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幸福医案集锦(2):个个都是疑难病症,个个都是经典案例

 高山流水cjl 2022-08-11 发布于陕西

王不留行













图片


11、医案实录------肾虚腰痛
王某某  男  38岁。2016年8月16日初诊,腰疼三个多月了,找了很多中医治疗,大多诊断为肾虚,吃了不少补肾药不见好转,慕名找到我要求给予治疗。刻诊:面白晳,舌胖大,质淡,苔白腻,脉象双尺沉弱,腰酸沉痛,阳事不佳,饮食二便基本正常。中医辨证:肾阳火衰,寒湿停注。处方:二仙汤合肾着汤加减:
淫羊藿50g  仙茅15g  巴戟天12g  茯苓60g  干姜30g  白术100g  生甘草30g  丹参30g  炙乳没各12g  骨碎补15g  仙鹤草25g  七叶莲15g 
10副  水煎服  日三次。
一周后反馈告知,腰已经好转不疼了,效不更方。续服十副巩固善后。
按:此案治疗起来并不复杂,典型的肾着汤方证,兼有肾虚,只要抓住主证用方,稍微调整即可。不必大量用补肾药去治疗,临床上不能一见腰痛就用六味地黄丸,或壮腰健肾,要针对病因去治疗,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古道瘦马医案)
12、医案实录------老妇甲亢
加某某  女  52岁。2016年8月2日初诊,甲状腺功能亢进五个多月了,T3,T4指标不正常,吃西药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要求中医治疗。刻诊:能食,心慌,消瘦,欲呕,便溏,同时兼有子宫下垂。舌淡苔白脉浮数。中医辨证:气阴两虚。处方:当归六黄汤和生脉饮加减。
生黄芪15g  当归15g  生大黄10g  黄连15g  黄柏12g  生地15g  熟地15g  龙胆草3g  麦冬20g  五味子15g  北沙参30g  干姜15g  姜半夏30g  代赭石10g  旋复花30g(包)  煅牡蛎30g 
3副  水煎服  日三次。试服一下,观察反应。
2016年8月4日二诊,服后大便略稀,欲呕,时有烦躁,上方略改为:
生黄芪15g  当归15g  生大黄5g  黄连15g  黄柏12g  生地15g  熟地15g  龙胆草3g  麦冬20g  五味子15g  北沙参20g  干姜15g  姜半夏30g  代赭石30g  旋复花30g(包)  煅牡蛎30g栀子10g  香附子15g  青皮12g  郁金12g 
20副 水煎服  日三次。
2016年8月25日三诊,甲状腺功能指标基本正常,已无心慌,消瘦,欲呕,便溏,病人要求巩固治疗,同时治疗子宫下垂病。舌淡苔白,脉寸关浮濡尺沉弱。处方:
生黄芪100g  当归12g  生大黄5g  黄连10g  黄柏10g  生地10g  熟地30g  龙胆草3g干姜25g  姜半夏15g  煅牡蛎30g 栀子10g 枳实40g  生甘草15g  桂枝15g  苍术15g
20副 水煎服 日两次,(古道瘦马医案)
13、医案实录------身痛多年
王某  男  55岁。2016年7月6日诊,患者体格健壮,侦察兵出身,近几年锻炼后,全身疼痛不已,西医查不出问题,中医看了好几家医院,吃了不少名老中医的药就是不见效,几乎失去了再治疗的信心,偶然看到我坐诊的信息,慕名求诊,再碰碰运气。
刻诊:身体高大,脸面紫红,两目炯炯有神,刚锻炼回来。述说身体疼痛多年,吃完解热镇痛药,发汗后能缓解一时,过后仍疼痛。舌淡苔白腻,脉象浮滑濡,饮食正常,大便不干略溏,小便正常。余无他症。中医辨证:风湿郁积体表,经络不通。中医常说,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处方:三仁汤合桂枝汤加减。
生薏米30g  白蔻仁12g  杏仁12g  淡竹叶12g  厚朴12g  通草6g  滑石30g  清半夏15g  羌活12g  荆芥10g  防风10g  桂枝15g  白芍15g  生姜6片  大枣3个。
本意要开五副药,病人不允,说先开三副看看有没有效果?有效了再开。呵呵。所以开了三副,水煎服,日三次。
