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标 | 每日好诗(20:00直播)

 帅帅m1guxnxn4d 2022-08-11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地 标

黑小白

图片 

母亲站在中山桥上
她并不知道这座铁桥是兰州的地标
也不知道黄河的名字
她仅仅说了句——
只有这样大的河,才能有这样大的桥
每次再见中山桥
我就会想起,一字不识的母亲
初遇黄河时的平静
仿佛在山林中,看到小溪和木桥
而她,要去河的那边
收割一片金黄


图片

读这首诗,让我想起两个词:恢复和联接。
作为一种写作的文化母题,母亲是最富亲和力的题材之一,古今中外与之相关的诗歌数不胜数。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通过母亲的朴素恢复万物本然的面目,消解了文化对事物的遮蔽性,从而产生一种真诚的感染力。
中山桥与黄河作为人文景点,承载了无数的想象与情感。这些想象进入公共文化空间,形成因袭的传统和文化的遮蔽,并使这些事物逐渐游离于常识与本源之外,比如,提到黄河就会令人想起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首诗用冷静的叙事,让一个不识字的母亲把黄河和中山桥带回到事物的现场,用最原始的眼光为事物命名,从而在公共空间实现对个人真实的捍卫,也使事物获得一种本然性的恢复。
诗的最后,“金黄”让我联想起郑敏的作品《金黄的稻束》,那个肩荷伟大的疲倦、低首沉思、具有传统美德的母亲,和站在中山桥上看黄河的母亲,她们构成了“无数个疲倦的母亲”,是生命中的“地标”值得我们竭尽全力赞美。

特邀点评:许陈颖

  诗人简介

黑小白,原名王振华,甘肃临潭人,甘肃省临潭县司法局公务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诗刊》《星星》《诗选刊》《飞天》《延河》等刊物。出版诗集《黑白之间》。



  专家简介

许陈颖,副教授,宁德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宁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美学学会理事。

今天晚上 8:00 直播
视频连线点评专家、好诗作者、荐诗编辑
请锁定“中国诗歌网视频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