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莱昂纳德·科恩:一个民谣诗人的多面人生

 置身于宁静 2022-08-11 发布于浙江

撰文|王树振

作者按语:加拿大传奇民谣歌手、著名诗人和小说家莱昂纳德·科恩于当地时间2016年11月7日晚,在洛杉矶的家中不幸跌倒,随后在睡梦中悄然离世,享年82岁。许多人认识科恩,都是从他创作并演唱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开始的。这位被《纽约时报》誉为“摇滚乐界的拜伦”的传奇人物,曾获第52届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并因其杰出的音乐成就入选“摇滚名人堂”。其实,在成为歌手之前,他已经是享誉文坛的诗人和小说家了,只是由于作为歌手的光芒过于耀眼,以至于其诗歌和小说常被忽略。作为乐坛的一代传奇,他的身体里还栖居着一个游吟诗人和小说家的灵魂……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解读,都只能了解到他的一个侧面。那么,这位取得辉煌成就并拥有多重身份的“摇滚乐界的拜伦”,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和多面人生呢?

1934年9月21日,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维斯特蒙区的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在他九岁时,父亲的去世,为他随后的人生蒙上了巨大的阴影,使得他日后创作的诗歌和音乐作品充满了忧郁。十四岁那年,西班牙诗人和戏剧家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进入了科恩的世界,成为了他的最爱,使其学会了在诗歌中表达着自己青春期的困惑,并促使他于22岁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让我们比较神话学》(Let Us Compare Mythologies),从此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十五岁时,为了更好地追求女孩子,科恩决心学习吉他,因为他发现那些会弹吉他的小伙子身边总有许多漂亮的女孩子。于是,在一个演奏弗拉明戈的西班牙老师的指导下,科恩开始学习吉他,并在当地的咖啡馆献唱,而富有西班牙风情的弗拉明戈对他日后的音乐风格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学毕业后,他被魁北克省最好的英语大学——麦吉尔大学录取,主修英语文学专业。大学期间,他继承了一笔家族遗产,随后选择了辍学,开始了一段疯狂的人生经历。他曾尝试毒品,并把感受写成文字;他还曾周游世界,过着波西米亚式的流浪生活。在欧洲旅行期间,他爱上了一个名叫玛丽安·伊伦的挪威女子,在希腊的一座名叫海德拉的小岛上与之共度了七年的时光,并创作了两本诗集和两部小说。

1968年,他出版了《诗歌自选集:1956-1968》(Selected Poems:1956-1968),为其赢得了加拿大文学界的最高荣誉:总督奖,但他拒绝领奖。此外,他还于2011年获得了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终其一生,科恩共创作了9本诗集,2本小说;他创作的诗集和小说,每本至今都有百万册的销量,并为他带来了极高的文坛声誉——他被《华盛顿地球报》称为“当代的詹姆斯·乔伊斯和亨利·米勒”,还是“加拿大有史以来重要作家之一”,甚至连傲慢的法国人也说:“科恩是20世纪后期最重要的诗人。”可以说,他的文学成就超过了同时代的很多诗人和作家。

1966年的一天,温暖的阳光洒在海德拉小岛的一间木屋上,阵阵海风拂过莱昂纳德·科恩32岁的脸庞,透过木屋的窗户望去,蔚蓝的地中海泛起一层层银色的波浪,犹如蓝色衣裙上镶着一道道白纱做的裙边。当时的科恩,刚刚写完《美丽失落者》(Beautiful Losers)一书,出版不久便引起轰动。虽然作为诗人和小说家,科恩已经在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此刻的内心却依然焦躁不安,即使地中海的温暖阳光和美丽情人的温柔陪伴也不能平复他躁动的心,因为稳定的家庭生活非其所愿。于是,他决定成为一名创作歌手,离开舒适的家庭,去美国开启自己的音乐生涯和舞台传奇。

之后,莱昂纳德·科恩在美国的音乐重镇纳什维尔附近安顿下来。当时已经开始走红的民谣女歌手茱迪·柯林斯,翻唱了他的《苏珊》(Suzanne),结果大受欢迎,成为电台热门歌曲,于是她便说服科恩一起参加巡演。在1967年夏天的纽约新港民谣节期间,科恩首次登台演出,并在CBS电视网节目上演唱自己的歌曲并朗诵了诗作。随后便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并于1968年初发行了首张专辑——《莱昂纳德·科恩之歌》(The Songs of Leonard Cohen),尽管制作简单、内容抑郁,但在那个民谣盛行的时代,唱片依然大卖。

就这样阴错阳差地,年过而立的科恩,从此踏上了音乐的旅途,最终摘得格莱美终身成就奖,进入了摇滚名人堂,成为与鲍勃·迪伦齐名的民谣运动传奇人物。此后他便陆续推出新的唱片,直到生命的尽头。终其一生,科恩共推出14张专辑,成为了无数歌手的旗帜和无数歌迷的偶像,成就了音乐界的一代传奇。

