质和战斗力。诸葛亮尤其主张"教令为先,诛罚为后",重视对部队的教育,带兵者尤其要"先正其身",为士兵做出榜样,才能教育好部队。在治军方面还应严于法纪、赏罚分明。

诸葛亮的作战指导思想主要为:

一、重视谋略。在诸葛亮看来,"用兵之道,先定其谋"。强调"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他所说的"心战""攻心"就是以谋略取胜。""包括"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征伐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

二、强调"气势""神速"。主张以压倒敌人的英勇气势,即"静如强弩之张,动如关机之发""退如山动,进如风雨"之势消灭敌人。

三是知己知彼。了解敌我双方,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以夺得战争的胜利。

在《将苑》一书中,主要论述"为将之道"。首先,将帅必须掌握"兵之权""兵之势";其次,根据将帅的才能和作用,将之分成若干种类型;再就是选拔将帅的方法,总结出7"知人之道"作为选拔标准,使小人不得道,"贤才居上,不肖居下""三军悦乐",立于不败之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