服药禁忌,出汗后不得吹空调,吃冷饮。
三副后,疼痛大减,因我到外地出诊未能复诊,自己又照原方抓了三剂,多年疼痛除去。病人大喜,告曰这两天腰有点酸疼,前方加肾着汤三剂,痊愈。
按:此案治疗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多家前医治疗不效,实际上为未抓住病机,一味活血通络,或补肾强精,文不对题。该患者,舌淡苔白腻,大便略溏,脉浮濡,已经提示是湿邪,发汗后痛轻,风去湿在,很明显,只要针对病机用药,就能很快取效的。三仁汤祛湿,桂枝汤治汗后身痛,祛风调营卫,羌活、荆芥、防风改善微循环止痛,汤方对证,故多年疼痛,药后迎刃而解。(古道瘦马医案)
14、医方真谛------治疗乳腺增生专方
主方:陈皮80g,夏枯草30g,王不留行30g,丝瓜络30g,皂刺60个,海藻30g,甘草30g,麻黄5g。
主治:乳腺增生和乳腺瘤等。
这个方子最初来源于河南省博爱县老中医吴启尧先生的验方,后结合我自己的经验进行了增加,运用于临床治疗乳腺增生和乳腺纤维瘤效果很好,于是就收入了自己的秘囊中。
乳腺增生和乳腺纤维瘤之患,气血易理,痰邪难除,故非重剂不能胜任。加味陈皮汤中,王不留行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夏枯草清肝热,散郁结;皂刺,丝瓜络通络化痰消肿;海藻,甘草,麻黄进一步加强化痰散结的作用;尤其重用陈皮,既有健脾燥湿之功,以绝痰湿生化之源,更有理气散结,以消痰核之效,其性虽温,与夏枯草相伍,并无伤阴耗气之弊。全方集理气,活血,通络,散结,化痰于一体,针对病机,方专药重,故收效较速。举例示之:
验案1、胡某某,女,37岁。两乳房患乳腺增生,每乳房各有两个大如鸡蛋的包块,每次月经前都胀痛,曾在某专看乳腺病的老中医处,外贴膏药和内服中药达半年之久,没有效果,经朋友介绍转治于我处。刻诊:人中等个子,面稍暗,脉浮濡,略滑,舌淡苔薄白,饮食二便基本正常。肝气郁滞,痰凝团结。治以理气化痰,活血散结。处方加味陈皮汤:
陈皮80g,夏枯草30g,王不留行30g,丝瓜络30g,皂刺60个,海藻30g,甘草30g,麻黄5g。青皮15g,香附子15g。七剂 水煎服 日三次。
一周后复诊,乳块变软,已不胀痛。效不更方,上方皂刺加到90g,十四剂。
三诊,病人很高兴,说乳中大包块已变成若干个花生米大小的疙瘩,比原先小多了,见效真快。我笑曰,乘胜追击,上方略事加减,又服十四剂,痊愈。后以逍遥丸善后。《古道瘦马医案》
下面是我的学生李中文用此方治疗乳腺增生的一则案例:
验案2患者王秀娟,女,35岁,哈尔滨人。患者三年前在哈尔滨医大二院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当时在那里开的药是天冬素片,乳腺康丸,同时肌注乳腺康注射液。开始用时效果还可以,后来就不见效了。曾去过广州中医院又用中药治疗两个月稍有好转,但是仍然无根本改变。
后经别人介绍来我这里治疗,当时患者面色红晕,精神状态极佳。自诉双侧乳房有包块,疼痛,尤其是月经前加重,月经基本正常。查舌质红,苔薄略黄,面部有散在的痤疮,处方:
陈皮60g 夏枯草50g 王不留行30g 丝瓜络15g 皂刺60g 麻黄5g 海藻30g 甘草30g 青皮12g   白蒺藜30g 天冬30g鹿角霜15g 黄皮核30g 先开7付。病人吃完复诊时特别高兴 ,问我是否给她加止痛药了,我告诉她没有。
二诊时又加了蒲公英25g和天花粉20g,再开七付,同时外用芒硝80g五倍子粉50g共研细末,醋拌外敷。病人用完后到医院检查结果左侧痊愈,右侧略有一点回声。患者特高兴原方加一倍量为末蜂蜜制丸,每次9克,服完痊愈。《李中文医案》
验案3. 本某,女,28岁,1992年3月24日初诊。患者2年前自觉乳房胀痛,按有一肿块,经钼靶拍片、病理切片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症,屡治效果不。
刻诊:患者精神抑郁,胸胁疼痛,嗳气频作,纳呆乏力。究其因,婚后5年未孕,夫妻不和,忧郁过极所致。
