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高古玉中砣痕迹的理解.docx
2022-08-11 | 阅:  转:  |  分享 
  
高古玉的鉴定,如果确定了方向,梳理清了脉络,掌握只是早晚的问题,不过方向的确定和脉络是一个需要长期的经验、提炼才能形成的东西,否则无论学习,
鉴定都会处在一个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状态,就像无头的苍蝇,几年转下来,再加上不知所以的人左一句右一句,好好的爱好高古玉的热情,就彻底
凉了。从陈启贤研究馆藏,再通过自己实验,他在这次出的红山那本书里对工具的分期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从实际上手来看,砣这个工具运用到玉
器表面的纹饰上,大致年份实在西周晚期。在知道了砣的出现年份,那么就要理解砣的实际运用状态,在知道古代的砣工作之前,我们先知道当今的
砣是如何工作的。很多短视频也可以看到这类工具加工翡翠,玉石。这种市场上最普遍的加工工具,有两个特征,是古人无法达到的。一是单向、快
速旋转,二是目数一致。这是天工开物里记载的砣,天工开物是明代的著作,高古的砣和明代记载的砣我个人感觉还不一样,因为汉代的砣痕更小,
更不固定,而唐代玉器上的砣痕则长而深,规则的多。虽然没有高古砣的记载,虽然工具名称都是砣,工作原理差不多,高古应该还是和后世的砣是
有很大区别的。说这么多,就为了说两个事,今天的砣和古代的砣在加工原理上的区别点:一是单向、快速旋转。二是砣轮目数是否一致。知道了两
种工具的区别,那么在看春秋--汉代玉器纹饰中“纯阴线”的观察中,我们需要看到什么,这个就非常重要了,甚至说,在这个年份范围中的玉器
中,纯阴线的鉴定甚至可以决定一件玉器的真伪。山西博物院的藏玉,虽然这件玉器未完工,但是他的价值就在这里,这个纯阴线的砣痕表达出了那
个年份的砣是如何工作的。今天的砣,可以按照纹饰需求,从头至尾使用砣轮一下而过,可以形成长直线,可以形成清晰高效的单独砣痕,也可以形
成原地转向的痕迹。而古代的砣痕,只能是原地正反转,甚至说需要原地正反转很多次才能形成一个小小的梭形痕迹。这个不断原地碾磨而成的小梭
形痕迹,经过不断的接续形成了长线,这在春秋--汉的纯阴线加工上,没有过区别。同是山西博物院的玉器,如果说比较小的工作范围内的蜷曲阴
线是那么接续而来,那么长弧线是否古人可以做到一下到底?依然是不能的,古人的工具效率没那么高,他依然是不断的梭形痕迹接续而成。在这里
,注意单独的梭形痕迹,是反复碾磨而成,如果是反复碾磨,这个痕迹沟底会是什么状态?因为砣的工作性质,无论加不加解玉砂,只要原地能碾磨
出痕迹,沟底就不会顺滑,会出现乱而毛糙的沟底。这是河南淅川县博物馆的一件秦式玉觽,这件玉器的砣痕就是典型的春秋早期的砣痕,我们可以
放大看他的砣痕沟底是什么样子。沟底斑驳不均匀,砣具反复碾磨形成梭形痕迹,然后接续而成,甚至后期还要进行修磨。当今的电动砣痕,则可以
快速高效的一次性形成所需要的痕迹。即便是仿独立的砣痕,也会是高效而清晰的单独砣痕,这个是和古代的工具本质的区别。现在我们所说的,阴
线痕迹,以前很多人去争论是手刻还是砣具,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发掘出来玉器加工的工具,或者有,还有没公布,至少目前没见到哪儿有过报告这
方面的东西,我们只能从痕迹去判断加工这件玉器的工具是什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用古代的这种砣机,玉工手拿玉器,下去的砣痕应该是什
么样子的痕迹,是不是会下砣的时候要使劲,中间要稳住,收刀要轻一些?反观现在的砣具,机器砣具转速较高,有的是手拿砣,有的是固定砣,像
机床那种,那么这种砣会是什么样子的痕迹,其次,古代的砣具要沾着解玉砂去做,现在的金刚砣是砂轮一体的,在痕迹上,大家可以去琢磨,如果
一条砣痕,这两种工具会留下什么样的区别,包括,宽深,锐利程度,下刀起刀。这是对单砣痕迹的理解。理解了电动砣的工作原理,再从馆藏高清
图中看到古人是如何加工的线条,以此作为鉴定的切入点,是一个非常好用的鉴定方式,非常的高效。刚才发的山西博物馆的玉龙是战国早期的,虽
然是没做完,但是好的情况是,春秋和战国,甚至到汉代,古人在加工完一件玉器的时候,纹饰成型以后,绝大多数会在边缘装饰一条纯阴线。这条
纯阴线,和最初的稿线的工具是一样的,为了突出视觉效果而做,反而给后人留下从阴线切入鉴定的口子.还是山西博物馆的藏品,古人在用砣具加
工出稿线,然后砣磨结合加工出整体纹样,当纹样形成后,在纹样的底部又添加上纯阴线,这个纯阴线就是我鉴定的切入点,线不对,玉器也就不用看了。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6173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