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惑之年读《怀念萧珊》

 老鄧子 2022-08-11 发布于海南

记得我曾经有一张照片,是我们运动会时,我在看台上读书,眉头紧皱。是因为我在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在那个嘈杂的环境中,不时有班务要处理,所以情节记忆不多,但那种别离的情感却挥之不去,总觉得要记下来。

图片

2021年岁末,不知为何又读起了巴金先生的《怀念萧珊》。萧珊是巴金先生的夫人,这篇文章是巴金先生在6年之后的悼亡之作。高中的语文会怎么讲这篇文章呢?我不知道。但对于我在40岁时再次读起,难免更有感触,时代背景下老先生的感情投入和怀念片段更是令人动容。

他写到: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面有我的泪和血...

他又写到: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我之前一直以为,伟大的人他的生活一定非常幸福,他的道路一定一帆风顺。现在看来,伟大的人却是经历了更多的坎坷和磨难,但他会在暴风骤雨之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前两天听了余华的访谈,之前看过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今年还看了余华的新作《文城》,一直都被作者不动声色的残忍打动。余华说,他作品中的小人物就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小小的个人,在那个时代,小人物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他很渺小,他会随时代的浪潮而消逝。读完文城,心里有隐隐的痛,在不知不觉间,主角就被写死了。这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的悲剧,这恰恰也是我们喜欢阅读的原因。

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往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洒满了盐”,一种难以言表的沉重与悲伤,又清冷又凄美。

    是的,时代的浪潮中,每一个生命都是渺小的,但每一个生命相对于爱他的人来说又是伟大的,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记录。

                                                                                              任曼 2021.12.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