查体:右侧乳房外上方有一5cmx 4cm x 3.8cm肿块,表面光滑,推之可移,无红肿、灼热感,边缘清楚,压之疼痛,舌淡,苔白厚腻,脉弦。辨证属肝气郁结,痰阻血凝,治宜理气化痰、活血通络、软坚散结。药用:
陈皮80g,夏枯草、海藻、橘核、王不留行各30g,丝瓜络20g,穿山甲、半夏、香附各15g,鹿角胶10g。患者服上药15剂,肿块明显缩小,疼痛大减,继出入加减60余剂,肿块全消,钼靶拍片生右侧乳房未见异常而痊愈。(1996年《北京中医》) 
15、糖尿病偏方验证录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子很多,有补气的,有滋阴的,有温阳的,有运化的,五花八门,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有一定的效果,我也一直在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加以研究。后来得到一个方子,组方寒热温凉,补气益阴混合一体,讲不上很规范的君臣佐使,称能治糖尿病。俗语:一味单方,气死名医。说不定此方还有出奇的效果,细研此方没有什么副作用,于是我就拿到临床上试试。经过十几例糖尿病人验证,有效者十有七八,效果还不错。一般一周见效,坚持一两个月,血糖基本稳定。是一个值得临床使用的效方。
例:广西一糖尿病人,男  47岁。患糖尿病已经十年,经用此药《糖立消》,一周后血糖降到正常,一个半月后平稳,病人很高兴,嘱坚持再服药三个月后,停药观察,后追踪了解,血糖平稳。
附:《糖立消》方:生黄芪50g鹿茸30g西洋参30g藏红花10g葛根100g翻白草25g知母25g黄柏20g白芍25g生地40g地骨皮30g天花粉25g淮山药35g岗焾根30g牡丹皮15g丹参20g黄连30g黄芩30g石榴皮20g五倍子30g叩头虫30g。打粉加工水丸。
每次6克     每日3次。
16、读《专家的看病绝招》有感 
最近读了一本有关中医的一本书,名子叫《江河湖海之医道》,其中有一篇文章读来令人沉思不已。还是先看原文,再疑义相与析,奇文共欣赏:
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说,学中医,跟师很重要。于是,我们就被安排去跟师。
我的运气很好,被安排到一位非常知名的妇科专家章老师那里抄方。章老师擅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更年期综合症、保胎、不孕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后来成为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也就说是全国名专家了。
每天跟章老师抄方的有四个,其中两个是她带的硕士研究生,专门负责写门诊病历。其实她们写的不能算是真正的门诊病历,就是记录患者的就诊时间及主诉而已。而我和另一个就是给她写处方。
老师拿起患者的门诊病历,叫了患者的姓名。患者就从研究生那边转移到她的旁边的凳子上。她眼睛瞟着研究生记录的主诉,右手的三个手指头按着患者的寸关尺,然后叫患者伸出舌头,她瞟了一眼,就立即吩咐我们:“一号方加黄芪三十克、郁金二十克。”我们就按她的吩咐在处方写着。接着就是下一个。一个上午的三个多小时,一百四十三个病人就这么被打发走了。我们呢,就是反复写:“一号方加某某多少克、某某多少克;二号方加某某多少克、某某多少克;三号方加某某多少克、某某多少克;四号方加某某多少克、某某多少克。”一百四十三个病人也就是这四个方加味就搞定了。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这样——都是这四个方加味搞定的。
