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过五十,真正聪明的人,都在做“自己”

 布衣粗食68 2022-08-09 发布于湖南

01

法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波伏瓦在日记里写道:“不要做波伏瓦小姐,要做你自己。不要去追逐外界强加给你的目标,不要去盲从既定的社会结构。”

很多人缺乏幸福感,还常常自卑,不是因为生活不够好,而是太在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或者说,很喜欢和别人比较,落入了“人比人,气死人”的圈套。

有道是,五十知天命。

人的一生,过了一半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不要拿起别人的言行,砸伤了自己的心。

余生不长,请做回自己吧,要懂得,对自己有用的,就是最好的,无用的,都是不需要的。

02

享受自己的成绩,问心无愧。

《吕氏春秋》有言:“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

一个人,身在福中不知福,那就不如穷人。现实社会里,很多人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我的表叔老李,十九岁的时候,就招工到木材公司上班,快五十岁的时候,因为单位改制,失去了工作。现在,他退休了,过着逍遥的日子,但是天天抱怨:“退休金太少,单位也不给福利。”

老李的遭遇,说起来很差,其实比其他兄弟姐妹好多了。要知道,在农村一辈子的人,比他困难多了,也不会退休。

换一种活法,享受当下的成绩,老李就幸福了。虽然退休金不多,但是他还不算太老,可以去做一份事。反过来看,五十多岁就退休了,这是单位送给他的最好的福利。

人过五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要看得起自己,不要认为自己是职场上的新人,是被单位排挤的老人。发现自己的光芒,你的心就会亮堂起来。

03

爱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长寿。

古人说:“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

我的生命是我的,是对我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凭什么要送给别人,要按照别人的方法去做?

一个人需要服务社会,要服从单位安排,要身边的人相处,但是爱护身体,只能你自己能够做到,别人不会代替你去受痛,也不会代替你去运动。

从五十岁开始,你要更加注重养生,要有良好的作息规律。

在农村,有这样的说法:“年过四十五,半截下了土。”

后半生,身体健康,比任何一件事都重要。可是,有的人,为了交友,常常去应酬,为了赚钱,熬夜加班,还有宵夜的习惯。

你和别人推杯换盏,喝醉了,伤害的是自己;你熬夜了,几天都浑浑噩噩,亚健康的状况,只有家人才会担忧。

从今往后,宁愿伤感情,也不伤身体。遇到拼命劝你喝酒的人,绝交;遇到逼着你熬夜的人,保持距离。

04

关心自己的家庭,老有所依。

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隔壁家的孩子,懂事,会赚钱。”言外之意,就是你家的孩子,不懂事,穷。

看过这样一段话:一万个人拿着弓箭,去射同一个箭靶,就不可能不中;一万个人去伤害一个人,就不可能不受伤的。

“众口铄金,众矢之的”,这样的难过,你应该是有的,以后就要积极挡回去。

把好的脸色给了外人,把赞美给了别人的家人,然后对自己的家人很有情绪。以后,要置换过来,把热情给家人。

世上没有一个完美无瑕的家庭,但是任何一个家庭,都有长处。

读书成绩不好的儿女,身体好,可以做体力活;工作不好的儿女,懂得勤俭节约,年年有余;碌碌无为的儿女,没有学坏,一直善良;爱唠叨的妻子,也会做家务......你认真数一数,家庭就温暖无比了。

当你过了五十岁之后,真正靠得住的,就是自己的家庭。一个和气的家庭,就是你养老的“窝”。

自家的孩子自己抱,自己的父母自己养,自己的爱人自己爱。不要因为别人指指点点,弄丢“自家”。

05

管好自己的情绪,安然自在。

《第一财经周刊》有这样一场采访:对两百多个名人问一个问题“如果回到二十五岁,你希望改变什么?”

答案五花八门,毕竟,每个人都有后悔的事情,也期待人生重来。

最令人欣慰的回答,就是:“我没有什么想要改变的。”

是啊,过去就过去了,还要拾起来,就是计较烂人烂事。如果有一次机会,也仅仅是“如果”,不会变成现实。

“反事实思维”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不真实的事情过于执着,可能会替换现在的事情。也就是说,一个人沉迷在过去,就会被“过去”束缚。

比方说,上班迟到了,就会责怪自己,起床太慢,吃早餐太耗时;和客户谈崩了,会怪自己准备不够,沟通能力不够。

五十岁的人,不要怨恨自己了,能够改变的,已经改变了,不能改变的,木已成舟。为了不切实际的事情而生气,那是因为你没有活明白,想不通。

努力活在当下,不念过往,不惧将来,你的心情就会好很多。让情绪停留在过去,不再跟随自己。正所谓,气出病来,没人替。

06

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做人,聪明一半糊涂一半,但最后还得变个法子,让自己聪明。

认识自己,才能看到成绩和不足,才能够扬长避短。

关爱自己,才能养护身体,调节心情,改变生活方式。

做好自己,才能有好的家庭,好的环境。

成为自己,你就成功了。

后半生,对自己温柔一点,不负不欠。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