莱昂纳德·科恩有着苍老、沙哑的低沉嗓音,平淡的旋律中蕴藏着让人挥之不去的忧郁和悲伤,充满了对人性及社会敏感而深邃的洞察,犹如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向你吟唱着自己的灵魂,倾诉着岁月的陈年往事。其歌声简单、真诚、直接而感人肺腑,其歌词、旋律和意境,都有着诗一般的美好与隽永。他多愁善感、情感丰沛,歌词背后总有一段浪漫而悲伤的故事。他的歌没有一个限定的时代背景、音乐风格和主题,不迎合时代,不涉及政治,而是反复吟咏着亘古而来的精神困境和人生故事。

他吟唱着自己的歌词,将人生的味道唱到了极致,平淡质朴,却直达人的内心深处,楔入灵魂,充满启示。他那深沉的演唱和浪漫的歌词影响了一大批音乐人,《著名的蓝雨衣》(Famous Blue Rain Coat)、《哈利路亚》(Hallelujah)和《电线上的鸟儿》(Bird on the Wire)等诸多作品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圣歌。随着岁月的流逝,作为一名创作歌手,其声望非但没有减小,反而散发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至今已有几十部电影采用过他的歌曲做配乐,还有数十位歌手翻唱过他的作品,向其致敬。

尽管被认为“天生就是上帝派来和这个世界上的少女们谈恋爱的”,但是情史丰富的一代情圣莱昂纳德·科恩却终身未婚。他不是仅喜欢漂亮女人,而是对所有女性都持有一种近乎崇拜的心理,认为任何一个女人都只是女性世界的一部分,在其头脑中,爱情是对整个女性而言的,只有和许多不同的女人发生亲密的关系,才有可能领略整个女性世界的美。他的很多诗歌都与爱和性有关,但他对这二者的描述和比喻永远充满了黑色的幽默,始终濒临绝望崩溃的边缘。科恩用他那质朴简洁却直达内心的诗句证明了诗原来可以这样创作,但是唯有经历过撕心裂肺的痛苦,唯有对爱情深思熟虑过的心灵,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不过,堪称情圣的他,后来还是未能免俗,被几次失恋伤透了心。

除了感情上的失意,科恩还饱受抑郁症的困扰。为了寻求解脱的办法,他开始修习禅法,还研究过《易经》和《死亡之书》,试图从中找到抒发苦闷情绪的出口。身为一名虔诚的犹太教徒,他甚至一度遁入空门,剃度出家,成为临济宗的禅僧。1993年,他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东郊的一座名叫“秃山”的禅修院,追随杏山禅师修习日本禅法,在寺中修行三年之后,正式受戒,成为一名佛禅弟子,法号“自闲”,后于1999年还俗下山。他的这段修禅经历,使得其后期创作的诗歌充满了禅学的意境和韵味。

2004年,科恩突然发现其经纪人凯莉·林奇卷走了自己超过1000万美元,那是他几乎所有的钱财,直接导致其经济破产。通过一系列漫长的诉讼,他只拿回了一小部分自己的钱。早在1992年的《颂歌》(Anthem)中,他就写过这样的词句,“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进来的地方”。如果把那位失职的经纪人看作裂痕的话,科恩便是那道阳光。

于是,他以禅宗的超脱精神,最终原谅了经纪人的背叛。为了支付晚年的生活开销,74岁的科恩,不顾老迈病弱之躯,毅然结束退休生活,于2008年重返舞台,走上了巡回演出之路。为了在演唱会上表现卓越,他倾注了所有的心血,结果大获成功。2016年10月21日,就在他去世前不久,饱受病痛折磨的科恩,依然发行了他最后一张唱片——《黑暗情愫》(You Want It Darker)。

此后,一代传奇陨落逝去,一切归于尘土,终成绝唱。

有人说,莱昂纳德·科恩首先是个诗人,然后才是歌手。永远游走在诗与歌之间的科恩,用一生流浪的脚步,成就了自己在文学和音乐上的非凡传奇。自古以来,诗与歌是不分家的,而诗作为一种富有韵律的文体,自然容易与歌相辅相成,吟咏传唱。然而,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诗与歌早已分开,蜕变为两个不同的名词,不再具备诗歌的原本涵义,更不用说细究两者的区别了,因为诗与歌完美结合、彼此依存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了。

然而,当你听过莱昂纳德·科恩的浅吟低唱,当你读过他平淡而隽永的诗句,你不得不承认,他既是一个传奇的创作歌手,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歌即诗,诗即歌。放眼歌坛,能称得上诗人的歌手寥寥可数,而科恩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他愿意耗费许多年的时光,只为静静等待一行诗句、一句歌词的完成。由于这样追求完美的诗心,使得他的诗与歌,如同经过雕琢的璞玉,看似平淡质朴却耐人寻味、充满启示。

取得辉煌成就并拥有多面人生的莱昂纳德·科恩,其一生的经历,是一部永远书写不完的传奇。这个总在深思的“摇滚乐界的拜伦”,这个总在爱恋的民谣诗人,这个总在叹息的孤独灵魂,他的诗句,他的歌声,就像一道道流星,划过人类的夜空,虽已陨落逝去、星光黯然,却如同公元初年流传于地中海世界的手抄本圣经,在繁芜庞杂的旧世界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记,留下永恒的启迪,让世人永远的怀念。

作者:王树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