后来,我们弄清楚了这四个基本方的组成,一号方是逍遥散;二号方是八珍汤;三号方是理中汤加桃仁、红花、龟板、牡蛎;四号方是小陷胸汤加柴胡疏肝散。凡是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她就用一号方加味;凡是保胎就用二号方加味;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附件囊肿等就用三号方加味;凡是不孕症是四号方加味。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她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用这四个基本方加味来给患者处方用药的。
原来她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的阴阳理论、五行理论、气血津液理论、脏腑辨证、整体论治、辨证论治、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相生相克皆如浮云。理论是理论,临床是临床,这就是中医最深层的悖论。
这些全国知名的专家们,给学生讲课时都把中医理论抬得非常的高,但等他们自己去看病时,却大多和章老师一样。尽管他们用的基础方不同,但这些名医们的基础方很少超过十个的。大多数就是五个左右。其中有一个看儿科的名医,就只一个荆防败毒散加味就把所有到他那里看病的患者搞定,他每天处理的患者从未少于一百位,他曾多次被中医医院请去给医生们讲授他的临床经验呢,当我听了两次后,一看到他就想呕吐。《江河湖海之医道一中医的悖论》
这篇文章初读完觉得好笑,细思起来还真是哪么回事。尽管作者对这样的中医颇有微词和不满,我们尚且不管,仅看对某些中医的画像还是满真的,不说入木三分,也八九不离十。
很多中医行医一辈,最后也就是靠几张方子来回加减。专科尤其是这样,不奇怪。
我始终认为中医是经验医学。没有什么太深奥的地方。混日子,不求上进的守住几张方子来回加减和资历名声就够了;水平高的,能力强的无非是记住百十个方子,来回加减也就足够应付一切病证了。这是事实,这也说明阴阳五行的辨证施治不好用,倒不如汤方辨证来的痛快和有效。
但是现实中很多人不信这一套,迷信阴阳五行辨证施治,不去钻研探讨汤方辨证施治。我一生看病分二个阶段,年轻时用辨证施治,疗效不高;年老时用汤方辨证疗效卓然。这就是古人说的“执一法,不如守一方”的道理,所以我希望年轻的中医,从这篇文章中看出些名堂来,真正认识汤方辨证的价值。但不要学习某些老中医的作法,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行的是汤方辨证,讲的却是辨证施治,骗中医的未来---青年学子。这是我的一点偏颇之见,望大家讨论,以正视听。
17、医案实录------荨麻疹案 
伊某某 女 28岁。患荨麻疹8个月之久,浑身遇风或吃海鲜起疹子,此起彼伏,烦恼不已。寻求中医治疗,刻诊:面白皙,脉沉濡,舌尖红苔薄白,诉之,患荨麻疹多时,多方求医不效,甚为苦恼。饮食二便无大异常。中医辨证:风郁体表,营卫不和。处方桂枝麻黄各半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桂枝10g  赤芍10g  生麻黄6g  杏仁10g  生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6个  徐长卿25g  路路通25g  生石膏30g  枳壳30g  生黄芪45g  当归15g  七副  水煎服  日三次。
一周后复诊,荨麻疹痊愈,未在发生。嘱避风寒,忌海鲜一月。
按:此案治疗并不复杂,明确病机,找对方药 ,即可见效。桂枝麻黄各半汤为治疗偏寒性荨麻疹效方,调和营卫,当归补血汤补血益气,徐长卿,路路通抗过敏,生石膏,枳壳止痒。全方,中医为主,西医为用,标本兼治,故收效较速。(古道瘦马医案)
18、医案实录---吞咽无力 
郇某某  女  43岁,甘肃省人氏。2015年5月26日初诊。胸腺瘤手术后,导致肌无力,尤其明显的是无吞咽感觉,吃东西困难,全身乏力无劲。转诊全国北京、上海等各大医院治疗无效,经人介绍特来西安求诊中医。刻诊:人白皙偏瘦,神情默默,两眼一幅无望求助之情态。脉象浮濡,舌淡苔薄白。饮食困难,大小便较少,吃其他老中医的中药腹泻不止,一停药就好。中医辨证:气虚无力,中气不足。治则:补中益气,峻补后天之本。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生黄芪150g  太子参30g  茯苓30g  苍术30g  生甘草30g  升麻6g  柴胡6g  陈皮10g 生麻黄15g  干姜30g  赤石脂50g  枳实30g  桂枝30g  葛根15g  细辛3g  大枣10g。
30副  水煎服  日三次。
一月后复诊,无变化。上方生麻黄加至20g,细辛6g继续服30副。
三诊,仍无大变化。上方生麻黄加至25g,守方不变,继续坚持服。至九月中旬吞咽有感觉了,但是吃东西还是有困难,嘱坚持服药不停。
2015年10月20日四诊,吞咽好转,基本正常,人也有力气了,病人大喜。嘱再坚持服药一月巩固疗效。处方:
生黄芪200g  太子参30g  茯苓30g  苍术30g  生甘草30g  升麻6g  柴胡6g  陈皮10g 生麻黄25g  干姜30g  赤石脂50g  枳实30g  桂枝30g  葛根15g  细辛3g  仙灵脾15g 砂仁10g  大枣10g。
30副  水煎服  日三次。
按:此病诊断起来不复杂,西医称肌无力症,中医叫痿证。西医无特效疗法,中医一般从气虚入手治疗,效方为补中益气汤。但是临床效果不理想,我认为原因有两条:药量不够,时间不足。药量不够,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时间不足,量变达不到质变,无功而返。所以后人治痿要三思。(古道瘦马医案)
19、医案实录---血小板低 
瞿某某  男 42岁。2015年7月23日初诊,乙肝小三阳,肝功不正常,转氨酶高。刻诊:脘腹胀满,少腹偶痛,疲乏无力,脾气烦躁,牙龈经常出血,血小板低,2.2万。脉象弦滑,舌淡苔白。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柴胡疏肝饮加减。
处方:柴胡15g  当归15g  川芎12g  香附子15g  太子参30g  茯神30g 泽泻15g  苍术12g  厚朴15g  陈皮15g  生谷麦芽各30g  炒神曲30g 炒山楂30g  白蒺藜30g  合欢皮30g  丹参30g  蚤休25g  生甘草15g 生姜6片  垂盆草15g  大枣3个。
14副  水煎服  日三次。
药吃七付后,睡眠和吃饭有所改善,上午精神差一些,下午好些。阳气不足,加服附子理中丸。药吃10副后,牙龈出血好多了,消化还差。饭量不大。上方加木香30g干姜30g继续服。14副药后,睡眠好转,一次能睡8小时,饭量增加,乏困减轻。
二诊:上方加木香30g干姜30g继续服15剂。药后病人反馈:精神转佳,肚子不胀,饭量增加,睡眠香熟,查血小板已经由2.2万升到9.7万,肝功能恢复正常。(古道瘦马医案)
20、医案实录---脘腹胀闷 
权某某 女  41岁。2015年9月4日就诊,自述肚子胀闷很长时间了,稍微吃点东西就胀,嘴中气味大,有口臭胃烧心,现乏困无力。吃过很多消食清火的药,无济于事。也请过其他中医看过,越吃越重,经人介绍求治于您。刻诊:脉象右沉弱无力,左软浮濡,舌淡苔薄白。中医辨证;中气虚弱,运化不及。治法:补中益气,稍佐理气。处方:
生黄芪45g  当归10g  苍术15g  甘草15g  柴胡10g  升麻10g  陈皮15g 厚朴15g  仙鹤草45g  枳实10g  清半夏15g  砂仁15g  白蔻15g 炒谷麦芽各30g  炒神曲15g  炒山楂15g  香附子10g  败酱草30g 
五付 水煎服  日三次。
9月11日复诊。脘腹已不胀了,口中无异味,没有烧心情况,诸症消失,开香砂养胃丸善后。病人十分高兴,但不解为用啥消食清火药不效?
笑曰:此乃虚痞,非实痞。虚则胃动力不足,食物蠕动慢,故胀肚,前医不明此理,犯虚虚之戒,一味用行气泻下攻伐,越泻越虚,越虚越胀。此证用补中益气汤为主,补益中气,稍佐理气就行。中气上来了,胃蠕动有力,自然消食,口臭肚胀也就不存在了。其辨证要点:右手脉沉弱明显,前医理气消食不效,反证是虚不是实。(古道瘦马医案)

THE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